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近日,经兵团总工会研究决定,确立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兵团军垦博物馆等13个纪念馆、教育基地为"新时代职工教育基地"。9月23日,兵团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黄斌在前往八师石河子市兵团军垦博物馆为"新时代职工教育基地"揭牌时强调,兵团各级工会要持续组织各族职工群众到"新时代职工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从一名连队的普通职工到兵团劳模,王金焕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人生之路。她勤劳致富、扶贫帮困、勇于追求的典型事迹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近日,笔者采访了她,走进了她追梦的人生。1967年2月,王金焕出生在四师六十四团十一连,她是地道的军垦第二代。1983年,初中毕业后,她去清水河学习裁缝,3个月后开始上机,每个  相似文献   

3.
<正>在七师一二九团提起80后大学生九连女连长姚丹,无不交口称赞,在大学就入了党的姚丹,毕业后回到生她养她的团场,并以兵团后代独有的情感和无限的热爱,诠释了"扎根连队,服务职工"的不懈追求。今年32岁的姚丹,是军垦第三代,2008年8月,从新疆教育学院本科毕业后,她没有选择去大城市,放弃了院校推荐去南疆任教的工作,毅然选择回到养育她的家乡一二九团,她先后在团机关帮过工、在连队任大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妇联、科委、宣传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弘扬兵团精神"职工教育培训活动。今年,该团职工教育培训以老干部、老军垦战士现身"讲兵团故事、讲兵团历史、讲艰苦创业"活动,用兵团精神凝聚中青年干部职工;以组织读书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兵团给我提供发展舞台,我该怎样回报"、"团场发展我能做什么"等  相似文献   

5.
农九师一六七团二连女职工李新敏是团场的老先进,她作为军垦第二代,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辛勤工作了28个春秋。她在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自诒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兵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之后,近日又喜获农九师劳模称号。  相似文献   

6.
感悟兵团     
2008年7月,刚刚毕业的我和385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们不是兵团战士,更不是兵团儿女,而是作为志愿服务到西部体验生活,放飞梦想。来到兵团,见识了新疆地域的宽广,戈壁沙漠的荒凉;也见识了胡杨、红柳的顽强,更见识了兵团人的坚强。在铁门关,仿佛还能看到十万官兵未来得及洗去一路征战的风尘,就挥师开进戈壁荒滩的情景;还有那老一辈军垦人天当被,地当床,在亘古荒原上拉  相似文献   

7.
<正>姚欣来自河南,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五年前怀揣着当兵的梦想,跟随志愿服务的队伍来到了十师一八三团。"当时给我分配下来说要到兵团去,其实我根本都不知道兵团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听到‘兵’字,我心里非常高兴,既然不能去当兵,那就到兵团来"。姚欣2009年毕业于郑州生物科技学院,刚到一八三团便被分配到额河酒业公司工作。"告别了志愿者的  相似文献   

8.
贺燕文于1998年7月从甘肃农大毕业后,当年11月被分配到二师三十六团农试站任技术员。妻子刘春红是土生土长的团场军垦二代,长相文静秀气,有着兵团人的淳朴和泼辣劲,她承包了一个20亩的果园。自2004年结婚以来,贺燕文夫妇几乎没有吵过嘴,当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贺燕文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  相似文献   

9.
正10月29日,八师一四四团组织机关"五办一所"、事业单位五大中心负责人、15个连队的党支部书记30余人,赴兵团军垦博物馆和红山1958文旅小镇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在军垦博物馆里,大家聆听了讲解员讲解兵团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老一辈支边青年和先烈们积极投身边疆军垦的光辉事迹,大家在珍贵史料、历史照片、还原往昔的劳动场景前,不时驻足、久久凝视,敬佩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屯垦戍边、保卫边疆所作出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0.
<正>5月30日上午,兵团妇联联合兵团工会、兵团文明办、兵团教育局、兵团团委、兵团关工委举办的"三代军垦唱红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在农十二师拉开帷幕。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纪委书记翟小衡,兵团相关部门领导、农十二师领导出席了庆祝活动,建工师、农十二师妇联干部、农十二师中学全体学生、部分家长以及农十二师中学共建单位千余人参  相似文献   

11.
正张强强是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儿时他就喜欢蓝天白云,喜欢青青草原,喜欢小河流水,他常常一个人坐在甘肃老家的黄土高坡上,梦想有一天自己能放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这是他向往的生活。高考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二年级社会实践期间,他在团场参加拾棉花,结识了兵团,了解了老一辈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光辉历史。被无数兵团先辈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从那时起,他就深深爱上了兵团,决定大学毕业后,像老一辈军垦人一样做一个屯垦戍边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军垦第二代的她有着兵团人身上不屈不饶的精神,怀着一颗平常的心,用朴实的信念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她就是农二师三十六团妇联副主席、女工主任邹军霞。1983年高中毕业的邹军霞为减轻家庭的负担,主动参加工作,在生产一连承包了100亩小麦地。刚开始她对种小麦什么都不懂,就到技术员那借来一些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认真  相似文献   

13.
<正>连队干部说,她是一个好职工;连队职工说,她是一个好党员。她,就是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职工张丽华。张丽华是团场成长起来的军垦第二代,不仅是团场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而且被公认为团场妇女的学习标兵。她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收获,用真诚和奉献赢得了赞誉。2006年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和兵团、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敢吃"螃蟹"不畏难在一八三团,张丽华是运用新技术种植甜菜的第一人。张丽华最初承包的土地位于连队南干灌渠下游,是团场周边典型的"戈壁地",没有人愿意承包。2001年,张丽华率先承包了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张中钦自愿从中原大地来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漠西北边缘——新疆兵团一师三团,成为兵团的一名新职工。刚到团场,生活条件艰苦,环境很差,她曾产生过傍徨,有过动摇。但她看到了团场职工那种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顽强不屈精神,听到了团场老军垦在建设边疆中的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兵团精神也是军垦精神,军垦文化传承着军垦精神,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就必须大力推进军垦文化建设,弘扬兵团精神。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张洁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有幸到石河子大学参加学习培训,并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和军垦第一连,那里浓缩了全疆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创业的过往,一代代兵团人维稳戍边,保家卫国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年轻的他感受到石河子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也正是为以后的他选择来到这座军垦新城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正>为庆祝建党90周年,农八师石河子市总工会机关党支部、机关工会于5月30日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及文化宫党员开展了"唱响兵团精神、重游军垦圣地、徒步健康行、红歌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二师二十四团呼都格社区总有一个身影,高挑的个头,瘦弱的身材,岁月的沧桑使她显得比同龄人老了许多,但是她依然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在默默地发挥余热,还在为社区安全工作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她就是连续六年被评为"五好"离退休职工、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曾庆芝。今年52岁的曾庆芝,是军垦第二代,一生生活在兵团。1997年7月份从二十七团来到二十四团,当时儿子还小,刚上小学四年级。她回忆起了刚参加工作的艰难岁月,"我15岁就已经参加了工作,住地窝  相似文献   

19.
正金秋时节,首都北京,云淡风清,秋高气爽。9月12日至14日,为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兵团组织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和劳模代表走进北京,报告会先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和北京市总工会机关举行,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反响。在北京期间,22名劳模代表调研了北京市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赴国家博物馆观看了"中国梦·军垦魂"兵团成立60周年历史文物展,并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劳模代表们深感振奋和鼓舞,表示将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奉献兵团。"向兵团人致敬"9月1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礼堂座无虚席。兵团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全国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们知道《兵团工运》是军垦职工自己的期刊,她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报道工会动态、表彰先进人物、传授生产经验、传播科技知识、反映职工意见、介绍致富门路等,是广大兵团农牧职工所喜爱的刊物。再者杂志的编写、印刷,也花了不少人力、经费。可是,我们发现不少团场基层连队,收到《兵团工运》后,只是工会主席或连队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