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年5月29日至6月16日周恩来总理来辽宁视察工作,主要是解决煤炭、交通运输问题。 周恩来总理来沈后,很想看一看他少年时期读书的母校。在周恩来总理去大帅府(时为辽宁省图书馆)的前后,一天晚上约8点多钟,周总理晚饭快要吃完的时候,要辽宁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王永贵同志给找一张沈阳市区地图。王永贵同志找到地图后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对王永贵同志讲:“吃完饭咱们到小  相似文献   

2.
1958年夏天,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中国,国务院为他组织文艺晚会,重庆杂技团全莲娣的“蹬伞”是演出节目之一。周总理、朱德、贺龙同志等陪同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服务人员到后台通知全莲娣,说总理要见见她。她顾不上下妆,跑到了周总理面前。周总理向她—一介绍了观看演出的中央领导同志。 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前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拒礼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  相似文献   

4.
领袖情谊似海深──李继伟同志在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身边工作的故事赵广荣李继伟同志是我省孝义人,现为中纪委离休干部。他10岁参加革命,12岁到延安,有幸与我党主要领导人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直接聆听过毛主席、周总理、李维汉、李富春、林枫等老一辈...  相似文献   

5.
周总理与“苏式糖果”苏州有个百年历史的糖果店──采芝斋,它所生产的"苏式糖果"品种繁多,行销国内外。1963年1月,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专程从上海来到苏州,看望当时在苏州养病的陈云同志。总理当天就要离开苏州,接待人员准备了一些"苏式糖果"送给他。邓颖超...  相似文献   

6.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20年了,思念之情,历久愈浓。40年前周总理的一次亲切接见,时时浮现眼前,铭记不忘。那是一次意外的接见。1955年7月,我和榆次地委、专署的七八个同志到广东省新会县参观。一天,我在街上行走,迎面开过来一辆吉普车,前座上坐的是周总理!我一眼就看见了,回到住处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来参观的同志,大家异常兴奋,有的同志疑惑地说,你看错了,总理还能坐吉普车?前面没有开道车,后面没有警卫车。我说我看得清清楚楚,我见过总理。有人提议,这是个机会,我们想见见周总理。我解释说,周总理来这里一定…  相似文献   

7.
20年前的那一天,在北京医院的一间狭小的休息室里,方毅同志和我都在等待着和周总理的遗体告别。方毅同志对我说:“我把孩子们也带来了,要他们见一下总理。”我没有机会把孩子带去,但是在这之前,当我送他们下乡的时候,都曾给他们一张与周总理的合影。那是1958年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时,周总理坐在地上,边吃饭边听我汇报的照片。这是我仅有的和总理的合影,作为我们家的传家宝,给他们带到遥远的边疆,要他们保持高尚的理想,做一个  相似文献   

8.
在任职国务院副秘书长前后,我曾以周总理的秘书和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的身份,在周恩宋总理身边工作过多年,深受教益。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我军和我国政府杰出的领导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同志在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26个春秋中,他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惊人的胆识和毅力,卓越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自己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实践和周总理的行政管理行为,谈一点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此作为对人民的好总理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9.
该文是沈图同志惠寄本刊的一篇回忆文章。一个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不可能设想没有航空事业。周总理生前对发展我国航空事业呕心沥血。沈图同志,作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一位老战士,多次亲聆周总理教诲,于今饱含深情撰文,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和感人至深的情节。本文将分上、下两部分连载,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0.
“台上说”与“台下做”──读《周总理在“五子”面前》平时,常听到一些群众反映:"现在有些干部是台上反腐败,台下捞外块。"严重沾污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最近,看了《党风与廉政》第四期杨永善同志撰写的《周总理在"五子"面前》一文,深为周总理在"五...  相似文献   

11.
1971年2月6日,晚7点16分至11点20分,敬爱的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厅,接见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的代表。我代表湖南省衡阳县上峰公社卫生院参加了会议。灯火辉煌的小会议厅里,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当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走向主席台时,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周总理待其他领导同志就座后,便开始讲话:“同志们,你们来了快3个月了吧,连展览馆的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总理诞辰90周年时,李先念写过一篇怀念周总理的文章。文中引用林则徐的诗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然后指出:"恩来同志确实胸如海洋,容量极大。"这代表了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对周总理博大胸怀的评价。从"文革"中过来的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周总理是什么委屈都能受的,是有着"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进地狱谁进地狱"的奉献精神的。他们也都是敬佩周总理  相似文献   

13.
高振普同志是周恩来总理的贴身警卫员,他在周总理身边工作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曾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20年前,笔者曾与高振普住在同一个宿舍院里,经常听他讲述周总理晚年的一些往事。前不久,高振普做客北京卫视,披露了周总理晚年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现将其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周总理是个高瞻远瞩、统取大局的伟人,同时又是一位严细有加、明察秋毫的长者。夏衍同志生前曾忆及两件发生在重庆的小事,可以从中看到周恩来体察、体谅、体贴朋友和同志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到《周未》报上佳鸣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及周恩来谈写书的一件轶事,禁不住让人心潮澎湃。1961年7月18日,周总理和陈毅同志在上海冒着酷暑来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家作客,同时,还约见了在沪的部分电影界著名人士。在亲切随和的气氛中,有位同志向周总理恳求道:“总理,您给我们写一本书吧!”总理笑着向这位同志看看,没有立即作答。有人便说道:“总理太忙了,没有时间写。”此时,周总理说话了:“如果我写书,就专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错误中吸取教训。”他说此话时,双眼炯炯发光,看得出是动了感情的。“如果我写书,就专写一生中的错误。”周总理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去了,以致他无暇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写这样一本书。他说:“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当像条牛一样努力  相似文献   

16.
病重还公物     
1975年上半年,周恩来的病情已经很重。一天下午,有几位领导同志去医院探望周总理的病情,他们一走进病房,就看见周总理半靠着枕头,用双腿支撑着一块小木板,正在聚精会神地批阅文件。大家都觉得应该想个法子让他好好休息休息。于是,就建议给总理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说:“周恩来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对周总理的这一段评价,我和原东北局的同志有深切的体会。 “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总理顶着林彪、江青一伙的肆虐捣乱,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其处境之艰难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周总理每天工作夜以继日,一天睡不了几个小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  相似文献   

19.
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22周年的日子。为缅怀全国人民由衷敬爱的好总理,我们约请长期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童小鹏同志为本刊写了这篇专稿。  相似文献   

20.
1973—1974年,陈云同志受周总理的委托,就外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作出不少指示。 陈云同志一生注重调查研究。1973年的《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一文记载:他在听取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汇报时,指示对当代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