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子弹是美国率先于二战期间研制的一种具有巨大杀伤力和威慑力的现代高科技武器,美国等核大国曾依仗原子弹对我国及世界进行核讹诈、核威胁。但是,毛泽东认为,原子弹并不可怕,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尽管如此,为了不受人家欺负,毛泽东认为,我们也要研制、爆炸并拥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但是,我们研制、爆炸并拥有原子弹,不是为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而是为了打破核大国尤其是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威胁和核垄断,为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用于经济建设,为民造福,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2.
凌志 《党史文苑》2009,(6):28-29,32
原子弹是美国率先于二战期间研制的一种具有巨大杀伤力和威慑力的现代高科技武器,美国等核大国曾依仗原子弹对我国及世界进行核讹诈、极威胁.但是,毛泽东认为,原子弹并不可怕,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尽管如此,为了不受人家欺负,毛泽东认为,我们也要研制、爆炸并拥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但是,我们研制、爆炸并拥有原子弹,不是为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而是为了打破核大国尤其是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威胁扣核垄断,为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用于经济建设,为民造福,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3.
白木  子荫 《党史纵横》2003,(5):26-29
1958年夏,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没有原子弹这东西,人家就瞧不起你,人家说你不算数,我们要搞一点原子弹和氢弹.十余年后,我国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打破了某些西方国家的核讹诈、核恐吓,铸就了共和国坚实的核盾牌.在核盾的背后,铭刻着共和国飞行员们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关达 《理论研究》2006,(5):49-51
文化安全是深层次国家安全,是民族得以传承、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是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面对以美国为首的文化霸权的出现,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国家文化安全是我国必须高度注意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始终要放在第一位、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文化实力等丰富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这些思想在维护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是前提和必然要求。维护文化安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国家根本制度安全。国家根本制度是一国软实力的核心,是保障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维护国家根本制度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维护世界和平等基本原则,构成了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充分表明了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中国实力的正确估量,体现了毛泽东国家安全利益至上的国家利益观。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 ,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对外扩张性的国际战略 ,严重危害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公平、公正与民主的发展趋势。时值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研究与把握美国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 ,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美国的战略动向 ,提高我国的战略应对能力 ,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与我国家利益是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一、美国的国际形势观 :当代世界是美国治下的世界 ,美国要确保21世纪世界领导地位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与判断 ,是一国制定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前提条件与基本依据。20世纪90年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持续近半…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纵横》2004,(9):10-14
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人虽然是一对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可是,在台湾问题上他们都反对“台独”。蒋介石曾多次打击“台独”势力,维护台湾的主权,毛泽东更是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台湾的努力。可是尽管如此,在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上,两人却有着根本的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蒋介石却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然而,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着共同性,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4,(20)
<正>1964年10月16日,西北大漠一声巨响,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影响极为深远。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真正研究和认识美国是从抗日战争开始的。他对美国的应对战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有时甚至是大幅度调整。当然,这种变化是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前提和基础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对美国的战略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共对美的外交政策和全国人民对美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为保卫我国安全,维护东方与世界的和平,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朝鲜半岛上,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局部战争。敌方是以美国为首的 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军队。其投入战场的兵力最高时达 120余万人。我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其投入战场的兵力最高时达 180余万人,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达 130多万人。美军除了…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央领导致力于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一腔心血、满腹深情。1950年初,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为使西藏人民尽早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毛泽东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并作出了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为争取与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利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各层次利益的关系问题上,他总是把国家的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放在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之上.何以如此,笔者认为,这是毛泽东国家利益观中始终存在着的忧患意识使然.  相似文献   

15.
卢文华 《党史纵览》2002,(11):23-26
毛泽东真正研究和认识美国是从抗日战争开始的.他对美国的应对战略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美国对华政策的不断改变而变化的,有时甚至是大幅度的调整.当然,这种变化是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前提和基础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对美国的战略认识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党的认识,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党对美的外交政策和全国人民对美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钱利华 《求是》2012,(15):48-50
军事外交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军事外交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为促进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十年,是我国把握机遇、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军事外交工作锐意创新、成就  相似文献   

17.
论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外交思想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意识形态主要指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 ;坚持马列主义 ,反对修正主义 ;坚决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国家利益则是指坚定地维护中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利益。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这一对关系极其密切而又复杂 ,有时两者是重合的 ,有时两者又充满着矛盾 ,有时是意识形态占主要作用 ,有时又是国家利益占主要作用 ,但总体上讲 ,它们是相符合的 ,正因此 ,中国在分别面临美苏的威胁下能够维护国家安全、民族独立及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8.
赵爽 《党史文苑》2012,(14):50-52
毛泽东没有明确提出过"文化安全"的命题,但他一贯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安全问题有丰富的论述和思考。研究毛泽东关于文化安全的战略思想,对现阶段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下谋划,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指挥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一个长期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有力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作出战略谋划时,从来都是以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根本着眼点,以实事求是基础上的主观努力为决定因素,以有力应对敌最大限度的破坏为能力极限,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强大法宝,以汇聚起人民的伟力为最深厚根源。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要吸取当年毛泽东战略谋划的智慧,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站稳人民立场,努力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人民军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既参与了毛泽东领导思想的理论形成和伟大实践,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领导理论作了新的概括,使之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纠正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领导错误,维护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科学地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新的领导实践问题,从而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