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消毒试验,几年来,国内各研究单位和有关部门做了许多工作,证明了氨水、苛性钠、漂白粉、过醋酸等对本病病毒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为了找出一种对货车体的消毒效果好、消毒时间短、方法简便易行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我们于1974年和哈尔滨铁路兽医处及哈尔滨铁路兽医段共同协作,应用漂白粉、漂白粉合剂和过醋酸等药物对本病病毒做了消毒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和初步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为了使科学研究尽快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在积极研制猪水泡病预防用疫苗的同时,开展了对消毒药品的筛选试验,以期选出一种效果好、来源广、价格低、使用便的药品,为扑灭猪水泡病服务。 我们曾对一些常用消毒药品按常规的浓度进行测定,对猪水泡病病毒的灭活效果均不太合希望。其中以福尔马林效果较好,也因价格较贵,而且来源有限,大面积使用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温度的加温方法,为探求猪水泡病病毒的热致死点,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1.第一次试验:将猪水泡病病毒株湘3号F_(4~6)鼠毒(系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鼠毒之混合物,每代取死鼠2~3只)做成1:10的无菌浸出液,接种乳鼠。 2.第二次试验:以湘3号毒株F_(5~7)鼠毒(系第五代、第六代和第七代鼠毒之混合物,每代取死鼠2~3只)做成1:20的无菌浸出液,接种乳鼠。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水泡病(以下简称水泡病)于1965年开始在我国流行,随后便肯定了其致病因子是一种病毒。虽然其临床表现与猪口蹄疫、猪水疱疹和水泡性口炎极为相似,但此病毒不感染马、牛、羊,不能引起豚鼠与乳兔发病,与国内现存的四型口蹄疫病毒无血清学交叉反应。所以,此病毒的种属归划一度成了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为暂与上述三种水泡性疾病相区别,1972年以前曾多称此病为猪疑似口蹄疫。  相似文献   

5.
猪传染性水泡病(以下简称猪水泡病)于1964~1966年开始在我国流行。随后便肯定了其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相似文献   

6.
一、猪水泡病乳鼠保护诊断试验 乳鼠保护试验是当前我国诊断本病较准确简便的方法。利用已知水泡病标准乳鼠毒或水泡病标准血清,与自然流行水泡病病猪恢复血清或水泡皮病毒做乳鼠保护诊断试验,方法是选择1~2日龄乳鼠,注射原血清或稀释10倍的血清,每只背部皮下注射0.1毫升,经24小时后连同对照乳鼠每只背部皮下攻击10倍稀释的乳鼠毒0.1毫升,凡注射原血清的乳鼠全保护,对照全死,初步诊断为猪水泡病。  相似文献   

7.
以12种消毒药及8种中草药分别处理乳鼠毒。通过接种乳鼠的反应判定结果。表明: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及2%甲醛溶液对染毒水泥地坪及衣服的消毒效果较好,福尔马林及硫磺熏蒸消毒亦有效果,0.2%升汞生理盐水溶液可用于实验室操作消毒,而氢氧化钠溶液的消毒效果不可靠。  相似文献   

8.
1973年初,我们接受了对猪水泡病病原形态学研究任务。当时,此病在全国各地发生的特别严重,并对其防制还没有好的办法,这不但对我国生猪发展有一定的危害,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生猪出口任务。同时,帝、修、反借机百般刁难我们,也给政治上带来一定的损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期带毒试验 (一)目的: 1.弄清本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病体各部(内脏及肉尸)的病毒分布情况。探索病猪的带毒及失毒规律,为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为本病的流行病学探索病的传播、发病经过、病的转归等客观规律;为本病的防疫、消毒、血清和疫苗的生产及应用等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水泡病是一种流行病学较为特殊的病毒性疾病。近几年来,由于鼠化弱毒疫苗的广泛应用,在控制疫情上起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生猪上调和出口任务逐年加大,鼠化弱毒疫苗已远不能适应扑灭本病的迫切需要。因此尽快地研制出较为理想的疫苗,乃是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73年1月18日法国兽医科学院发表了报告以来,猪水泡病又有所发展,在新被感染的猪场出现了以下变化: 1.感染猪数提高到80至100%。 2.蹄壳脱落经常发生。 3.或由于疫病本身,或由于病猪不能行动所致,看到病猪显著消瘦。 4.死亡率约占发病猪数的10%。似乎是我们遇到的肠道病毒的毒力在增强和疫病在恶  相似文献   

12.
一、康复血清免疫试验 康复血清二批,批号72051、73052;均系利用扬州肉联厂仓库检出的典型猪水泡病病猪,经隔离观察一个月(前者)和21天(后者),宰杀、采血、分离血清,加1/10000硫柳汞和青霉素、链霉素各100单位/毫升作防腐剂。 73051康复血清,经3次效力试验。试验均用在非疫区收购站收购的,体重70公斤左右的猪,经检查健康无病者,随即用不同剂量的血清被动免疫,运抵肉联厂后和一定数量的未  相似文献   

13.
猪传染性水泡病(简称猪水泡病,下同)在我国起于何时,尚无完整而确切地记载。现初步整理一些零星资料供参考。 一、流行简况 本病1965年开始发生于我国个别地区,因其临床症状与猪口蹄疫颇为相似,经血清学及生物学试验认为是猪口蹄疫,以后曾一度称之谓猪疑似口蹄疫。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流行的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简称水泡病病毒)具有人类肠道病毒中科赛奇病毒(Coxsackie virus)相类似的特征——能引起新生乳鼠麻痹致死。这曾促使我们通过交互中和实验,证实了我国流行的水泡病病毒与科赛奇B_5病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血清学关系,曾用以上两种病毒分别测定了同一份血清的中和效价,说明它们确实存在着共同的抗原结构。我们还从电镜比较观察中,发现两种病毒颗粒的大小与形态基本相同,病毒在细  相似文献   

15.
浮密度和沉降系数是病毒的两个重要物理参数,是目前病毒分类学中广泛采用的标准之一。测定病毒的浮密度和沉降系数则是研究病毒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一种必要手段。 所谓病毒的浮密度是指病毒在水化状态下单位体积(厘米~3)内的质量(克)。因为它是在一定物质(一般为氯化铯)的水溶液中进行区带离心,借助阿基米德浮力测定的,所以称为浮密度。不同病毒的浮密度大都在1.1—1.6克/厘米~3之间,比其于病毒的密度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弄清猪传染性水泡病的同群猪和发病后不同时期的病猪肉尸的带毒情况,以便为预防和扑灭本病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步骤与方法 (一)材料来源:1972年10月6~8日在长沙肉类联合加工厂生猪仓库的发病猪群中分别采取下列各组材料。 (二)分组和取样:根据猪水泡病发病的病程,采取五个不同时间的病料,共分五个组:即(1)水泡期组(进库5天的发病猪);(2)水泡破裂期组(进库10天的发病猪);(3)  相似文献   

17.
一、种毒 制造猪水泡病血清抗原的种毒对血清质量有很大关系,种毒毒力强,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性能。我们所使用的种毒系我厂猪水泡病爆发高潮中,采取数头典型病状猪之水泡皮材料,经过乳鼠继代培育而成。通过近几年来实践证明,种毒毒力强(毒价在10~(-9)~10~(-10)),抗原性能好,乳鼠反应规律而稳定,完全合乎制造血清抗原的种毒要求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猪传染性水泡病的自然感染与人工发病的潜伏期,给今后诊断与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作了一些初步观察与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自然感染潜伏期的观察 (一)试验方法:本试验在肉联厂进行。其方法是选自非疫区——江口、石阡、开阳、黔西等县调入该厂的健康肥猪126头,先后分成七批进行观察试验。其中84头分五批与本病病猪同圈饲养,另42头分两批关进被病猪严重污染的待宰车间饲养。每日上、下午逐头进行临床观察,待试验猪全部发病。如未全部发病者则继续观察至11天为止。  相似文献   

19.
猪水泡病病毒与科赛奇B_5病毒在血清学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依据中和试验和免疫扩散试验能将这两种病毒区分开来。应用上述试验,证明了帕布莱依特动物病毒研究所从事猪水泡病试验的四个人员所患的科赛奇样疾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某些理化特性和形态大小,曾作了初步的研究。表明它与临床症状较为相似的口蹄疫、猪水泡疹、水泡性口炎病毒间存在着差异。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原,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与发展,我们对猪水泡病病毒又进行了差异离心、超离、DEAE纤维素层析、聚乙二醇透析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等病毒的纯化与浓缩,测定了提纯病毒的活力、紫外吸收光谱、浮力密度,并进行了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