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羡林与胡乔木相识于清华大学读书期间。1930年夏,季羡林与胡乔木同时考入清华大学。当时,胡乔木考取的是物理系,因其喜欢文科,入学后随即转进了少时就钟爱的历史系。18岁的胡乔木是清华园内的活跃人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名为"胡鼎新"的胡乔木,因参与并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7,(8)
胡乔木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理论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特别是在党史研究领域,胡乔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胡乔木坚持"站在党的立场上,叙述党的历史",提倡写党史"要有政治上的观察和把握"。他不但掌握了翔实的党史资料,注重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党史,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将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那么,胡乔木是怎么写文章的呢?"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胡乔木一生撰写、整理、修改的文件、讲话、社论不计其数。他  相似文献   

4.
胡乔木是中共党史领域一位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他长期担任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秘书,在中共中央工作长达50余年,被誉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在半个世纪的党史研究中,胡乔木发表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党史论著,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对土地革命时期若干重大事件进行的深刻总结和分  相似文献   

5.
1992年9月28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中共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在北京逝世.哲人其萎,梁木其摧.胡乔木的逝世是思想理论战线上的重大损失;同时,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所有正直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吕叔湘语).现仅以此文,向胡乔木在天之灵献上心香一瓣.  相似文献   

6.
胡乔木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内容的提炼,概念的确立,写入决议终稿,都起着突出作用。科学提炼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胡乔木的精粹之作。在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的指导下,胡乔木加以细致推敲和精辟论述,进行博采众议和力排争议,从而使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内容为党内外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大多数人所赞扬。胡乔木之所以能够很好地完成科学提炼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任务,得益于他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深厚渊源。今天仍要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来抵制教条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7.
在胡乔木90诞辰之际,由《胡乔木传》编写组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乔木书信集》出版了。这是继《胡乔木文集》、《乔木文丛》之后的又一重要结集。  相似文献   

8.
正1948年3月的一天,胡乔木找到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着急地说要查找一份中央工委关于土改的文件。叶子龙说:"工委的所有电报都是马上送给主席的,一刻都不能耽误,这你是知道的。"胡乔木说:"我也记得主席好像看过这份电报,但他说没有看到,还跟我发了脾气。"就在这时,机要室的电话响了。叶子龙拿起电话,毛泽东的声音传了  相似文献   

9.
熊坤静 《党史文苑》2012,(15):20-23
曾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胡乔木,享有"中共中央一支笔"的美誉。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毛泽东与他不仅仅限于领袖与下级的工作关系,还结下了深厚的诗友情谊。作为领袖与秘书,他们的亲密交往堪称传世佳话。当秘书深得器重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的胡乔木,原名胡鼎新,相继担任过上海左翼文  相似文献   

10.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胡乔木也凭借这些出色的社论,赢得了毛泽东的信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党内第一枝笔”,胡乔木一生见证并经历过中共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其人生命运也曾起伏跌宕,沉浮于时代风云的波峰浪谷间……1977年初,胡乔木处境很难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的复出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要不是邓小平的充分理解和肯定,他的冤屈不知何时才是了日。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胡乔木一直受江青欺压,同张春桥形同水火。早在1975年九十月间,胡乔木就曾在中南海汪东兴的办公室向汪说,江青他们有野心。可是,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的处境却没有多少改变。不过,他已经用不着检查交代了。在国务院政研室内,农伟…  相似文献   

12.
胡乔木和党史工作──我对胡乔木同志的忆念之一胡绳胡乔木同志在1992年9月28日逝世,到现在已经一周年多了。胡乔木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战线和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他在30年代初,即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就参加了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并加入了党。...  相似文献   

13.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胡乔木也凭借这些出色的社论,赢得了毛泽东的信赖。关于毛泽东为何赏识胡乔木,新加坡《南侨日报》上的这段剖析颇为精当:“在胡乔木担任毛泽东主席的政治秘书这一期间,他的思想、修养,获得极大的进步,深得毛的赏识。他的长处是思想周密,眼光透彻,才文并茂。他随毛氏到重庆时…  相似文献   

14.
胡乔木是中共中央一枝笔,这是众所周知的。其实,胡乔木原名为胡鼎新,曾用名乔木,至于他后来何以启用胡乔木这个名字,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与胡乔木同时,早年在我党我军内还有一枝笔——乔冠华。胡乔木和乔冠华都是江苏盐城人,都毕业于清华大学,他们既是同乡、同学,又同是“笔杆子”。  相似文献   

15.
季羡林与胡乔木相识于清华大学读书期间。1930年夏.季羡林与胡乔木同时考入清华大学。当时,胡乔木考取的是物理系。因其喜欢文科,入学后随即转进了少时就钟爱的历史系。18岁的胡乔木是清华园内的活跃人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名为“胡鼎新”的胡乔木,因参与并领导北平学生进行游行示威,上了北平市警察局的黑名单。  相似文献   

16.
钱江 《湘潮》2018,(10)
正新发现的胡乔木便条2018年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筹办报史展览时,相关人员从健在的96岁前辈——《人民日报》创刊号版面的设计者何燕凌保存的文档中发现了一份两张纸的便条。便条是胡乔木于1950年5月18日写给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总编辑邓拓的。便条末尾有"乔木"字样的签名,下有"十八日"字样。当年,何燕凌是人民日报社编委会秘  相似文献   

17.
在胡乔木塑像揭幕式上的讲话(一九九七年六月一日)逄先知今天,在胡乔木同志诞辰85周年的日子,盐城市委和市政府在这里举行胡乔木塑像揭幕仪式,纪念和缅怀胡乔木同志,这是很有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各个战线上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的领...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胡乔木诞辰100周年,也是他逝世20周年。我既在他手下工作过,也是敬佩他做党史学问的"粉丝",去年以来就想写点纪念他的文字。今年适逢延安整风运动70周年,无论在学界还是坊间,对延安整风运动都有这样那样的评论。因此,以参与写作《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 6月 1日是胡乔木诞辰 90周年纪念日。胡乔木生前直接参与了中共中央 1 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 1 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为这两个历史决议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胡乔木 90周年诞辰之际 ,本刊特发表胡乔木关于两个历史决议的三封书信 ,以志纪念。这三封书信 ,是从胡乔木传记组编辑整理、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乔木书信集》一书中选摘的。  相似文献   

20.
正胡乔木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和理论宣传战线的重要领导人,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对诸多学科均有独到的见解及高深的造诣,并在长期的实践当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方法,取得了诸多的成就,"重大的成就之一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其中,针对党史学理论这一党史学科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胡乔木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