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凤介生 《黄埔》2014,(2):78-81
正1926年两广统一后,李、白、黄派人到广州学习黄埔军校办学模式和经验,双方协商后由军委会决定在南宁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简称南宁军校,以李宗仁为总负责人,此后双方无实质往来。南宁军校共办八期,第一任校长俞作柏系李宗仁任命,此后历任校长均由广西当局任命,白崇禧兼任过其中四至八期的校长。从办学开始,南宁军校就拥有自己的校训和校歌,不采用黄埔本校的校训和校歌。南  相似文献   

2.
《黄埔》2017,(3)
<正>南宁分校的前身是1926年5月在广西陆军讲武学堂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1938年初,南宁分校迁至桂林,并奉令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1945年底,第六分校奉令裁撤。一、历史沿革由于黄埔军校"所造人才仍不敷分配",统治广西的新桂系军阀,按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旨意,参照广州黄埔军校的做法,在旧桂系广西陆军讲  相似文献   

3.
卜穗文 《黄埔》2010,(1):43-45
黄埔军校建校之初校舍不足,在黄埔岛内设平岗分校、蝴蝶岗分校,在广州市内设省分校,但这些分校纯属移驻学生分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结构,实际上不是分校,仍旧由本校直接管理。随着国民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黄埔军校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陆续建立4个分校,即潮州分校、南宁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宁分校,又称第一分校或广西分校,武汉分校又称第二分校,长沙分校又称第三分校。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 《黄埔》2014,(2):61-70
正记者:黄埔军校是什么时候开始创办分校的?共办了多少所分校?陈宇:1924年8月,黄埔军校增建校舍于黄埔长洲岛上平岗、蝴蝶岗和海军学校旧址等一带,时称为"分校",这是黄埔军校最早有"分校"之称谓。11月27日,黄埔军校在广州北较场原湘军讲武堂旧址成立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简称省分校。次日,黄埔军校第2期工兵队学生曾由黄埔岛迁往此分校受训。12月底,军校共产党人秘密组织"火星社",省分校正式成立。1925年1月4  相似文献   

5.
丁占福 《黄埔》2009,(6):32-33
1937年2月,我进入黄埔军校汉中第一分校学习,成为第十七期学员。1939年11月毕业后,正值日军从北海登陆,南宁失守。我被分配到杜聿明第五军直属军部的补充二团一营机枪连二排。南宁失守后,日军继续推进,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  相似文献   

6.
蔡嘉仁 《黄埔》2006,(4):30-31
我原是黄埔军校六分校十九期学生(日本投降后,六分校奉令撤销,我考入成都本校,毕业于二十期步兵科),校址在桂林郊外的李家村。那里山青水秀,相思江水碧波荡漾、清澈如镜,蜿蜒曲折环绕于整片营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军校山水甲阳朔”的美称。  相似文献   

7.
侯西林 《黄埔》2007,(5):30-30
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上,有一段史迹鲜为人知。当年,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前身为广州分校),曾经成立一个华侨总队,后来为保持黄埔军校传统的番号,乃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军校十七期二十六总队。笔者曾在这个总队担任中队指导员,身临其境。现愿藉《黄埔》杂志宝贵的篇幅以第一手资料介绍于诸学长之前。  相似文献   

8.
曾庆榴 《黄埔》2007,(4):42-45
黄埔军校的第一至第六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有大批中共党员在军校工作和学习。为研究黄埔军校共产党员与党组织的历史情况,近年来笔者对黄埔军校前六期的党员作过一些考查,现将目前所能辩认的前六期的中共党员(可认作是黄埔军校教职员或学生,且为1927年夏秋以前已加入共产党者)的名单开列如下,并对各期党组织情况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9.
我原是黄埔军校六分校十九期学生(日本投降后,六分校奉令撤销,我考入成都本校,毕业于二十期步兵科),校址在桂林郊外的李家村。那里山青水秀,相思江水碧波荡漾、清澈如镜,蜿蜒曲折环绕于整片营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军校山水甲阳朔”的美称。1944年,衡阳会战的炮声打响。由于形势所需,六分校全体官兵、学生奉军训部命令:开赴龙虎关对日作战,进行实战训练。龙虎关位于湖南与广西交界处,是保卫广西的第一道防线,海拔1200米左右,山势险要,是敌我必争的军事要冲。当时这里是第九战区与第四战区的交界线,形成“两不管”的狭长地带…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7,(2)
<正>潮州分校成立(一)简况1925年3月,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粤军第7旅、第2师,以及第1师之一部,第一次东征进占潮州之后,为给随同出发的军校第2期学生补习课程起见,筹设潮州分校。旋因故奉命返校,分校亦同时结束。及至第二次东征复定潮汕,才又将潮州分校恢复。1925年11月12日,分校开始招收学生队与入伍生,以第3师及独立第2师下级干部编组之。12月10日,校长蒋介石任命第1  相似文献   

11.
耿道庸 《黄埔》2011,(3):31
我是1944年3月投考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的,尽管文化测试第一名,但因身高不够未能报上名,便被安置到六分校练习营当兵;6月入军预班二期一队受入伍生训练;9月随六分校撤到桂西南;1945年初到大榕山区囤兵训练;4月升入该校二十期通讯兵队继续学习。抗战胜利后,各分校撤消合并为成都本校,我又于1946年初重新考入该校二十一期就读。  相似文献   

12.
说起黄埔军校,人们自然想到它在广州。其实武汉也办过黄埔军校,虽为分校,其规模一度与本校相当,这里也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孙中山先生首创的陆军军官学校穴后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校址在广州东郊的黄埔长洲岛上,一般人习称它为黄埔军校。东征时期,黄博军校两度在潮州办分校,后在南宁建分校。北伐军光复武汉后,又在长沙、武汉创办分校。在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和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的领导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穴后亦改称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继承和发扬了黄埔军校的革命传统,不仅成为当时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07,(3):62-62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为迎接革命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建校时全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0月2了日宣布成立,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生移往武昌就读,同时向全国招收新生。1927年1月,黄埔本校第五期炮兵、工兵科学生陆续到武昌学习。1月19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该分校在所有分校中规模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7,(4)
正2014年,在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史料性增刊《董埔军校史料汇编》(珍藏版)。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同学录(本校1至23期),黄埔军校本校、分校概况,黄埔军校校令、军令、宣言、公告、校规、条例汇编,董埔军校军歌集,黄埔军校大事记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增刊《抗战中的黄埔师生》《我的抗战——黄埔师生口述抗战历史》,充分展示黄埔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董埔师生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04,(3):45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开学1926年5月10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开学。该校设步兵、炮兵、工兵、政治四科,校长是国民党左派将领俞作柏。该校为广西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干部。第一期的学员何莽、甘湛泽、刘健、何?、陈可福、陆启富、林景山、钟祖熹、唐浚、黄光照等后来成为红七、八军的重要骨干。毛泽东就全国抗战问题复电李宗仁1937年5月13日,毛泽东复电李宗仁,电文中称“和平、民主、抗战为今日民族解放斗争不可分割的方针。和平虽已实现,然非民主不足巩固和平。抗战迫在面前,然非民主不足保证抗战。促成全国政治之民…  相似文献   

16.
卜穗文 《黄埔》2010,(2):41-43
三、武汉分校在黄埔军校4所分校中,以武汉分校规模最大、名誉最著。1926年1月,北伐战争开始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黄埔军校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9月29日,军校教育长方鼎英致电蒋介石:“现在我方局面进展,粤东偏处一隅,招致人才不易,似宜及时于武汉或长沙开设分校,一面为扩充之准备,一面为延揽人才之方法,关系颇为重要。”10月1O日,北伐军攻克武汉。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7,(4)
正我的父亲黄素平是黄埔军校第六分校第17期毕业生。父亲191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澄坑村,中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父亲还记得教学生的第一支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二支便是《大刀进行曲》。抗战爆发后父亲想参军打日本,于是弃笔从戎到县里报名投军。1938年8月,最初入伍  相似文献   

18.
张怀三 《黄埔》2009,(3):34-35
1937年7月,卢沟桥畔的炮火把我逼出了学校大门,使我成了一个失学学生;1938年6月,黄河花园口一声爆破,我的家乡迅即沦为泽国,迫使我不得不离乡背井,成为一个四处讨生的流亡青年。从此,对日寇的国仇家恨便根植于我的心灵深处。1939年2月当我流亡到洛阳之际,适逢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招生,经报考被录取,于3月4日在洛阳西工集中,我遂被编入第十六期第六总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20,(2)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黄埔军校分校概览的基础上,聘请资深黄埔研究专家,对黄埔军校分校史料做了系统整理,予以完善,现推出增刊《黄埔军校分校史料汇编》,展示黄埔军校分校发展历程,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黄埔军校分校历史奠定基础,为读者深入了解黄埔军校分校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陈予欢 《黄埔》2012,(4):54-57
张治中将军是与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是中国国民党军政高层“八大金刚”中唯一留居祖国大陆者,同时又是国民革命军“黄埔嫡系”中央军高级将领层中没与中共交过战的“和平将军”。其在黄埔军校从第一期开始历任总队长、教育长、第六期至第二十二期校务委员会委员,曾任武汉分校、长沙分校主要负责人,是黄埔建校十年时印行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史》(十卷本)的主持编纂者与出版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