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伦理”与“道德”在词舞学、英语语境及实存的人伦关系三个层面各有内涵和意蕴,但是“伦理”与“道德”又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伦理内涵着道德,道德有待于发展为伦理;伦理是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前提,是道德的原则和本质,道德是伦理的表象和必然指归。伦理与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陈勇鸣教授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4):F0003-F0003
陈勇鸣,男,195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学历。现为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干部人口理论教育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理事、上海东方讲坛特聘讲师。  相似文献   

3.
伦理约束与道德宽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和道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伦理侧重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秩序及其所遵循的规则和范式;道德则侧重于主体自身的修身养性,执著于人格心灵的净化和身心修养的提高。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既需要伦理约束,又需要道德宽容。有伦理约束,社会才井然有序、欣欣向荣;有道德宽容,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4.
袁博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4,(3):144-144,F0003
“法官后语”是附加于裁判文书规范化格式后的一段针对当事人的偏重道德感化、伦理教育或者个案启示的简短文字,它代表合议庭全体法官的道德评判或者法律方面的意见,是对裁判理由和结果的补充说明,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官后语”带有极强的道德教化和伦理色彩,实为对传统裁判文书规范形式的一种伦理化突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法官后语”自1996年首次在司法裁判中使用后一直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5.
网络伦理是网络社会良性运行的必需条件,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无序性,上网者的网络道德特征以及网络伦理的自律性特点,使网络伦理存在生存困境,我们必须增加网络道德实践,更新网络道德模式,促进虚拟道德向网络道德的回归,推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白波,1958年11月出生,山东兖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理学专业。现任济宁医学院院长、济宁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理事、山东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7.
光美妈妈     
平凡 《人事天地》2007,(11):30-30
传奇身世 1921年,王光美出生于北京西单旧刑部街。父亲王槐青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经担任农商部工商司长。母亲董洁如出身天津富商家庭,毕业于北洋女子师范学院,开明,进步,持家,教子有方。  相似文献   

8.
行政伦理重构的制度化路径与实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唯一有效选择在于行政伦理制度化,即把对行政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制度化,它包括以公务员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规范化、以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纪律化、以法律法规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和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实施机制等四个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崔义香.女,1939年12月生,辽宁大连人,汉族,教授。196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主修俄语专业;1972年至1974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进修日语:1982年至1984年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研修。1963年毕业后留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1990年10月调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任教,历任基础部主任。  相似文献   

10.
吴云清,女,1941年3月出生,北京人,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在哈尔滨外语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1990年调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曾任少儿教育系主任,兼任教育系主任。任职期间创办了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网络编辑、教育信息技术等专业。  相似文献   

11.
李铭  陈俊强 《人事天地》2011,(10):44-46
人物简介:赵劲民,男,汉族,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创伤骨科手外科著名专家。1984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11月-1999年3月于日本国立长崎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卫生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广西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委、广西骨科学会主任委员等10多项学术职务;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5(7):F0002-F0002
杨德广,江苏南京人,1940年2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上海市高教局学生处处长、上海市高教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高教局副局长、上海大学校长、新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13.
"伦理"与"道德"在词源学、英语语境及实存的人伦关系三个层面各有内涵和意蕴,但是"伦理"与"道德"又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伦理内涵着道德,道德有待于发展为伦理;伦理是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前提,是道德的原则和本质,道德是伦理的表象和必然指归.伦理与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警察伦理面临的情景因素日益复杂,传统的职业伦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世界各国也逐渐重视警察伦理的动态研究,尤其重视在警察院校加强警察伦理的研究和应用。我国目前警察伦理研究停滞不前、警察伦理在警察院校尚未得到科学有效实施,警察伦理需应时空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调整,以期使警察工作能充分发展出一套适应社会发展的伦理警政。并从道德认知的教学途径、道德行为的训练途径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途径等方面建构警察院校警察伦理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15.
老师风采     
阙真喜,1980年出生,湖南安化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绘画造型教研室教师.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雕塑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第四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中国体育美术精品展”、2008年奥运国际景观雕塑作品全球巡展、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艺术湖南美术作品进京展等.  相似文献   

16.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华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丛书于2007年7月正式出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文化建设,同时,配合国家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的举措,2007年12月12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在北京燕翔饭店联合举办“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出版学术研讨会。 会议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华教授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王新宏教授分别主持。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滕毅、院党委书记汪明浩出席并致词。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徐惟诚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日文化委员会主任李汉秋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出版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钱逊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瑛研究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孙平副巡视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李建平研究员,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崔新建教授,市哲学社科规划办处长刘娟研究员,以及我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甘葆露教授、王殿卿教授、浦卫忠教授,社工系主任李素菊副教授、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研究》丛书编写的作者等共50多人参加研讨会。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以及中国教育报、北京晚报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也参加了会议并将做相关报道,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为全面反映会议情况和专家代表的发言内容,本刊特开辟专栏介绍与会领导、?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其道德认知呈现出新的取向,在继承、涤荡和挑战传统道德的基础上,他们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等新领域的道德准则.我们应在宏大理论和宏观结构与具体行为和事实经验之间建立一种"中层理论",指导道德取向或道德行为的经验研究.这种基于"中层理论"的道德建设方略,不仅适用于大学生,也适用于全体公民,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新方略.  相似文献   

18.
学者风采     
陈洪泉,男,1957年7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临沭县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教育学学士。198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现任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教授,兼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哲学、社会学和社会发展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优秀政协委员、青岛市先进挂职干部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杜惠平,女,1940年9月生于河北省深泽,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后分配到中学任教。改革开放后心理学科恢复,于1980年到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任心理学教师。1989年调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任青教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担任心理学教师,并筹建心理咨询室。2003年9月退休。2006年返聘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教育健康中心专家。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30日,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举办的“国学大众化传播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大学、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新加坡道教学院、国际儒联、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