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1,(1):58-58
沈志华在2010年第9期的《同舟共进》上撰文指出:毛泽东为什么坚持出兵朝鲜?这可分两个阶段来阐述。1950年9月15日,美军成功登陆仁川以前,毛泽东坚持出兵完全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原因在于,在那个时间出兵较为容易,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如中方不签约,苏联就不好出兵." 1945年2月下旬的一天,蒋介石在他的重庆公馆里踱来踱去,正为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连连失利而心情烦躁.恰在这时,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发来一道密电更使他惊得目瞪口呆.密电说:"本月上旬,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的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对外公布是专门讨论欧洲战事,实际上是针对亚洲对日作战的事进行磋商,并订有极不利于中国的机密条约.美、英两国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在斯大林的强硬态度下妥协屈服,其要点为:一、承认外蒙独立;二、大连开为国际商港,苏联有优惠权利;三、苏联租赁旅顺为海军基地;四、中东、南满铁路由中苏共管."  相似文献   

3.
彭学涛  郑瑞峰 《世纪桥》2010,(12):10-17
抗美援朝是二战后最大的一场国际性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遏制美国在全球特别是在亚洲的扩张以及形成20世纪下半叶直至现在的政治格局,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慧杰 《世纪桥》2002,(2):8-10
东北人民解放战争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首先结束了为全国解放战争奠定基础的辽沈决战,解放东北全境;接着,百万大军迅即入关,与华北野战军共同展开平津战役,胜利之后长驱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海南岛。这不仅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三八线战火骤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风云突变,三八线上炮声骤起,朝鲜内战爆发.6月28日,朝鲜人民军攻占了汉城,南朝鲜军望风而逃,退向南部洛东江地域.  相似文献   

6.
王炳毅 《世纪桥》2005,(1):24-29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的斯人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的圆桌会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当时是绝对保密的。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至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然而,在日本高层,  相似文献   

7.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随即开始对中国是否出兵朝鲜予以情报评估。以中央情报局为核心的各个情报部门首先对苏联影响下中国出兵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其次评判中国参与战争的意图及能力,最后以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中国政府发出的公开警告。事实证明,美国的情报评估出现了重大失误。这种失误主要在于,美国决策层对情报的判断,受中央情报局的强烈影响,没有站在中国政府主要担心国家安全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没有充分意识到在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东亚国际紧张局势下,美国对朝鲜的军事干预对中国领导人固有的安全担忧所带来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这一行动不仅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苏联出兵东北既有美英等国方面的原因,也有苏联自身国家利益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1991年解体前,苏联完成了最后一笔援外项目,内容是向朝鲜提供米格-29歼击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充当朝鲜空军主力的飞机  相似文献   

10.
《四十军在朝鲜》一书第三十一回“向祖国汇报2”里有这样的一段记述:1951年5月5日.毛泽东在接见进京汇报的志愿军四十军军长温玉成时,问:“你们四十军最先入朝作战.一直没有得到休整和补充.怎么能坚持战斗7个月之久呐?”于是.温玉成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四十军的战斗经过.当他汇报到共产党员王学风两腿都被机枪打断.不能站立,他就坐着、爬着继续战斗.最后摔断步枪.滚下山崖.毛泽东听得人了神.忘了弹掉烟灰.眼里泛起了激动的泪花……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苑》2013,(12):27-27
1947年12月,毛泽东根据人民解放军已经转入全国规模的进攻、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形势,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它必然走向全国的胜利”。为了及时向苏联通报中国人民粉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必胜信念和建立人民政权的构想,争取苏联的理解与支持,毛泽东曾多次考虑去莫斯科,“就政治、军事、经济和其他重要问题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商量和请教”。但由于中国革命的迅速发展,毛泽东一直不能脱身成行,中共中央遂决定由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代表于1949年5月秘密访问莫斯科。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疯狂进攻。其间斯大林曾经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相似文献   

13.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斯大林表示,一旦对日和约签订,美国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如果共产党希望苏联立即撤军,莫斯科将照办。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一直作为美苏全球冷战大背景中的一个局部的热战吸引着学者和人们的眼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美国学者对此历史事件的研究是最早的,其公布了许多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同时许多当年参与朝鲜战争的军人  相似文献   

15.
冯东兴 《党史文苑》2009,(10):38-41
1958年2月,中国宣布从朝鲜撤出人民志愿军,以实际行动表达中国谋求朝鲜半岛和平的诚意。中国的撤军使同样在朝鲜驻有大量军队的美国陷入尴尬。然而,面对中国的撤军行动与和平外交诚意,美国巧言令色,并利用自己当时能够操控联合国的有利地位,最终坚持在朝鲜半岛南部驻军。  相似文献   

16.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经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相似文献   

17.
1949年6月至8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这次加深中苏两党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了解,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公开访问苏联、谈判签订中苏结盟条约作了必要的准备。实现中苏结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共同确定的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成功范例。作为中苏结盟谈判的先行者,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做出的历史贡献同样应当功垂史册。然而这却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不论是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还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都未提及此事。王永华同志撰写的《1949年刘少奇秘访苏联始末》一文,对这段重要历史进行了披露。  相似文献   

18.
毛新宇 《新湘评论》2013,(24):25-27
爷爷给我起名叫“新宇” 1949年10月15日,当爷爷在中南海丰泽园为大伯和大姨举行婚礼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开国元勋纷纷举起酒杯,衷心祝愿这对新人幸福美满,早生贵子。1950年10月14日深夜,大伯匆匆告别了亲人,一个多月后,他把28岁的青春永远留在了朝鲜半岛,给年近花甲的爷爷留下了巨大的伤痛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相似文献   

19.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领袖毛泽东和朝鲜领袖金日成在重大问题上密切配合,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没有二人的合作,不可能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苏联专列专程到满洲里迎接毛泽东 1949年12月,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12月6日上午8时,毛泽东坐着新中国第一列代号为9002的专列驶出北京西卣门火车站前往满洲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