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区追逃     
凌翔 《检察风云》2003,(17):44-45
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从建立特区之始,就一直吸引着五洲四洋、五湖四海的目光.一批批淘金者南下创业、移民,一拨拨"海归派"落户深圳,造就了深圳今天的活力和繁华.  相似文献   

2.
七日追逃记     
2002年5月1目,当检察人员出现在党永福面前时。他惊呆了,半天才说出两句话:“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没想到我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他做梦也没想到,携款30余万元潜逃后,在短短的7天时间,就被戴上了冰凉的手铐押回了新疆。  相似文献   

3.
携款潜逃境外,这是近几年来经济犯罪活动中出现的新动向! 然而,境外,就是他们所向往的“天堂”和“世外桃源”吗?越境潜逃者就能永远逃出法网,逍遥法外吗? 全球对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越来越加强了国际化控制,尤其我国作为国际刑警组织的成员国之一,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刑警组织成员国建立了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使得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硕大的法网!携款潜逃的经济罪犯无论偷越国境还是利用护照出境,都难逃法网,往往刚踏上异国土地,就被束手就擒!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19日22点,一架从新疆乌鲁木齐机场飞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CZ6961航班客机徐徐降落。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检察院的6人押解小组,押解着负案潜逃十八年之久的巨贪朱永庆,走下舷梯。当朱永庆的双足踏上机场草坪的那一刻,呆滞的目光中流露出无限地放松与解脱。他仰望着湛蓝的天空,长嘘一口气后感慨地说道:"终于回家了!"看到押解组每个同志布满血丝的双眼,马东光  相似文献   

5.
在2011年公安部组织的清网行动中,抓获的大量逃犯中,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潜逃者。其中不乏像潜伏在电视剧《潜伏》中的演员吉思光,17年前在青海可可西里枪杀索南达杰的韩牙哈羊,携款潜逃23年在异地变身珠宝商并当上政协委员的林捷,还有中俄列车大劫案中的慈善富豪……这些都是公安部追逃专项行动清网行动的成果。这场被称之为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大规模的警方行  相似文献   

6.
1998年3月30日,盎然的春意,将郑州市染得公园吐翠,街道泛青。大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中,两个行色匆匆的新疆人特别引人注意。他们径直走进了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举报中心。这两个人的到来,拉开了一起特大携款潜逃案的侦破序幕。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29日,浙江天台检察院有史以来最大的挪用、贪污案件,潜逃13年的“天台第一贪”陈婉珍、陈珏夫妇将接受公开审判,陈婉珍、陈珏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和有期徒刑18年. 休庭时,陈婉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潜逃13年,他们夫妇一直用化名生活,当年他们带着6个月大的孩子携款出逃,这些年来,如今已15岁的儿子还不知道自己是天台人,也不知道亲生父母的真实姓名.  相似文献   

8.
昔日里的辉煌, 作案时的猖狂, 出逃后的恐慌…… 在携款潜逃、亡命天涯的日子里,他似乎想通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尚方剑 《检察风云》2005,(16):12-14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的建国以来的一起最大的携款潜逃案,涉案金额近4500万元。犯罪嫌疑人杀死两个同伙后整容潜逃200余天。在省检察院和市委的领导之下,佳木斯市检察院抽调近百人,查遍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历时220个昼夜,调查取证40余万份,行程30余万公里,终于将携款潜逃杀人罪案犯中国工商银行佳西支行会计科长胡俊军捕获,追回赃款3000余万元。胡俊军挪用公款数额巨大,逃亡中又杀死两名同伙。2002年因挪用、杀人罪被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已执行。此文的作者是胡俊军案的检察官,应死囚生前请求,这篇他与这一银行巨贪被执行死刑前的终极对话今天才得以面世。  相似文献   

10.
基本案情 许某系古浪县海子滩镇粮食购销个体户刘某的雇佣人员。2004年11月下旬,许某受雇主刘某委托,押运车辆到兰州市发售葵花籽。结账后,面对4万元现金,遂产生了贪欲之念,便携款潜逃至四川、新疆等地,将赃款全部挥霍。古浪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许某受雇为他人工作,见财起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占为己有后潜逃。  相似文献   

11.
潜逃行为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层面研究在逃人员潜逃行为全面研究犯罪这个社会观象的特性,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犯罪分子的潜逃行为这个侧面;研究在逃人员潜逃行为特征,必须从研究其在潜逃过程中行为的各个侧西来揭示。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的习俗和个人乡土观念、文化背景等因素都在潜逃者的潜逃行为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这些纷繁复杂的行为现象中有没有共性呢?根据归纳统计,有98.5%的在逃人员与其旧时关系保持着联系。完全割断与旧时关系的仅占1.5%。这个事实表明,涉案人员虽然潜逃了,但他们仍然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起作案手段特殊,犯罪过程曲折,影响极大又极其典型的金融系统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反映出来的几个问题颇能给人以启迪。案中两被告人在携款潜逃过程中被“蛇头”层层盘剥,千辛万苦逃到目的地,所带现金却被盘剥到所剩无几。在国外隐姓埋名胆战心惊地生活,遭人勒索、诈骗甚至追杀而不敢报案……最后千方百计逃出的犯罪嫌疑人在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下,终于选择了回国,选择了自首,选择了接受法律的制裁。这一切告诉人们,贪污、挪用国家的公款后携款潜逃国外,并非一条通往“天堂”之路。在路的尽头,往往是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呈现出涉及地域广、环节复杂、携款潜逃多的新特点,给取证带来很多困难,并直接影响了办案的效率。对此,我市各级反贪部门树立反贪大局意识,围绕建立协查网络,积极尝试协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一、树立全局观念,全面认识协查工作的重要性1993年初,市院与河北省检察机关联合召开了“津冀打假协作会”,率先在打假方面建立了协作办案的网络,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随后,一些区县检察院提出,目前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呈现出涉及区域广、环节多、调查取证难,犯罪嫌疑人携款潜逃追捕难,赃款赃物转移追缴难…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9日,辽宁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年轻女子贪污公款包养情人的蹊跷案件,关注此案的人们接踵而至,亲眼目睹了这个携款外逃、用公款包养情人的年轻女子的"尊容",亲耳听到了依法判处两人有期徒刑各10年的最终结局。女被告叫宋艳丽,是原喀左县老爷庙镇邮政代办所所长,被情人的花言巧语迷昏了头,铤而走险贪污公款携款潜逃到情人孙大山的住处凌源市,欲想逃出辽宁境内过他们充满梦幻色彩的生活,结果被神勇的检察干警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抓获,从此为他们罪恶的风流史画上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黑色休止符号。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记者赫然发现,居然还有展商展出监控产品,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一了解才知道,原来这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展出的该校的教学实训设备。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介绍,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对安防人才的需求,他们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相当“抢手”。今年他们又增设了“交通安全和智能控制专业”。  相似文献   

16.
萧敏健 《法制与社会》2010,(29):166-167
近年来,一些职务犯罪嫌疑人作案后为逃避法律制裁而潜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给侦查破案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抓获逃犯,不仅整个案件无法深入侦查而成为死案,更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追捕逃犯已成为检察机关侦查案件的一项重要工作、关键环节。本文从基层检察机关的实际工作入手,详细描述了如何开展职务犯罪案件的追逃工作,与大家共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个邮政支局局长,拜倒在“坐台女”的石榴裙下,为了满足贪婪的私欲,他把黑手伸向了储户的存款。短短一年时间,竟将40万存款据为已有,事情败露后,携款潜逃,亡命天涯。但最终也没有逃脱恢恢法网……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的刑事犯罪在逃人员主要由农民和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知识层次较低,社会阅历较少;近三分之一的在逃人员有违法犯罪活动经历,累犯、惯犯占一成以上,具有一定反侦查意识和逃避打击的伎俩。他们在藏匿过程中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在逃人员潜逃区域一般集中在本地由于受经济条件、社会关系、生活能力、语言等因素制约,以及抱有侥幸心理等原因,有相当比例的在逃人员藏匿在本县、市和省内其他县、市。他们或与家属保持联系,或时常潜回家中。在1999年1至4月份抓获的在逃人员中,藏匿于本县、市的有287人,占总数的50.1%,藏匿于省内其他县、市的有166人,占总数的29%,藏匿于外省、市的有  相似文献   

19.
正与智慧安防相关的一切话题,总是万众瞩目。在7月11日,佛山市南海区智慧安防产业投资推介会暨南海区驻深圳投资促进代表处揭牌仪式在深圳五洲宾馆华夏厅成功举办。活动共吸引公安代表、行业领导、深圳企业代表等300余位嘉宾共聚一堂,一同见证这个值得珍藏的时刻。表明南海布局大湾区产业合作的开始,是他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新经济的又一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案情] 私营企业主某甲,以扩大生产为借口,以其厂机器设备办理抵押,从某银行获得200万元贷款。后某甲私自将该设备廉价出卖给某乙得款50万元,并携上述两笔款潜逃。 [分析] 第一种意见认为:某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某甲的抵押贷款手续齐全,其携款潜逃只是一种躲债行为。某甲未经银行同意私下将已抵押的设备出卖属一般民事欺诈行为,应宣布该行为无效。以后找到某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