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十分重要且亟待完善的制度。本文从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司法意义及作证现状入手,例举存在的缺陷,从立法上不足、证人权利义务失衡、司法理念的偏差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缺陷的主要原因,提出建立强制出庭和免除作证制度的设想,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的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2.
证人出庭制度在民事纠纷审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证人出庭率低的现状已成事实,本文分析了民事诉讼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缺失及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证人制度,但不完善。以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证人制度为中心,结合相关国家的立法例,提出作为证人的主体应当是自然人,法人不应当作为证人;无论证人年龄如何,均有作证的资格;我国证据立法中应当建立保障证人强制出庭作证的制度和证人拒绝出具证言和出庭制度,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影响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审判活动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实,对现行立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在完善立法层次上提出了建立证人出庭适格、出庭强制、出庭证人补偿和出庭证人保护的新构思。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很多案件无法当庭质证,不仅妨碍了直接言词原则的贯彻实施,而且大大降低了诉讼效率,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冤假错案。其原因是,立法规定不明确,证人保护制度、证人补偿制度不健全。对此,我国应当尽快完善证人作证制度。证人保护及对证人的经济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是刑事案件公正审判中非常重要的证据,但是现实中却存在着证人出庭难的司法难题。深究其原因,证人出庭难正是因为证人保护制度的缺失。本文首先立足于我国的证人保护现状,通过具体介绍美、英、德、法四国的证人保护先进立法规定和司法操作,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贾元 《法制与社会》2011,(11):54-54
本文基于我国民事诉讼案件中证人作证难、出庭难的问题,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保障政策,寻求证人出庭率低的解决措施,以及鼓励证人出庭作证的方法作出探讨,以期达到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愿景,寻求民事诉讼案件的证人证言(证据)的真实、有效性,从而保证案件裁判的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8.
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证据的形式之一,对查明事实真相,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事诉讼法》第72.73、74条对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费用承担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没有从根本上改革证人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严重阻碍了审判方式改革。鉴于此,本文试从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国和其他地区的证人出庭制度进行考察,提出改变这一现状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9.
论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一道难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心理、经济、社会以及现行立法上的原因,文章在分析证人不出庭作证所带来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措施:明确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加强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完善对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设立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0.
吴杰 《法学论坛》2007,22(1):52-58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修改民事诉讼法过程中,应注意证据收集制度、证人制度、鉴定制度与勘验制度的完善.在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指导下,必须建立强有力的证据收集制度,法院应充分起到当事人的保障者与辅助者的角色.在证人制度上,应采取灵活的证人询问方式,强化证人出庭义务、增补证人拒证权、证人宣誓的规定.鉴定与勘验制度应借鉴德、日两国的相关理论,尽快弥补立法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刑事诉讼还是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作证和拒不出庭作证一直是一个广泛存在悬而未决的复杂问题,证人拒绝作证不仅严重妨碍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为了解决证人出庭问题,在强调证人必须出庭的同时,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证人的保护。本文拟从证人保护的必要性出发,分析我国现行立法确立的证人保护制度的不足,从而提出重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2.
证人不出庭作证、证人出庭率低已成为证人出庭制度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顺利进行。对此,笔者将对这一困境存在的原因分别从立法、相关制度的层面以及证人个人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主要包括:明确证人必须出庭,增加对证人不出庭的制裁措施;完善证人的权利保障制度以及提高证人的出庭作证意识等。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其中对证人出庭作证作出了一定修改,增加了对特定案件的证人应当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规定,这些制度的出台对解决证人"出庭难"问题,强化程序正义,保障实体正义,从而实现新刑诉法确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的立法宗旨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新修改的刑诉法能否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证人出庭难的问题并实现刑诉法确定的证人作证的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立法上的跟进,而且需要各项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结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及司法实践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出庭证人的保护制度进行研讨,结合中国司法实务的现状,尝试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刑事出庭证人保护制度,夯实和健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使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证人出庭作证对查明案件事实,保证审判公正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立法上也有明确规定证人在无特殊情况下应当出庭。但是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普遍偏低,证人出庭制度仅仅是停留在法条上,无法得到实施。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针对这一难题,构建了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一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15.
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已成为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探讨的重点。证人不出庭作证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证人出庭难的众多抱怨声中,学界开出了许多药方,建立强制证人作证制度、经济补偿制度、人身保护制度,以及规范对不出庭证人的惩戒措施,等等。笔者认为,证人的人身安全保护才是这些药方中的核心。此问题没有解决,谈证人的出庭作证则为时过早。在此,我们仅讨论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保护,不涉及经济补偿和程序保障,虽然从广义上而言,这些内容也是证人安全保护制度的一部分。一、证人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在美国…  相似文献   

16.
证人证言是重要的证据形式,但在证据适用中因为证人出庭率低成为制约证人制度的瓶颈。本文通过从五个方面分析我国实践中证人拒证和证言采信不足的原因,得出在我国现阶段不应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而是应当把注意力放在明确证人的法定范围,建立起有效的证人出庭补偿、保护等配套措施完善的制度构建上,使证人由畏惧出庭转由积极出庭,同时保障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提高证人证言采信率。  相似文献   

17.
许建苏 《河北法学》2004,22(1):122-126
证人提供的证言是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对于法官裁判具有重要意义。对英、美等国家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资格、证人权利和义务以及证言的提供程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国目前民事证人制度方面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现状,提出了完善中国证人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刑事诉讼立法和制度设计存在许多缺陷,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出庭难现象极为普遍,已经成为新庭审方式改革的"瓶劲"。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弊端,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论证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作了具体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若干基层法院从事的实证调查表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实施之后,证人出庭率在司法实践中有较明显的上升。本文提出了诉讼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这一分析框架来解释该现象,还从这种新的视角出发,进一步讨论了证人出庭作证的基础法理和促进证人到庭的立法对策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在何种情况要出庭做出了规定,并对证人不履行出庭义务规定了强制出庭制度,同时还规定了证人强制出庭作证的豁免。另外还对证人出庭的后续保障即证人作证补偿及证人保护进行了规定。但对证人不出庭或者出庭不作证没有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