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所检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监所检察工作职责不仅包括刑罚执行监督,看守所等监所机关监督管理活动监督、羁押期限监督,还包括查办和预防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打击在押人员又犯罪、刑事立案监督、受理在押人员的申诉控告等工作,是集刑罚执行、监督管理活动监督以及反贪、渎侦、批捕、起诉、控申于一体的综合业务部门。新的形势对监所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检察机关派驻看守所检察室必须紧紧围绕工作重点,在求实效上下功夫。一、健全制度,实施全方位监督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工作细则…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在司法理念与司法实务方面均体现出了巨大的变化。特别为从制度上防止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新刑诉法增加了拘留、逮捕后及时送看守所羁押,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和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规定。这就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基层检察机关从事查办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对看守所查办职务犯罪审讯场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深有感触。本文就新刑诉法实施下的看守所职务犯罪审讯场所建设表达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看守所是国家的刑事羁押机关,由县以上人民政府设置、同级公安机关管理,担负着依法羁押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在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罪犯、被判处拘役的罪犯在看守所内执行刑罚的法定职责。看守所执法管理,依法保障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代表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法治文明的能力水平,是  相似文献   

4.
看守所民警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也是易发、高发职务犯罪的群体。如何预防职务犯罪不仅是监所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惩防腐败、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看守所民警职务犯罪特点及其原因分析,提出预防对策。以减少和预防看守所民警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检察机关在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当中,为了侦查需要,有时将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羁押于外地看守所(即异地羁押)。请问:在实践中实行异地羁押时应如何办理,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是否包含异地羁押?  相似文献   

6.
看守所之所以作为羁押场所出现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体系之中,应当归结于刑事诉讼法羁押制度的需求.羁押是刑事诉讼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少从时下的社会发展状况看是这样的.离开羁押制度,看守所制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因此,看守所展现的形态模式,是由刑事诉讼制度所决定的.而看守所在我国刑事诉讼体系中所承担的角色,也伴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不断完善,而悄然发生着改变.2012年的新刑诉法突出了看守所在诉讼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之成为独立、唯一的未决羁押场所,不依附于其他办案单位.尤其是强化了其预防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现象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看守所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与监狱不同的羁押场所,看守所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未决犯的合法权利、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看守所立法有其特有的历史脉络与现实状况,看守所立法指导着看守所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从目前来看,我国看守所的立法工作还需明确法律修改目标、合理规范看守所法律地位及其职能、加强对羁押过程中的人权保障、加强对看守所工作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8.
监狱人权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作为羁押场所的看守所中在押人员的人权能否得到保障也是整个人权事业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因此,我国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如看守所等羁押场所的人权保障状况,让社会更加关注、更加有效地监督羁押场所的执法活动,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人权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侦查、羁押、改造主体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看守所对侦查机关的讯问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对短期自由刑的执行效果也难以确保。为了体现程序公正和控辩平衡,必须做到侦查权和羁押权的分权与制约;同时,为了实现我国监狱制度的一体化,也应当统一行刑权。为此,有必要改革看守所的管理体制,将其纳入司法行政系统,实现看守所诉讼地位的中立以及行刑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文瑜 《法制与社会》2011,(12):195-196
看守所是我国的羁押场所,其实施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被羁押者的权利。然而近年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虐待致死于看守所的案件屡屡发生,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变相羁押更是屡禁不止。为此,本文试以看守所的羁押问题为视角,追踪问题存在的根源,希望对我国羁押制度的改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提讯在押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提押被依法拘留、逮捕而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侦查活动,它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内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依照这一规定,检察机关在查办自侦案件时,对决定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交由当地看守所羁押,有的则根据侦查需要交由异地看守所羁押。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就涉及到如何提讯的问题。由于检察机关自侦部门…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人民检察院派驻看守所检察工作流程及高检院《关于调整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侦查分工的规定》等规定,监所检察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并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只有依法惩治了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腐败问题,才能切实有效维护司法公正,真正保障国家法律、政策在执行机关的正确实施,才能真正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监所检察是人民检察院进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权。监所检察部门通过对人民法院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情况和对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以及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保障国家法律和党的劳动改造方针的贯彻实施。因此,被监管改造人员在看守所羁押期间、刑事判决、裁定执行期间以及劳教期间的人权保障,是监所检察工作的一项法定职责。本文试就监所检察工作在保障人权中的几个问题,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羁押场所巡视制度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程序外的酷刑预防机制,羁押场所巡视制度通过邀请社会公众不定期地、未经事先通知地访问看守所,巡视看守所的羁押条件、羁押执法活动是否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有效地提高了看守所被羁押人的待遇、促进了监管机关执法的规范化。制度的试行还向社会公众传递了看守所规范执法的积极信息,增强了公众对看守所的了解与信赖。该试点研究通过比对试点前后的相关数据,包括衡量看守所条件、权利保障状况的指标得出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看守所中被羁押人的人权保障水平和法治化水平被视为测量我国当前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与惩罚犯罪两大基本价值博弈现状的风向标,同时也应当被视为评估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的重要窗口。对五个省看守所的调研发现,总体上看守所实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文本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赋予看守所相应的职责,比如保障律师会见权、讯问在看守所内进行、对三个月以下的短刑犯执行刑罚等直接与看守所相关的条款,都得到了严格的遵循与适  相似文献   

16.
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机关。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由看守所监管。因此被成为司法实践中三大顽症问题之一的超期羁押问题在看守所检察中也不乏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某市某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看守所民警职务犯罪为例,分析了当前看守所民警职务犯罪的易发环节、内外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防范看守所民警职务犯罪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看守所承担着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对判决生效后余刑不足一年罪犯执行刑罚的职能。长期以来,看守所是隶属于公安机关的一个部门。笔者认为,这样的隶属关系值得商榷,因为看守所隶属于公安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了很多弊端。第一,造成看守所对超期羁押等违法现象的防止和监督不力。实践中,公安机关超期刑拘和侦查占了超期羁押总数的绝大部分。据某区看守所2001年上半年的统计,共发生超期羁押475人次,其中属于公安机关超期羁押的463人,占超期羁押总数的97%。面对超期羁押绝大多数发生在公安机关内部的实…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刑事羁押救济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实证分析北京市昌平区看守所2010-2013年捕后强制措施变更情况统计数据,发掘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的实践优势和理论基础,建立以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主导的审查制度,并逐步针对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从制度建设和工作模式上予以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20.
异地羁押本不是专门的法律术语,它是刑事诉讼中的羁押活动在司法实践中的一种变通执行方式。以往主要用于犯罪嫌疑人在押解途中的临时羁押和被指定审判的法院所在地看守所实施的羁押。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在“打黑除恶”等重大活动中,为了使侦查工作顺利地进行,侦查机关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异地羁押方式开展侦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