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苏联人口及有关的比例:1913年人口总数为159.2百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28.5百万,占17.9%;农村人口为130.7百万,占82.1%。男性为79.1百万,占49.7%,而女性为80.1百万,占50.3%。1970年人口总数为241.7百万,其中城市人口为136百万,占56.3%;农村人口为105.7百万,占43.7%。男性为111.4百万,占46.1%,女性为130.3百万,占53.9%。  相似文献   

2.
——到1983年7月1日止妇女总数为1.4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53.2%。按1959年全苏人口普查资料,妇女比男子多2,070万人;1983年7月1日统计表明,妇女比男子则多1,750万人。两性的不平衡现象正逐步缩小,50周岁以下的男女比例逐渐趋向平衡。——约有92%的适龄妇女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或在中、高等学校学习。1983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妇女就业总人数为5,970万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1%,农庄庄员的45%。妇女就业比重最高的部门分别为:商业和公共饮食业——83%,卫生、体育、社会保证——82%,教育——75%,文化——74%。  相似文献   

3.
苏联的收录机产量日益增加。到1986年底已有90%的农村家庭和100%的城市家庭拥有收录机。收录机生产的发展情况是;1960年——4.17百万台,1970年——7.82百万台,1980年8.48百万台,1986年8.92百万台,其中1986年的产量居香港、日本、中国、新加坡和美国之后名列第六。而1987年十一个月的收录机产量为7.40百万台,致使10%的计划指标落空,并且低于86年同期产量10%。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印尼的最大供援国.70年代初以前,美国是印尼的最大供援国.其后日本对印尼的援助迅速增加,美国则日趋减少.1980——1986年,日本、西德、美国的官方开发援助支付总额分别为28.1亿美元(占印尼所接受的官方开发援助总额的40.4%)、10.6亿美元(占15.2%)、9.7亿美元(占13.9%)。在日本的官方开发援助额中,占最大比重的项目是官方开发援助贷款。至1987年8月底为止的累计额,日  相似文献   

5.
一、两国的贸易状况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澳大利亚与印尼,仅一水之隔,但相互的经贸关系并不密切,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贸易迅速发展的景象。经过将近20年的时光,两国的年贸易额也只是从1970年的72.7百万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641.5百万美元。不但贸易扩展速度慢,而且增长的波动幅度也相当大。在这期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全国有将近100个人种集团。 在菲律宾人口中占大多数的是那些形成了稠集的人种群体、人数以数百万计的民族。其中有他加禄人、比萨扬人、伊洛卡诺人、比科尔人、邦板牙人、邦阿西楠人、桑巴尔人、伊巴纳格人(卡加延人)等。人数最多的是居于菲律宾中部比萨扬(又译“米沙鄢”)群岛的比萨扬人(占全国人口的35%)。 在菲律宾现代生活和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他加禄人占全国人口的25%。 人数不到100万的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构成中所占比例很小。那些实质上只算是部  相似文献   

7.
匈牙利面积为93,000平方公里。至1985年年初,匈牙利人口为1065.8万人,其中男性占48.4%,女性占51.6%。城市人口为全国人口总数的56%,分布在109个城市,而农村人口为44%,分布在2,957个村庄。首都布达佩斯人口为210万人。1983年末,匈牙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15人。人口平均寿命为70岁(1982年)。  相似文献   

8.
1983年第2期《政治自修》发表有关苏联妇女的一组资料,摘译如下: ——苏维埃政权为妇女积极参加新社会的建设创造了条件。1922年女工与女职员有一百五十六万人,战前1940为一千三百十九万人,而到1982年则为五千八百九十万人。1981在农庄经济中妇女劳动者的比重占到46%。  相似文献   

9.
以某些经济指数衡量,马来西亚可以归属于“新兴工业国”。仅从1982年到1984年这段时间,马来西亚(西马)的工业生产指数就增长了37.6%。制造业蓬勃发展,其标准净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70年代为10.5%,80年代上半期为5.7%。在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从1970年的13.4%增大到1985年的20.5%。从1983年起,工业产品成了最大宗的出口项目。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口近1.8亿。据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不包括伊里安查雅),在当时1.47亿人口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88%,印尼的穆斯林绝大多数属逊尼派的沙斐仪教法学派。下面我们分三个阶段予以介绍。一 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发展(13世纪末—1602)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为数多达2000万左右的海外华人(泛指华侨、华裔和华人)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居住于东南亚。马来西亚1970年人口调查统计中,全马华人总数为3,555,879人,其中福建人最多,有1,122,739人,客家人次之,占862,005人,广府人又次之,占659,005人,潮州人居第四位,有421,989人,海南、福州、广西及其他邑籍一共有473,651人。各籍华人虽然有相  相似文献   

12.
一、1945年以前的对外经济状况 在法国殖民者统治下,越南对外经济是最不发达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农产品以大米和橡胶为主,占出口总额的70—80%。最重要的出口品是煤炭。手工业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微弱。1890年至1939年的50年间,印支三国主要是越南,出口大米5778.8万吨(平均每年100多万吨),橡胶397620吨,煤炭2815.4万吨(占煤炭生产总量的65%以上)。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的经济开发及其经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 1950—1970年期间,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4%、1970—1980年期间为5.3%,高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5.1%和3.8%,发展产业与整顿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的迅速增长与扩大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高经济增长。1980年波世界银行分类列为低收入国家的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5%,也高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同类比率23%。  相似文献   

14.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预测,俄罗斯人口1993年年初将达到1亿4850万。今年人口增长数仍将下降。下降0.1百万,与1991年比下降0.2百万,与1990年比下降0.5百万。只能靠进入俄罗斯者可能超过出俄罗斯者来增加人口。1992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当不妙。高于有劳动能力年龄的人口数在年底将达到29.1%。有劳动力的人口负担将增加。1992年底1千个有劳动能力年龄的人将负担770个非劳动力年龄的人(退休者和16岁前的儿童),这个数字稍高于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人口性别分布仍然不平衡。俄罗斯女性比男性多920万人。农村人口未见进一步缩减。从1989年起稳定在26%。出生率继续下降。据预算,1992年出生人口总计170万,而1991年是180万,1989年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美国成功地加强了它在东盟国家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这几年来,美国向东盟国家的出口平均每年增长20%,而从东盟国家的进口则增长25%。美国所占东盟国家进口贸易的份额从1970年的11.6%增至1981年的13.6%,而占其出口贸易的份额则相应从17.8%增至18.4%。 据美国商业部的资料,最近几年东盟国家与美国的贸易情况有如下表(单位: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摘译自美《纽约时报》1984.2.4,作者伏拉基米尔·谢拉佩托克赫)酒精中毒是对俄国人的一种折磨。妇女没能逃脱这种灾祸。在过去十年里,婴儿死亡率空前增长,部分原因在于妇女饮酒过度。然而,妇女中的酗酒者仍然比男子少得多。按照人们的看法,酒精中毒是造成苏联人口统计中最不祥的趋势——男性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1984年经互会各国生产的国民收入(根据各国统计机构的预测,下同。)和1983年相比,保加利亚增加4.6%,匈牙利——3%,民主德国——5.5%,波兰——5%,罗马尼亚——7.7%,苏联——2.6%(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捷克斯洛伐克——3.2%。  相似文献   

18.
据1992年统计结果,俄罗斯联邦从事科学和科学服务的人数为200多万人,比1990年减少了27%。完成科研、计划设计和工艺工作的专家为总数的52%。其中16200人(占1.5%)有科学博士学位,118000人(占10.9%)有科学副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一 序言 在韩国,从产业化初期开始就有许多妇女进入了劳动市场。韩国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比率从1960年的26.8%增长到1998年的47.0%。这一增长水平虽然低于发达国家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比率,但是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率要高。1997年经济危机时期,妇女的劳动市场参与率自1960年以后首先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是最近又逐步回升,到1999年,女性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达到47.4%。  相似文献   

20.
截至1998年底,俄罗斯的外债已达到1508亿美元,内债约7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包括外国人持有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1998年8月17日前他们购买了160亿美元的这种债券),还有地方政府借的外债(约50—100亿美元)。这些巨额债务,几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按20.65卢布折合1美元计算),还债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34%。1.俄债务危机的成因极为复杂,败政亏空是一个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