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任实 《人事天地》2014,(9):8-10
<正>城乡养老一体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势所趋,更是打破城乡养老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养老的客观要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群众关心、政府关切的焦点问题。马年春节刚过,中央政府就在民生领域刮起了一缕"春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7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重要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举标志着我国在破解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我国长期实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的养老双轨制和城乡二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群体间的养老待遇差距悬殊。改革开放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但由于政府行为偏离公平价值理念、既得利益群体利益壁垒牵制、原有政策惯性和惰性的影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打破路径依赖,坚持立法先行原则,归正公平价值理念,强化改革协同性以及搭建政策博弈平台,才能实现养老公平。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通过部分地方的试点逐步推广建立起来了。十多年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已陷入困境,其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从长远来看,只有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农村保障制度,才能彻底解决现存的养老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因各种原因而推进缓慢,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以土地收益为中心,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市场化大潮,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大量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现行养老保险法虽然规定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缺乏可操作性,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投入不足,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建议按照以下思路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定期投入、强制保险、明确保险主体缴费份额和缴费年限、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管理以及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与转化制度。  相似文献   

6.
政府是社会保障中重要的主体,在大部分国家政府承担着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本文在对政府社会保障责任来源进行理论阐述后,以我国政府的财政责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我国农村面临的特殊环境进行分析后,明确我国政府必须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承担适度的财政责任.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保障范围小、水平低的缺陷,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已难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政府必须尽快出台与城镇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农村养老保险法规,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妥善解决9亿农民的养老后顾之忧,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缓解农村养老压力、改善农民老年生活的重要制度。随国家经济的发展,该制度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农民的新需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的养老依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雏形,即五保供养制度来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则先后确立了老农保和新农保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回顾这段历程可得出经验:党的领导是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保证;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基本前提;科学的社会保障理念是维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平稳发展的坚实基础;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关于重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保障对象界定不科学、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缴费标准过低、基金保值增值乏力等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重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通过下列途径:在保障对象上,对农村居民进行分类保障;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多渠道地解决农村养老转制成本问题;开辟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渠道;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存在巨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长期缺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消除二元鸿沟。必须厘清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问题。本文以城乡统筹为视角,着重探讨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的责任定位和责任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法律制度立法不足且滞后,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亦不尽完善。为了充分保障社会养老,我国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养老保险、养老服务机构立法以及养老资金的支持和监管,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养老服务多方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养老问题在当今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实现。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法制建设滞后、保障水平低、基金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险需求,应该从合理构建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体系、改革农村养老保险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加以完善,以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它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是其理性的选择,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十多年来,收效并不理想。从博弈理论和交易成本角度剖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困境的原因,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途径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于2018年2月4日由新华社受权播发,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作出全面部署.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二十年,在农村的养老保障上国家开展了许多有益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仍较为低下,尚未建立起规范的养老保险体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在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国际上主要的几种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产生的,也是我国养老制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新农保的试点推广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实现了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发放,提高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推动了我国农村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农村居民实现"老有所养"提供了保障。但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立法落后,缺乏激励机制,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推动新农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须进一步探索完善新农保的立法体系,强化激励机制和监督监管机制以及探索新农保的地方特色,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更加适应我国现今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农村居民对养老和基本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龄化浪潮的汹涌而来、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因素的出现,传统的"社区养老"、"养儿防老"等模式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已难以为继,如何实现我国农村老人的老有所养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依法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合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更加健全,较好的适应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现实需要。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找出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借鉴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于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为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而专门出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至今,已在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现有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养老需求。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为例,在对郫都区失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失地农民面临的养老困境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就等于是解决了中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同时,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又是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其在农村的实施,可以显著地解决我国农民低收入的问题;再者,在中国日益走向市场化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如何发挥其应有的责任,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国家民政部自1992年试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的"托底"机制基本形成,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收益,这对新农村建设"大合唱"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