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刊用刊     
《军队党的生活》2010,(9):90-90
读者王树旺来信: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名基层政工干部,《军队党的生活》这本杂志我是每期必读,它作为全军唯一的党建期刊,善于建言献策,敢于针砭时弊,思想性、指导性都非常强,读了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2.
评刊用刊     
《军队党的生活》2011,(3):90-91
武警上海总队四支队政治处来信: 自从《军队党的生活》创刊以来,我就一直很喜欢这本堪称我良师益友的杂志,不仅因为它有可读性和知识性,还在于它具有思想性、哲理性。因在部队基层任职,我在拜读各栏目的同时,更青睐“支部建设”里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按理说从去年就已经进入所谓的“最后冲刺”,全部心思都应放在所学课本上,复习,复习,再复习。但是,由于读书,特别是对文史方面的偏好,我一有机会,就顺手拿起文史读物阅读,有时,一口气能把很长的一篇文章读完。对《党史纵横》杂志,我也是这样。我结识这本杂志也十分偶然,是一次爸爸下班带回的。当时,有五六本杂志,但只有这本上的一些文章题目十分吸引我。这些题目很有文采,很能打动人、吸引人。当时,正值纪念“五四”运动 80周年,我急欲想了解“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恰在这期《党史纵横》…  相似文献   

4.
我读《当代党员》已经有20多年了。1981年的一天,我在一个党员朋友家里玩,偶尔看到了一本《重庆支部生活》杂志,我一读就被吸引了。从此,我每月都要到单位找这本杂志看。就是这本只有32开本的杂志,成为我的人生伴侣,使我从一个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党员,又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党的基层干部。20多年来,我的每一个进步,都与这本杂志的指引、教育分不开。1989年,我在梁平县工作期间,一位编辑到县委宣传部约稿,我写了一篇题目为《赤诚送迎万家客》的通讯稿,刊登在1989年第3期《重庆支部生活》上,从此以后,我对这本杂志的感情就更深了。  相似文献   

5.
来信摘登     
《军队党的生活》2008,(7):94-94
"这本《军队党的生活》杂志,是由解放军出版社最新创办的党建核心期刊,它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你可以多学习学习加强基层党建的方法"。政委韩兴华的一番教导,使我有幸结识了《军队党的生活》这个"新朋友"。不知不觉中,我被她  相似文献   

6.
高玉海 《实践》2008,(6):13-13
《实践》杂志创刊50年了!这几个版本办得都是不错的,不仅在区内群众喜欢看,而且在区外也有很大、很好的影响,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在庆祝我们的杂志50华诞的时候,我作为杂志社的一名老兵非常高兴和自豪。党的教育版特色鲜明,发行量很大,"文革"前,就是一本深受基层干部欢迎的刊物。那个时候,媒体少,群众渴望读到党中央的文件精神,这本杂志满足了群众渴望,对了解和掌握党的文件精神很有帮助,党中央和自治区党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新湘评论》2006,(1):1-1
亲爱的朋友.无论你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得到了这本刊物.都请你打开,翻阅或者浏览。毛主席说.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看的人提出意见.写短信短文寄去,表示欢喜什么,不欢喜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这个报刊办得好。  相似文献   

8.
10月10日上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上午会议结束后,代表们陆续走出会场。鞍山党代表冯志国随着人群走出来,记者正要上前打招呼,冯志国一眼认出了记者:“我记得你小李,你是《共产党员》杂志的记者!我们鞍山交警都爱看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9.
《党风与廉政》我真喜欢你扶风县司法局刘志轩从朋友处借得一本《党风与廉政》杂志,一看就上了瘾.于是,走亲串友.一看到这本刊物.不论新旧,我都想认真地翻一翻,每看一遍,内心总有既激动不已,又忧心忡忡的那么一种极复杂的感觉。这本刊物,象一曲曲赞歌,对那些真...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实践》2017,(2)
<正>编辑同志:你们好!从2015年来到临河区委组织部,成为一名组工干部,我就一直关注《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每期刊物都会仔细阅读、认真学习,看看有哪些新亮点、新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拿来"为己所用。一直坚持阅读《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是被它的内容所吸引,每期刊物的内容都很丰富,实用性强,让人感觉有亮点、接地气。"近期看点""时政要  相似文献   

11.
曹永福 《学习导报》2010,(10):24-24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初次看到这本杂志时,就是那以黑白为主打色的封面吸引了我,当我细细品读完这本杂志后,心头顿时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新湘评论》内容丰富,栏目设计独特。以时政、经济、文化、民生为主,知识性强,是本很不错的刊物。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能深度解析某个事件的文章,责刊的“调查报告”栏目的文章做得非常好,我认为很有水准。  相似文献   

12.
《军队党的生活》2012,(8):95-95
在众多的报纸、杂志、书籍中,我更钟情于《军队党的生活》。入校以来,我一直保持每月定期到图书馆阅读《军队党的生活》的习惯。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次我到学院图书馆借阅这本期刊,整整等了一个下午也没借阅到。晚上开馆前,我专门提前来到了图书馆,谁知图书馆管理员告知我杂志又被人预定了。无奈的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军队党的生活》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军队党的生活》2013,(5):94-94
自2008年杂志创刊,我的书桌上就多了这本指导性书籍。几年来,贵刊成为我学习工作,成长进步的指导老师。那时,我是政治机关的一名组织干事,非常感谢《军队党的生活》与我的长期陪伴,因为有了这个“伴侣”,在它的帮助下,我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4.
《军队党的生活》2011,(4):92-93
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团蒋运学来信:作为全军唯一的一本党建核心期刊——《军队党的生活》,我们结缘于2009年年初。那时,我在单位负责抓教育和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军队党的生活》这本杂志,看过之后如获珍宝,很多教育资料正是我所需要的,许多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有不少教育素材可以引用学习。从那一刻起,我就与《军队党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1)
<正>作为一名社科理论工作者,我是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也得到《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的多年滋养。初识这本杂志,是1979年我考上大学之后,那时她的名字还叫《党的教育》。当时学校报刊阅览室订阅的时政类刊物并不多,我学的是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当官做公仆     
王毅人 《奋斗》2006,(10):54-54
当官做公仆.这是一个时间久远且又很沉重的话题。当官做公仆.这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人们一说起来.并不是很理直气壮,而说起当官做老爷来.却叉朗朗上口。何因?在当今老百姓的眼里.尽管公仆是大多数.可少数的老爷也真把这个社会害惨了,人们一提起他们.无不深恶痛绝。而这些老爷叉都把自己打扮成公仆,外表上道貌岸然.肚子里却全是男盗女娼。由  相似文献   

17.
从各媒体得知,时下各级都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这本是好事,在下却在担心:因为经验告诉我,媒体报道的学习热情往往与现实有别,媒体所讲的学习效果也往往与实际相异,如果某些单位、某些部门和某些同志再像胡长清、成克杰们搞“三讲”一  相似文献   

18.
我们厂承印《党史纵横》杂志,我们校对室的同志每月都有幸先睹为快.首先接触原稿与清样。在反复校阅中.我们读到了一篇篇内容充实的好文章,感到确实有看头,受教益。其中有先烈事迹、有史实钩沉.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还有一些是现实重大活动的历史来源的介绍,比如,去年底澳门回归,《党史纵里》就多次刊登有关文章,令我们足不出户,即获得了最确切的史实。几年来,《党史纵横》的校阅工作l给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机会.促使我们树立了敬业思想,也加深了对这本堪称良师益友的刊物的热爱。我们将以至负责的精神,让这本刊物更光…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每当我收到<党的生活>这本刊物,就像又见到了自己的恩师,心情总是无比激动.每一期刊物,每一篇文章,我都要细细地研读、细细地品味,受益匪浅. 说起与贵刊结缘,还得从我参加工作那年说起.那时,我正在绥芬河市建设公社一所最偏僻的农村小学里做代课教师.一天,我去校长那儿,看到桌上有一本杂志,封面上写着<党的生活>,32开本.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一本这样的杂志.读书是我的最爱,我就跟校长借了杂志,回到办公室看了起来.很快,我就被刊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20.
人是什么?这是最经典的哲学命题之一,也是这本《闲思录》的开篇之作。当然.我不敢说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但起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视角,其中既有女性特有的温婉细腻,亦不乏阅尽沧桑后的历练豁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