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最近几年来,从黄麻和苧麻提取的纤维已成为泰国首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产量已经相当可观,而其输出也日益令人鼓舞.最近五年来,不论在产量和输出量方面部有很大的增长,在去年都达到空前配录.从黄麻和苧麻的输出所取得的收入在泰国的主要输出收入项目中列于第七位.到今年7月为止,在泰国最大  相似文献   

2.
泰国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体,农业收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泰国整个国民经济;泰国的出口收入有80%来自大米、橡胶、玉米、木薯和蔗糖等初级产品。80年代以后,泰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才开始逐渐减少。1986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被工业超过(农业的比重是22.3%,工业仅制造业就占21.4%左右)。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3.
农业在泰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农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农产品的出口价格)对泰国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经济生活都有很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泰国农产品价格一直波动得十分激烈,对泰国经济十分不利。如何使农产品价格趋于合理,是异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对此,泰国政府做了不少的努力。一泰国的农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供出口的,大米的年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15%,其他的一些农产品(如木薯、玉米、菠萝罐头、糖等)的出口量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大了。泰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一般比国际市场价格低,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在1982年  相似文献   

4.
泰国盛产木薯。木薯粉就是从木薯根加工得来的。木薯粉作为淀粉和便宜的蛋白质代用品大量用作牲畜的饲料。美国、加拿大、西欧(尤其欧洲共同市场和荷兰)、日本和其他远东国家都对木薯有大量需求。它是制造粘剂、葡萄糖、纺织品、纸张、化妆品、凝胶、坛稠剂填料和乙醇的原料。木薯粉加工后也可供人们食用。它的价值在于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1988年6月中下旬,以何友嘉同志为团长的广西农业代表团应泰国农业部的邀请,在泰国作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访问期间,笔者有幸作为广西代表团的成员,耳闻目睹了泰国农业发展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泰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发展广西农业是很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泰国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泰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木薯、水果、甘蔗、橡胶等为主。近年来,由于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开放和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6.
1974年,泰国的出口贸易所得总数达五百零三亿六千三百万铢,而前一年的出口贸易所得总数仅为三百二十二亿二千六百万铢。虽然某些项目的出口量有所增加,但是出口收入增加了55%,主要还是由于泰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每年为泰国带来十亿铢以上的各种主要出口商品,按其所得的次序排列如下:大米、玉米、橡胶、木薯、糖和锡。仅前五项农产品的收入就达二百八十五亿铢,占出口总收入的57%。  相似文献   

7.
论泰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泰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点(一)农业的多元化、商品化战后,泰国农业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向农业多种经营转变,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禽畜业和渔业相继发展。农业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发展,以实现商品化和扩大出口创汇。这样,多元化的农业不仅满足了泰国人民生活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还使泰国的一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泰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米、橡胶、木薯制品、菠萝罐头和兰花的出口国,冻虾、玉米、蔗糖、麻类出口位居世界前五位,海产罐头、冻鸡与烟叶出口皆排在世界前十位。泰国出口产…  相似文献   

8.
泰国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比较低廉的国家,对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有着优越条件。 (一)对外贸易泰国出口值的年平均增长率,1973—1978年达到24.8%,虽然在1979—1984年的萧条期,出口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为13.2%,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还是比较高的。 1985年出口值增长9.5%,这主要是由于按美元计算的出口价格降低了9%。此外,由于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了出口竞争的加剧,世界贸易量也下降了。在泰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中,玉米、大米、木薯制品和橡胶的  相似文献   

9.
战后四十多年中,泰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泰国并没象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走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相反在战后已实施的7个经社发展计划中农业始终是重点,农业发展速度长期保持3.5—5%,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提供原材料及输送廉价劳动力。战后泰国粮食生产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政府发展农业多元化的努力也取得明显效果,如今泰国不仅保持了大米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橡胶、木薯、玉米的出口也名列世界前茅,一、战后粮食生产成就的政策因素从19世纪开始,泰国稻…  相似文献   

10.
1980年3月炳·庭素拉暖就任泰国总理,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要维护社会公平、发展地方生产、繁荣地方经济、发展农村,着重于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民的贫困状况等作为建设重点;其重要措施是低价向1100万名贫困的农民提供租用水牛、用水、燃料、肥料和医药。并协助农民发展副业,让农民在农闲时,也可以从副业获得收入。(一)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后,20万侵柬越军对泰国虎视眈眈,不断挑起泰柬边境冲突事件,泰国一直受到外来侵略的严重威胁。在国内,炳政府内部两大派在让那个部长管理石油进口问题大吵大闹,导致了1981年2月底汶初·洛乍那沙天副总理等社会  相似文献   

11.
泰国南部为泰国的主要农业区域,某些与农、林和渔业有关的加工机械设备都有较好的销路,主要情况如下:泰南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区,原始橡胶的加工业比较发达.涉及的加工机械主要有清洗、破碎、筛选、烘烤、成形、打包以及提纯和分离等设备,市场容量较大.目前泰国政府正力图提高此类产品的质量,因此,具有较高加工性能的此类设备会有好的销路.泰南橡胶原料充足,橡胶产品生产企业众多,且大都为外资或合资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中国的同类生产设备不容易进入本地市场.另外,由于泰国的市场有限,橡胶产品主要是销往海外,所以中国的此类生产设备最好是以来泰国投资办厂、产品主要返销国内市场的方式比较稳妥,而后再逐步扩大泰国和海外的市场.目前比较适合的是生产轮胎、内胎和橡胶水坝等产品的设备.同样,作为投资形式出口泰国的此类设备也必需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以适应泰国对进口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西欧各国、特别是在美国的著作中,某些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往往把泰国描绘为"幸运农民"的国家.在这些肤浅的观察家看来,"幸运的泰国农民"的理论是相当令人信服的:也就是说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不需要人们耗费很大的劳动于农产品的生产上;农民全年只要三、四个月从事田间劳动;国内不仅能够充分满足自己的大米(居民的主要食品)需要,而且每年还能输出这种宝贵的粮食作物达一百五十万吨之多;饥荒(在国内许多水塘内盛产鱼类,丛林里拥有极为丰富的可食植物的情况下)是极其罕见的现象.但这些肤浅的观察,却远远与那严酷的、有时甚至是悲惨的现实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泰国出口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无庸置疑,外部因素对泰国经济这一成就起了重大作用,泰国出口主要是传统初级产品,其中许多产品的生产状况从根本上说不但取决于变化莫测的气候,而且还取决于世界市场的需求和产品价格的涨落。为了使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生产多样化,当局曾采取过一些富有成效的措施。但是,泰国贸易的成就仍继续受到波动不定的国际需求、价格、汇率和利率以及主要市场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泰国毒品犯罪的现状 1、毒品生产 泰国是一个毒品生产国,其生产的毒品主要有:鸦片、大麻、安非他明及海洛因。 2、国内的毒品运输通道 泰国毒贩也从其他重要的毒品生产国走私毒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是能通过不同的边境通道抵达目的地。 3、非法使用毒品的程度 根据泰国发展研究所的一项关于泰国瘾君子数目的调查,确认除了安非他明、大麻和海洛因外,消费量最大的是液体毒品。 二、毒品交易情况和东南亚及欧洲国家间的国际性辛迪加组织 海洛因和大麻是东南亚国家向欧洲供应得最多的毒品。来自金三角的部分海洛因经由泰国走私出来,而大麻则是经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等国运出,在其未能确定目的国时,几乎途经了亚洲的各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泰国经济增长率经过两三年的稍有下降之后,1993年起又连续3年出现稳定增长的局面,1993—199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8.5%。 一、1995年经济基本状况 1995年,泰国经济虽然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障碍,如美元币值动荡、通货膨胀增高、遭到特大水灾等问题,致使泰国各银行不得不开始采取严格的金融政策,但泰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初步估计,1995年泰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率可能要达到8.5—8.7%。1995年各主要经济领域的基本情况是: 1.农业生产上半年迅速发展,下半年因水灾遭重大损失。1995年上半年,泰国的农业生产由于风调雨顺,水库积水量足,使雨季末期和旱季中的庄稼种植计划圆满完成,农作物的生长十分好。因此,泰国上半年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这对泰国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上泰国对内贸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来,泰国经济一直以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1961年泰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60—70年代经济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至1985年增长了18倍,达到1,041亿铢,人均收入从1961年的141美元上升到1987年的900美元,增长了6倍多。1981—1986年,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萧条的影响,泰国经济发展也曾遇到严重的困难,但在这段时间仍保持4.4%的年平均增长率。近年来,泰国稻米、木薯制品、篦麻籽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菠萝罐头  相似文献   

17.
泰国是个不发达的农业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达80%.自立人口有四分之三从事农业生产.稻谷是占统治地位的作物:92%以上的农户在生产着大米.泰国在工业上极不发达.国内现有工厂主要都在从事农业原料的加工.泰国农村经济的性质从多方面决定着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纵横》2001,(3):35-36
2000年以来,尽管泰国的燃油价格上涨,泰币贬值,但世界主要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厂商,依然看好泰国的投资环境,并大举投资泰国。泰国投资局BOI预计,仅这些巨头在泰国设立的工厂,每年将给国家带来85亿铢的税收。  相似文献   

19.
百多年来,泰国的农业经济都是以小农耕作和主要面向出口为其特征的。然而,尤其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所发生的象征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农业商业化,已使耕种面积、生产技术、播种作物类型、农业收入、基础设施、农业人口流动和土地制度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是:这些变化的意义何在?特别是它们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两极分化将产生什么影响?例如,小农自耕地是否会在很大程度上让位于租佃农田或大种植园呢?无地农民与小农、无地农民与富农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政治对维持或破坏小农生产起着或可能起着什么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
泰国农业泰国主要經济是农业,84.8%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和漁业,2.3%从事工业(1947年統計)。1953年泰国政府与远东农业粮食机构完成了一項1936年以来第一次的农业調查。公佈調查所得如下:所有土地持有者的平均土地面积为10英亩,其中75%是耕地。87%的农埸(亞洲的最高数字)屬于农民所有。每塊土地平均出产价值:3,924銖,其中2,149是現金,农場債务仅佔农場总資产1.79%。米是主要的产品。泰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米国。 1957年米总出口数:1,544,800吨。 1957年米的出口(單位:千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