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主没有统一的模式。民主政治没有"原版"。透过"两会"这个窗口,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开放、更为透明、更具活力的中国。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一直是海外关注的焦点,"两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观察机会。透过"两会"这个窗口,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开放、更为透明、更  相似文献   

2.
民主没有统一的模式。民主政治没有"原版"。透过"两会"这个窗口,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开放、更为透明、更具活力的中国。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一直是海外关注的焦点,"两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观察机会。透过"两会"这个窗口,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开放、更为透明、更  相似文献   

3.
全国"两会"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大门,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窗口。代表委员认真履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两会"展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小康》2011,(4):8-9
专家点评这次两会我看到的不是"一民",而是"四民"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有人认为这次两会的主题是民生,即一民,我并不这么看。我认为这次两会的主题是民生、民主、民族、民权,即四民。切记不要把民主、民族、民权与民生混为一谈。四民分别对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对于民主,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已经在县和不设区的市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再度拉开序幕。 从历史的纬度看,随着“两会”政治活力的复苏.国民对全国“两会”的高关注度已经延续了近二十年。制度性的“两会”将国家最重要的政治运作和决策呈现给社会观审,给社会舆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政治讨论话题,  相似文献   

6.
《今日广西》2007,(6):14-16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民代表、政协委员5000余人聚集首都。商议国事,谋定大计。在两会上,各种关于民生、经济的观点和声音都能集中释放。通过两会上官员、委员、代表的声音,我们能从中洞悉中国经济的走向,以及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3月16日,为期14天的两会圆满落幕,而两会上的声音依然回荡。在此,我们摘编部分官员、经济学家的意见,让人们从中看到中国经济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阿计 《人大建设》2010,(4):39-39
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使这个早春月份成了中国的“政治月”。不过,仅仅以“春天的故事”的视角理解两会似乎并不足够。两会作为这个国家最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实际上也在集中检验着国家民主制度能否有效实践、公正运行。就此而言,两会不仅是一场“民主的盛宴”.更是一场“民主的大考”。  相似文献   

8.
阿计 《公民导刊》2009,(5):39-41
2009年的政治盛宴——全国及地方两会已经落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除了保增长、保稳定、教育、医改等意料之中的宏大叙事,此次两会前后也曝出了不少"意外"事件,它们或因打破"政治惯例"而成两会"亮点",或因遭遇现实阻力而留下遗憾。作者特选取一些典型"意外"事件为鲜活样本,观察两会政治的现实生态,并思考民主政治未来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9.
2009年的政治盛宴——全国及地方两会已经落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除了保增长、保稳定、教育、医改等意料之中的宏大叙事,此次两会前后也曝出了不少"意外"事件,它们或因打破"政治惯例"而成两会"亮点",或因遭遇现实阻力而留下遗憾。笔者特选取一些典型"意外"事件为鲜活样本,观察两会政治的现实生态,并思考民主政治的未来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石正方 《台声》2013,(4):59-60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大陆民众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台湾各界的广泛关注。台湾同胞不仅关注“两会”释出的大陆对台政策信息,也热衷关注“两会”中关于大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发展、变革的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首次全国两会,是对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所描绘的发展蓝图的问策和定力。。作为“政治窗口”、“中国答卷”和“民声回应”的新一年两会,国人关注和世人瞩目的热情无疑远远超过以往,尤其对“中国梦”的聚焦之密集,畅言之欣豪可谓达到了沸点。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人大月刊》2006,(2):13-13
新年伊始,上海的两会向我们走来。今明两天.市十二届人四次会议、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相魅召开。市民将目光投向两会.关注政治生活中的盛会。  相似文献   

13.
三月的初春气息拂面之时,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次第拉开序幕。每年三月召开的两会,使这个早春月份成了中国的“政治月”。不过,仅仅以“春天的故事”的视角理解两会似乎并不足够,两会作为这个国家最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实际上也在集中检验着国家民主制度能否有效实践、公正运行。就此而言,两会不仅是一场“民主的盛宴”,更是一场“民主的大考”。  相似文献   

14.
何雁 《今日海南》2011,(4):13-15
一年一度的两会,往往被人们视为获取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两会期间发出的声音也屡被当作分析中国政策走向以及未来政治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8,(10):20-21
马英九上任后,改变了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对抗的政治路线,沿用国共两党政党交流的既有平台,推动两岸两会的事务性谈判机制的恢复。随着两岸两会谈判的顺利发展和逐渐深入,两岸政治互动将走上正常化、多元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1月13日至19日,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武汉隆重举行。连日来,记者在各个会场采访,旁听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感受最深的是,省"两会"不仅是荆楚大地民主政治的窗口,也是思想碰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年一度的"两会"被喻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头等大事",是观察中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政策的风向标。每年"两会",两岸议题也是聚焦议题之一,因而台湾媒体对"两会"报道都高度重视、积极热烈。  相似文献   

18.
三月的初春气息拂面之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次第拉开序幕。每年三月召开的两会,使这个早春月份成了中国的“政治月”。不过,仅仅以“春天的故事”的视角理解两会似乎并不足够,两会作为这个国家最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实际上也在集中检验着国家民主制度能否有效实践、公正运行。就此而言,两会不仅是一场“民主的盛宴”,更是一场“民主的大考”。  相似文献   

19.
落实十七大战略思想的务实会议阳春三月,中国两会的召开引起世界媒体的"报道热潮":"奥运会前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大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讨论最重大问题的论坛"……在海外媒体对今年两会的众多解读中,德国之声的把握可谓准确和贴切:"将十七大战略思想落实为行动布局和为此部署和调整政府人事安排的重要务实会议"。  相似文献   

20.
政党制度白皮书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缩影,它提供了一个窗口,我们从中可以把握到中国政治民主不断跳动的脉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