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位丹丹 《传承》2010,(12):126-127
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腐败现象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一把手"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力公有转化为权力私有;经济上政治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生活上腐朽浪费,霸道专断。"一把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一把手"权力的自蚀性;权力体制的疏漏和权力监督的失控。因此,必须从制度、关系、责任及监督方面对"一把手"的权力给予制约,惩治"一把手"的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腐败现象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一把手"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力公有转化为权力私有;经济上政治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生活上腐朽浪费.霸道专断."一把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一把手"权力的自蚀性;权力体制的疏漏和权力监督的失控.因此,必须从制度、关系、责任及监督方面对"一把手"的权力给予制约,惩治"一把手"的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3.
黄继鹏 《群众》2014,(3):62-63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这充分表明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推动廉洁政治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必须紧紧抓住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4.
李庆 《求索》2012,(10):168-170
科学界定行政指导的法律属性,可为我国行政指导法律规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又能促使对于行政指导责任分配与救济途径的反思。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指导的法律属性主要有非权力性事实行为说、非权力性行政职权相关行为说、非强制性权力性事实行为说、权力性行政行为说、非强制性行政行为说等五种代表性观点。这些论点对行政指导性质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行政指导是否具有权力性、是否具有强制力、是否具有事实行为等三个层面。本文认为,行政指导应是一种权力性行为,它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至于是行政行为还是事实行为,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相对人未接受的行政指导,应为事实行为;相对人接受的行政指导,应为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5.
谨慎用权     
《群众》2015,(8)
<正>身为一个领导干部,多年来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善待权力,谨慎用权。社会学研究表明,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科学而规范地使用权力,权力是为人民群众造福的工具;错用或滥用权力,权力则成为伤人害己的暗器。权力又是一根充满诱惑力的"魔杖"。古往今来,有多少为官者在权力"魔杖"的作用下,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尔虞我诈,蝇营狗苟,写下了修身的败笔,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前车之覆,后世当鉴。在市场  相似文献   

6.
只有公开的权力运行才会更规范,应把公权力运行的实际依据、标准公开,并发挥媒体的助推器作用权力会腐蚀人,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已经被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所证明,相信还会被将来的事实继续证明。这种腐蚀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腐败,如受贿、贪污、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二是懈怠,如懒政、理想信念缺失、避险不作为、选择性作为等。消除和减少权力腐蚀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让权力这头"野马"不至于  相似文献   

7.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在阐释犯罪原因时,使用了"权力意志(will-to-power)"的概念,"在权力意志"的支配下,人人都有一种羡慕别人、战胜别人、征服别人等追求优越的动机。当这种动机因为受到本身条件以及外界的阻碍而不能获得适当的满足时,就会在个人心理上形成一种自卑感或自卑情结,犯罪就是个人为克服自卑感而进行过渡补偿的结果。因此,"自卑情结——追求优越感——补偿行为"才是犯罪行为最终产生的原因路径。每个人都是受自卑情结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追求自身的优越感,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的社会并不会满足每个人的各种需要,不然,也就不会有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强大弱势群体”的“被”后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构造了一种颠覆式的句式:前面是一个强大的抽象权力意象,后面是一个弱小的具体个体形象;前者在强大中被戏谑性地弱化;后者在无奈中表达着一丝柔性的抗争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热"中的地方政府"经济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热"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治理房地产市场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合作共同治理。由于房地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公共行政目标达成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地方政府凭借公权力强势介入房地产业实施的各种"经济人"行为,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升温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从减少政府诱因、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出发,加大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控力度,严厉惩治并减少地方政府的各种"经济人"行为,以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全面综合治理,从而使房地产业沿着满足公共利益和保障社会福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15,(7)
<正>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得出结论:凡有权力者都易滥用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严惩滥用权力就是要遏制公共权力"癌变"和腐败形势蔓延。制度不能形同虚设,必须严惩滥用权力,但凡"权力出笼子,就让人进笼子",驱动公共权力回归制度和法制正轨,这也是维护法治权威性的兜底策略。从量变到质变规律看,以权力滥用是否违反法律为界限,一方面主要有为官不为、为政不廉及公权乱用等纪律、作风范畴的问题,如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黄锡富 《当代广西》2014,(19):32-3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行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2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上也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让政府掌握的公共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公开、透明,真正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有利于公务人员依照"清单"内在地约束自己,明确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避免权力缺位、权力越位和胡乱作为;有利于让公众清楚政府有哪些权力,从而消除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和灰色地带;有利于化解群众对权力行使公正性的心存疑虑,凝聚改革合力,弱化改革阻力。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对加快政府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国家治理能力体系问题,其本质是对国家权力存在方式的追问。在中国语境下,现代国家治理伴随有经常性的"行政审批",其特征在于"长官意志"的利己偏好,期望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同时也要遵守制度边界。"长官意志"对接现代国家治理能力,公务人员需要打造人格魅力,积极履行职责;立法方面要完善法律规章,理清权力界限;各部门要疏通权力梗阻,强化制度执行。  相似文献   

13.
赵方杜 《理论月刊》2012,(10):155-159
福柯将规训权力视为一种针对身体的权力"物理学"或权力"解剖学",规范化训练是其核心。规训权力的演绎经历了作为"公共景观"和权威展示的酷刑、带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惩罚以及知识、话语共同构筑的规训三个阶段。规训权力控制身体的技术策略包括空间分配、活动编码、时间安排、力量组合、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制度,由此导致"全景敞视主义"的兴起和"规训社会"的形成。规训权力理论是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柯建构了"权力—身体—知识"的三维关系,以此作为权力分析的基础;福柯的现代性的诊断,意在关注现代性进程中的身体境遇,以探寻人的自由、解放之路;并为当代身体社会学、空间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4.
“权力撞车”如何避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有些部门行政权力边界模糊,有利益的事情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项又无人来管,从而造成"权力撞车"或"权力真空"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外的政治体制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权力制约方式,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总的结论是"对权力的制约力量来自此种权力之外的权力".这种"权力之外的权力"来自"纵"、"横"两个方向.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纵向权力制约虽然具有局部的有效性,但从整个政治架构中却容易导致集权,从而失去权力制约的终极功效;横向权力制约坚持了对等时抗性、突显利益冲突、法治等制衡原则,能够有效地制约权力的膨胀,实现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16.
<正>民主和"权力公开透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制度安排过程,需要我们认真去做,这是我们社会转型期、迈向现代化过程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很难实现从"现代化"到"现代性"的惊险的一跳,跨过现代性这一"门槛"对一个"良治政府"来说,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制度安排具有首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国家与社会的治理过程中,公共权力难免会出现一些腐败现象,这在任何社会中都有  相似文献   

17.
萧延中 《人民论坛》2014,(12):29-31
<正>金钱、美色和虚荣这三种欲望,并不因"人"有多少"良心"和"觉悟"就可以减少,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性质使其所以然在当下的中国,英国贵族阿克顿勋爵的名言"Power tends to corrupt,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几乎无人不晓,人们一般将其译为"权力使人腐败,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但已故著名科学史家许良英先生并不赞成,他认为在原文中,"权力"本身是主语,是"权力"本身"总是趋向"腐败,并不是它"导致"或"使人"腐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要看到:在种种权力中,组织权力是最大的权力;这个"提拔官员"的权力太大了,也就太危险了,"卖官"现象不断滋生就是一个明证。"宁在山头望监狱,不在监狱望山头。"这是土匪座山雕的"人生信条",现实中的座山雕恰恰是进了监狱、且病死在监狱;如果在今天,这话被演绎成"宁在官场望监狱,不在监狱望官场",那是怎样一个情景?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权力,如何对待这些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的重要标准。权力是把双刃剑。只要你握有权柄,一些不法分子就会千方百计地"收买"你,成为"糖衣炮弹"进攻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权力越大,风险也就越  相似文献   

20.
庆祥 《人民论坛》2012,(30):26-27
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障碍,但最根本的障碍是官本位官本位奉行的原则是权力至上,而权力至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是权力社会、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变化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社会越来越重视能力:我们强调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强调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社会越来越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