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关于人民法院对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的几点思考韦武斌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对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在实践中通常被称为...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这一规定表明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有行政决定权而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只有依法可以自行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才具备统一行使行政决定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资格。这种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在社会主义法制日臻健全与完善,行政权的运作极需及时、迅速、高效的今天,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一、行政强制执行体制…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笔者拟对行政机关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浅作探讨,与行政机关及其同仁共同研究。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所具备的条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管理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义务性内容的具体行政行为,除依法强制执行外,可借助于国家强制力强制相对人履行,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使行政权力得以实现。对生效的具体…  相似文献   

4.
试论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中的几个法律问题李后启,万胜凡本文所称的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它主要包括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强制迁出房屋、强...  相似文献   

5.
韩凤然  郝静 《河北法学》2013,(1):97-100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行政强制法》虽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但仍存在诸多缺陷。我们在分析现行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缺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6.
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既不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也不自觉履行,一般来讲,行政机关则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3条的规定“,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因此,非诉行政审查作为行政执行的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7.
行诉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这里将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和“又不履行”作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的并列条件,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笔者认为这样规定不妥.一、与行诉法第44条规定互相矛盾,有背于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行诉法第44条明确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这就是说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其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原告提起诉讼而停止执行,即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该原则有两种含义:一是义务人不停止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二  相似文献   

8.
冯俊海 《山东审判》2004,20(1):53-56
一、我国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类似于英美司法主导 型模式,著名行政法学专家应松年教授将其概括为: 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自力执行为 例外。其直接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的《行政诉讼法》第 66条的规定,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具体行政 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 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行 政机关强制执行需"依法"进行意味着行政机关强制执 行必须有法律的特别授权或规定,对于法律没有授权 或规定的,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我国的 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属于以法院为主导的模式。从散见 于各种法律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执行的立法可以看 出,我国现行以法院为主导的行政强制执行主要由三 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9.
胡建淼 《法学研究》1988,(1):26-30,39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涵义和特点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当事人(法人或自然人)逾期不履行鼠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采取各种强制手段,强制当事人执行业已生效的行政处理决定的法律制度。行政强制执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行政强制执行以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为前提。无此前提,行政强制执行不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司法信箱     
单行法律有关申请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应如何适用?编辑同志: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二是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三是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条的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行政法制的理论和实战中,对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可诉性,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的行政强制执行能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观近认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4条“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的规定和行政行为执行力的基本原理,行政强制执行只是为了实现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只是该具体行政行为关于国家强制力和  相似文献   

12.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而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者达到履行状态的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区卫生监督所依法行政,不断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在法定期限内既不履行处罚决定,又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相对人,根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从而使具体行政行为得以实现。下面就我区2000-2002年1413例公共卫生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3.
一、行政申请执行的现行规定及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 6 6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 ,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或者依法强制执行。”但现实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 ,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 ,行政管理相对人既不起诉也不履行 ,与该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也无意见 ,只要等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完毕 ,就算是园满地解决问题了。然而 ,行政机关在法定的三个月申请执行期限既不自行执行 (有权执行的行政机关 ) ,又不申请法院执行 ,…  相似文献   

14.
谈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的合法性审查时健有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以下简称申请执行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经立案审查后予以执行的案件。对这类案件在执行前,...  相似文献   

15.
诉讼期间、复议期间对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问题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和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分别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也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行为不服,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同时,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三条又规定:“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  相似文献   

16.
在行政强制执行中,综观世界各国,可分成三种模式:一是申请司法机关强制执行,二是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三是折衷模式。第三种模式并不一概否认司法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权,而仅将此权赋予行政机关,也不完全把行政强制执行权赋予司法机关而排斥行政机关,而是采取当行政相对人不履行义务时,行政机关既可以自力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法院执行,但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7.
傅晓兰 《特区法坛》2000,(6):41-41,4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生效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公证债权文书,仲裁裁决书,经当事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刑事判决书,裁定书中的财产部分,即判处罪犯罪金和没收财产等也由人民法院执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对公民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作出具体的行政行为如罚款,没收财物等,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员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所有这些有关财产上的执行,分属三大类不同的责任,即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当执行过程中,当事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全部这些责任时,就出现应当优先执行哪一种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强制执行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经过长期实践,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已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本文详细考察了国外两大法系几种不同的强制执行的理论和制度,对国内有关行政强制执行的各家学说作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论述了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和特点,阐明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主要内涵和较之国外有关制度所具有的优点,同时,还研究了行政强制措施和即时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联系和区别,以进一步划清行政强制执行的范围和界线  相似文献   

19.
《行政强制法》出台,标志着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法治化框架得到确立,有助于根治行政强制的"散"、"乱"、"软"三大突出问题,符合世界各国行政强制法治化的发展趋势。该法调整的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20.
行政强制执行权的配置,即如何划分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间的行政强制执行权限,是行政强制执行立法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时期,对此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既不能扩大行政机关现有的行政强制执行权,也不能削弱或取消人民法院的行政强制执行权,而宜定位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特别授权的则由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格局。一、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在总结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形成的,有其自身的特点。“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