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2年8至9月斯大林与周恩来会谈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8至9月,周恩来访问莫斯科期间,斯大林同他曾举行会谈。会谈速记录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是继毛泽东来访后,斯大林生前策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莫斯科会见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层代表。8月20日,周恩来与斯大林举行第一次会谈。下面援引会谈速记录。“斯大林:我们也应当感谢中国人民在进行正义的斗争。中国方面的巨大援助还在于中国向我们提供了橡胶。所以我们要感谢中国。周恩来:很遗憾,中国对苏联的援助是不够的。斯大林:你们取得政权晚了,晚了30多年。周恩来请求允许他谈一谈中国代表团来访的目的。他说毛泽东的电…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60年代末,一个阿尔巴尼亚政府代表团访华时,向中国政府提出一个庞大的请求援助的项目清单。周恩来非常委婉地拒绝这一中国难以承受的援助,对方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中国是个大国,这点援助算不了什么。会谈陷入僵局,周恩来建议暂时休会,次日,他陪客人去看看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康·伊·科瓦利50年代初曾任苏联外贸部副部长,负责对外经济联系。其后任苏联对外经委主任。他参加了中苏关于苏联援助中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会谈,本文是他的回忆录,发表在《远东问题》1989年第3期上。原题为《1953年斯大林与周恩来的莫斯科会谈,1954年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的北京会谈》,全文约2万字。本刊作了部分删节并改换了题目。  相似文献   

4.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5,(2):8-10,16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了由中共东北军党史组编著的《中共东北军党史概述》,其中有一张周恩来与张学良合影的照片颇为罕见,其说明是"肤施(延安)会谈中周恩来与张学良一起进餐"(图1)。但经考证,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照片认定是张冠李戴之所以认定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主要理由有四:首先,时机不对。当年的肤施会谈不论对周恩来还是张学良,都是最高机  相似文献   

5.
叶介甫 《党史博采》2009,(12):32-35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会谈时,尼克松表示承认美国间谍约翰·托马斯·唐奈和理查德·乔治·费克图在中国犯了罪,要求中国政府宽大处理,释放关押在狱中的二犯,并为二犯减刑深表谢意。尼克松还说:"唐奈老母亲76岁了,她希望死前能见到儿子。费克图在狱中患有疾病,亲人希望他早日回家团聚。"周恩来总理从人道主义出发,答应了尼克松总统的请求,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外交部和有关部门释放了唐奈和费克图。本文详细记录了破获这一间谍案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关于1950年10月中旬周恩来与斯大林的谈判1950年10月周恩来与斯大林的会谈及其结果与中国出兵朝鲜作战的决策有直接的关系,也反映出在朝鲜战争问题上中苏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于这个问题,过去国内学术界就有不同的看法,最近,俄国学者又撰文对此发表了颇为不同的见解。关于周恩来与斯大林在黑海别墅会谈的情况之所以出现众说纷坛的现象,是因为至今尚没有关于这次会谈的正式文件和记录公布于世,人们只能根据当事人的回忆来描述当时的情况。目前中国方面发表的有周恩来的翻译师哲和机要秘书康一民的回忆,最近俄国学者曼绍洛夫也对斯大林的…  相似文献   

7.
柯云  丽阳 《党史纵横》2009,(4):39-39
早些时候披露的张学良自述中透露,“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与周恩来曾有过一次极为秘密的会谈,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这次会谈是绝密的。  相似文献   

8.
抗美援朝战争前夕周恩来秘密访苏熊华源近年来,一些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和著作,很多都涉及到1950年10月周恩来在抗美援朝战争前夕秘密访问苏联时的情况,而且在对周恩来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会谈内容的介绍上出现不同或截然相反的说法。例如,曾作为翻译随同周...  相似文献   

9.
(四)期待会谈——基辛格同苏联大使一起漫谈,他为自己“手里拿着对方根本不知道的牌”而感到无比欣慰;周恩来拟就《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交中央工作会议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5,(Z2)
周恩来谈雅尔塔协定和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1967年4月,周恩来在北京和越南总理范文同会谈时,谈及1945年先后发生的两件事。"雅尔塔协定"和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周恩来说: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美国支持蒋介石。那时,苏联打得损失很大,签订了雅尔塔协...  相似文献   

11.
1937年8月间,周恩来和蒋介石谈判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事宜,商定编为一个军,找一个无党派的人当军长,什么时候找到,什么时候定编。 周恩来离开庐山后,来到上海南京路新雅饭店。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周恩来向中共联络员潘汉年、江苏省委负责人刘晓传达庐山会谈情况。这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军队不断侵占我国西藏的边境地区,挑起边界冲突。为了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周恩来总理冒着风险访问印度,与尼赫鲁总理进行会谈。虽然周恩来的和平努力未能收效,但他在此次印度之行中显示出的儒雅风度及雄辩的口才,依然征服了新德里新闻界。  相似文献   

13.
《党史天地》2007,(7):55-56
“西安事变”前后国共两党的一系列秘密接触,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子湖畔,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一次秘密会谈。  相似文献   

14.
晓音 《党史纵览》2000,(1):32-36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承认美国间谍约翰·托马斯·唐奈和理查德·乔治·费克图在中国犯了罪,要求中国政府宽大处理,释放关押在狱中的二犯,并为二犯减刑深表谢意。尼克松还说:“唐奈老母亲76岁了,她希望死前能见到儿子。费克图在狱中患有疾病,他的亲人也希望他早日回家团聚。”周恩来从人道主义出发,答应了尼克松的请求,指示公安部、外交部和有关部门,分别释放了唐奈和费克图。尼克松称赞周恩来是“当代最有才干的外交家之一”。要知此案内幕,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酝酿红军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周恩来请张学良为红军提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1936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酝酿红军西征。同时,决定派红二十八军出陕南.与陈先瑞部第七十四师会合,转进河南,争取在鄂豫皖三省间取得新的发展条件。5月12日,周恩来与张学良秘晤于肤施。会谈中,周恩来向张学良通报了正在酝酿中的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着重地请张学良提供红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提出了七九子弹10万发的单子.要求将其中6万发运送至肤施城,另4万发送给将出陕南之部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军队不断侵占我国西藏的边境地区,挑起边界冲突。为了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周恩来总理冒着风险访问印度,与尼赫鲁总理进行会谈。虽然周恩来的和平努力未能收效,但他在此次印度之行中显示出的儒雅风度及雄辩的口才,依然征服了新德里新闻界。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在西安与国民党展开国共合作、联合抗日谈判。会谈期间,国民党空军第6队奉命多次接送周恩来等人往返西安和延安两地。一次,时任第6队飞行员的李学炎在护送周恩来回延安时,有幸得到毛泽东、朱德、林伯渠、林彪、罗瑞卿、徐向前、罗炳辉、萧劲光等中共党政军首脑人士的接见和留言纪念。延安之行,彻底改变了李学炎对共产党被“妖魔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的主动选择;事变前张学良主动邀请周恩来与叶剑英会谈;中共中央在12月4日前并不知情,直至12月9日还无法确认;张学良最后下决心的日子是12月10日。  相似文献   

19.
顾保孜 《湘潮》2013,(6):16-19
基辛格突然提出拜访要求,留下“整周”“隐患” 1973年11月10日至14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再次访华,这是他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第六次访华,也是他就任美国国务卿后第一次访华。周恩来抱病接见了他和他的随行人员,与基辛格举行了多次会谈。  相似文献   

20.
横空出世的中国导弹部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伶  周飞 《党史博览》2002,(9):10-14
早在“文革”初期,一些西方敏感记者就在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中有了惊人的发现:中国出现了一支新型部队———第二炮兵,这支部队的性质、任务值得关注。1984年,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大阅兵中,第二炮兵的导弹方阵,以其赳赳雄姿首次亮相于世人面前。它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美秘密会谈/美国在台湾部署有核武器/周恩来遇“核”不惊/毛泽东说,我们也要搞导弹、原子弹1973年11月11日,基辛格与周恩来举行过一次会谈。会谈记录第7页中,有基辛格这样一段话:“我想告诉你我们明年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