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4月,《南风窗》在广州诞生。当时的广州,刚刚和其他14个城市一起,被确定为特区之后的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时事政治类综合月刊,《南风窗》秉持“让从零开始的人说话”的宗旨,贴近人民,敢抓难点、热点、敏感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被誉为“刊林奇葩”,在海内外均享有一定影响。1988年,中国记者协会、中国新闻学会还在北京专门举行了《南风窗》办刊实践研讨会。 进入90年代中期,《南风窗》以创办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新闻分析杂志为目标,以“聚焦政经,相约成功”为办刊宗旨。改版后的《南风窗》,以透视时事经济热点、传播进步观念为己任,以公正、深入、理性、前瞻的姿态对时政、财经、社会热点进行深度分析,体现社会正义,反映百姓呼声,强调专业分析和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0)
正《南风窗》创刊于1985年,读者以政府机关、大型企业和学术机构的中坚力量最为集中,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新闻杂志,以其公允而独立的叙事立场深得人心,在政治、经济及思想学术领域具有广泛阅知率,被外界誉为“中国政经第一刊”。订阅有礼1赠送南风窗31周年《阅读中国》VIP纪念册2推荐两位亲朋名址赠两期南风窗杂志3不定期赠送精美别册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05,(10)
《南风窗》创刊20年。《南风窗》以做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为目标,放眼全球化格局,深度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20年来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的新闻操作,以坚守责任、理性,良知的品质而被中国社会主流人群所认可。根据国内外6大调查公司所公布的2004年度最新的调查报告:《南风窗》杂志内容转载率、传播率、引用率均以高比率数据成为全国新闻类杂志的排行第一。《南风窗》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05,(8)
《南风窗》创刊20年。《南风窗》以做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为目标,放眼全球化格局,深度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20年来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的新闻操作,以坚守责任、理性、良知的品质而被中国社会主流人群所认可。根据国内外6大调查公司所公布的2004年度最新的调查报告:《南风窗》杂志内容转载率、传播率、引用率均以高比率数据成为全国新闻类杂志的排行第一。《南风窗》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项目是由南风窗杂志社设立,以鼓励和资助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公益性项目。该奖学金旨在为关注当下中国社会各方面状况并有兴趣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实操合作,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现实的深入接触和思考。优秀调查报告将在《南风窗》杂志刊登。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05,(9)
《南风窗》创刊20年。《南风窗》以做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为目标,放眼全球化格局,深度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20年来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的新闻操作,以坚守责任、理性、良知的品质而被中国社会主流人群所认可。根据国内外6大调查公司所公布的2004年度最新的调查报告:《南风窗》杂志内容转载率、传播率、引用率均以高比率数据成为全国新闻类杂志的排行第一。《南风窗》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一纸风行20年,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不仅深受读者的拥戴,也得到众多广告客户的长期青睐。凌视传媒作为《南风窗》的全国广告总代理,使我们有机会站在更近处来观察《南风窗》,体会这份传奇杂志的独特魅力,并在实际的广告经营中不断发掘并验证《南风窗》的广告价值。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南风窗》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广告载体,是著名品牌传播形象的至高点。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8,(12)
第四届全国文摘研讨会结束本刊被评为“被转载率最高的杂志”之一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文摘研讨会日前在武汉举行,《南风窗》被广大文摘爱好者评为“被转载率最高的杂志”之一。(冯秀强)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5)
说起我与《南风窗》的相识,真是一段有“缘”的故事。去年底,我在厂内订了11份杂志,当时并没有订阅《南风窗》,而是另一份青年刊物,却因写错了邮政代号而成了《南风窗》。拿到《南风窗》,我感觉从来没有一本杂志能像《南风窗》那样令我看后心动。我是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细细地品读,深深沉醉在刊物之中。没想到这一“错”竟“错”出了这么一本了不起的杂志  相似文献   

9.
来函照登     
《南风窗》编辑部: 贵刊10月号拙稿《刘再复的“荆棘之路”》中“全票当选为所长”一语与事实有误,刘再复是以最高票当选为所长的,特此更正,并向刘再复同志致歉。  相似文献   

10.
在越秀宾馆,我们敲开了三一六号房间。听说我们是《南风窗》的记者,于老很高兴地笑了起来。我们这才发现,他手上正拿着几本《南风窗》杂志。‘《南风窗》办得好!发行量很大。就是这个刊名嫌小气了一点,“窗”嘛,进进出出总是不太方便的,若成了“南大门”就好了,来来往往多方便呀!’于老一开口便妙趣横生。于老是专程到广州参加‘文化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的。他说,刚才正在思考着怎样为一周岁的《南风窗》杂志题辞呢。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8)
是否成立一个“读书会”我是在1990年开始订阅《南风窗》的,当时在书店中买了一本书名为《赢的策略》的书,这本书给我以很大启迪。后来发现这本书是南风窗杂志社编的。于是去买了本《南风窗》杂志来看,这一看,便订阅至今。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06,(9)
“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是由南风窗杂志社于2005年发起和组织的,以鼓励和资助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公益活动。活动旨在为关注当下中国社会各方面状况并有兴趣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实操合作,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现实的深入接触和思考。2005年的“调研中国”,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500余个团队报名参加,最终有12支入选团队,并获得了南风窗杂志社的资助。他们均顺利地开展了实地调研,撰写完成调研报告,并在所在高校举办报告会。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深受好评。南风窗杂志社致力于通过“调研中国”活动成为大学生社会调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2006年,“调研中国”继续面向全国高校征集参加团队,南风窗杂志社将最终确定12支团队入选,为每支团队提供不低于1万元的调查活动资助,调查报告将择优在《南风窗》杂志刊登。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06,(10)
“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是由南风窗杂志社于2005年发起和组织的,以鼓励和资助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公益活动。活动旨在为关注当下中国社会各方面状况并有兴趣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实操合作,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现实的深入接触和思考。2005年的“调研中国”,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500余个团队报名参加,最终有12支入选团队,并获得了南风窗杂志社的资助。他们均顺利地开展了实地调研,撰写完成调研报告,并在所在高校举办报告会。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深受好评。南风窗杂志社致力于通过“调研中国”活动成为大学生社会调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2006年,“调研中国”继续面向全国高校征集参加团队,南风窗杂志社将最终确定12支团队入选,为每支团队提供不低于1万元的调查活动资助,调查报告将择优在《南风窗》杂志刊登。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06,(6)
“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是由南风窗杂志社于2005年发起和组织的,以鼓励和资助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公益活动。活动旨在为关注当下中国社会各方面状况并有兴趣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实操合作,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现实的深入接触和思考。2005年的“调研中国”,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500余个团队报名参加,最终有12支入选团队,并获得了南风窗杂志社的资助。他们均顺利地开展了实地调研,撰写完成调研报告,并在所在高校举办报告会。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深受好评。南风窗杂志社致力于通过“调研中国”活动成为大学生社会调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2006年,“调研中国”继续面向全国高校征集参加团队,南风窗杂志社将最终确定12支团队入选,为每支团队提供不低于1万元的调查活动资助,调查报告将择优在《南风窗》杂志刊登。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11)
我的希望《南风窗》是众多杂志中少见的高品位的杂志,但我还是有几点希望,主要如下: 1、希望加大发行区域,如番禺、东莞、花都等地可适当加大发行量,让这些小地方的读者更方便买到《南风窗》,不要让那些“不知所谓”的乱七八糟的杂志拉低了读者的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批造型别致、色彩鲜明的水磨石凳出现在珠江北岸沿江路一带,与那浓浓的榕荫相辉映,给珠江之畔增添了不少魅力。在每一组彩色石凳的流线型靠背上,都标着“南风窗杂志发起承办”的字样。有人交口称赞:“《南风窗》为市民做了一件好事!”有人却心生疑团:“办杂志的去搞石凳,这算是哪门子事儿?”是啊,一份杂志与建造石凳,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 并非突发的突发奇想 1986年夏天的一天中午,广州市委大院里,拿着午饭的《南风窗》杂志社的编辑、记者们又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8,(4)
渴望文化“养料” 我是一个来广州打工的青年,更是《南风窗》的忠实读者,我很乐意分享《南风窗》对成长、成熟、成功的追求精神。 当我拿到1998年新版《南风窗》的时候,它精美的印刷和精彩的“独家策划”都令我眼前一亮,不过,当我读完整本杂志时,心里却感到一些遗憾。因为我没有看到诸如“成长课堂”“先锋人语”这些好栏目。  相似文献   

18.
“千里外知己,亲密如空气”,4月18日,南风窗全社28人,引吭高歌《一呼百应》,热诚欢迎省市领导和读者嘉宾共同欢度别开生面的“南风窗之夜”。市委书记朱森林、副书记邬梦兆、市顾委副主任黄菘华、副市长石安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丁希凌及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市委办公厅、市委研究室、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到会祝贺,与400多读者共度欢乐之夜。朱森林书记致词:《南风窗》杂志满5岁了,5年的历程是不容易走过的。这5年当中,《南风窗》杂志发表了一批很好的文章,在沟通党政负责人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由此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爱护。杂志发行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读者不仅在广东,还有国内其它地方,还有海外。可见《南  相似文献   

19.
办刊之师     
《南风窗》1985,(9)
要“杂而有味”读完了第二期《南风窗》,我以为最值得自豪的,是登载了《告“御状”的香港女骗子》,它长了我们的志气。一段时期以来,有些人仿佛认为月亮也是外国的才圆,“香港风”自然是香风,而缺点错误则只有自家才有,象《女骗子》这样的文章很少读到。《南风窗》杂志,显得杂而有味,人们爱看。在我周围办事的,把这本杂志传来传去。前几天  相似文献   

20.
玻璃屋     
《1992:南风窗的“精品年”》(见本刊1991年10月号)与读者谋面后,热心读者的来信纷至沓来,阿蓝在感受到热心读者的挚诚之情外,更感到肩头的压力好沉好沉。精品年,我们要超越自己。广西北海市农业银行的黄国桂读者来信指出杂志中出现的一些错字、病句、校对错误,来信最后说:“说实话,过去发现《南风窗》有错字、病句,总觉得‘在所难免’、‘情有可原’。读过《1992:南风窗的“精品年”》后,为推动《南风窗》向精、尖、高发展,跃上新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