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因承包客运车出了车祸,父亲身负重伤,同时被认定为事故的责任方。就此,家中背上了20余万元的赔偿债务。那一年,他高中毕业,揣着借来的1000元走进了大学校门。当同学们还在努力适应新生活新环境时,他已决定自食其力。学业之余,他摆地摊,打零工,做家教……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开起了干洗店,这次创业,为他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初尝创业的甜头,他的心思更活了,他的目光开始了新的寻求。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水灾频仍,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防洪减灾关系国计民生,是事关全局、举足轻重的大事。历届政府对防洪皆予以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不仅统一了水政,制定了防洪方针,颁布了水利法,出台了防洪建设五年计划,而且划拨防洪专款,兴建了一系列防洪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洪灾,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了农田,维护了社会稳定。这些举措虽多为治标不治本之举,但为防洪所举办的各项科研及引进的新技术,则在客观上为新中国成立后防洪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4.
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思想主张。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这一思想主张,结合实际进行运用与创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思想、描绘了"小康社会"蓝图、创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经过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的侦查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的西方。我国二十世纪初期进行司法制度改革.首次引入并逐渐发展了侦查学的理论和实践。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政权,在侦查学领域引入了苏联刑事侦查学的学科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侦查学走上了快速、自主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深山里。长着樱桃树、山核桃树和假花生树。春天来了,樱桃树结满了鲜艳的果实,树枝都被压弯了。红艳艳的果实吸引了穿梭在密林中的小鸟,它们从四面八方飞来,享受樱桃的盛宴。  相似文献   

7.
读懂父亲     
王涛 《人事天地》2010,(20):68-68
去年春节回家探亲,看见父亲笑了,笑得如此开心,如此轻松。或许是父亲喝醉酒的缘故吧,平时沉默寡言的父亲坐在茶几旁和我畅谈了许久,从过去谈到现在,谈到未来。母亲说父亲这阵子过得比以前轻松了许多,穷,但快乐着。我笑着点了点头。父亲年过半百了,所走过的路坎坎坷坷,没有一步是平坦的,但他还是走过了,坚强地走过了。时光荏苒,才转眼的瞬间,襁褓中的我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扎根在北方的海滨小城。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的复归与文科教育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生产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涉及全人类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现代人似乎什么都有了,金钱多了,闲暇多了,本领大了;但是,人不见了——现代人的精神境界下降了,人格失落了,人品变了。高度丰富的物质生活与极度贫乏、苍白病态的精神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少人过得并不轻松,甚至越来越累!“人不见了,这是现代人的最大悲剧!”面对众多被人们戏称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已经取得了七个方面的进展。1 .以宪法形式确认和保障了公民一系列广泛的自由民主权利。 2 .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 3.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代议民主制度。 4.加强了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5 .限任制的确立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 6.改变了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 ,把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列入宪法之中并且在实践中推动了村民自治的发展。 7.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发展目标。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也存在问题 ,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根源。中国宪政建设还面临很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直接决定着中国宪政的进程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0.
30年来,改革开放促进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带来了统一战线的多样性,拓宽了其范围、增加了统战对象,使统战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统一战线则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广泛的力量支持、和谐的政治氛围,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宝,须努力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