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丽 《法制与社会》2014,(11):284-285
所谓酒后代驾,是指由非车主本人驾驶机动车所有人的车辆,将饮酒后的车主连人带车送达目的地的法律行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数量大幅增加。而驾驶员们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普遍提高,侥幸心理的存在和法制观念的淡薄导致了醉酒驾车事故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将醉酒驾车入刑,使醉酒者投鼠忌器,也为酒后代驾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由于目前我国对于代驾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行业内部缺乏统一的服务规范和监管措施,导致一旦发生事故之后往往因责任划分不明,给各方当事人造成诸多困扰。为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从酒后代驾合同性质及效力入手,分析代驾法律行为的属性及特征,进一步阐述代驾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则问题,从而辨明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形式,以确保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对酒后代驾行业今后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酒驾入刑是治理交通违法的强有力手段,有力的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表明了我国治理交通违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促使了酒后代驾市场的井喷式发展.但由于目前缺少法律法规及行业约束,代驾市场的法律隐患很多.本文着手探讨代驾的相关法律问题,着重分析了代驾的法律关系及相关法律责任的承担,希望有关部门能早日完善相关立法,维护消费者和代驾者的合法利益,推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酒驾入刑法规的施行与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催生了酒后代驾这一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代驾者与车主之间往往会存在众多的法律纠纷,而我国法律对此行业规范处于空缺状态。文章通过对代驾者责任分析,提出完善代驾行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酒驾入刑和公安部惩治酒后驾车新规定的出台,酒后代驾这个新兴行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其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比如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故当纠纷发生时也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和相应的纠纷解决机制,这导致了纠纷频频、归责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疑都成为阻碍这一行业发展的种种因素。因此,解决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合同性质的重要性,究其因主要是合同性质不同,它的法律性质和诉讼结果就有天壤之别。本文指出区分代驾合同性质最主要意义在于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的明确,对于客户和代驾者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大对酒后驾驶的惩处力度,“酒后代驾”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在代驾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出了交通事故,谁来承担责任的问题。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建议对酒后代驾问题进行立法,而笔者认为,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已足以解决代驾过程中遇到的纠纷。  相似文献   

7.
魏兰柱 《中国律师》2012,(11):63-65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列为"危险驾驶罪"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驾、醉驾处罚力度的提高,"代驾"行业高调出现,本文就"代驾"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作一探讨。一、代驾的概念"代驾"非法律术语,应包含四种情形:一是本人因故无法驾驶车辆,找他人代驾;二是本人直接联系提供代驾的个人提供代驾服务;三是由本人就餐的酒店(免费或收费)提供代驾服务;四是本人因酒后或醉酒不能驾驶,由代驾公司提供代驾服务,驾驶本人使用的车辆,将本人连  相似文献   

8.
如今,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代驾服务已不再陌生。在手机APP上点几下,就会有专门的司机为你服务,又时尚又方便。可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代驾人、代驾公司及保险公司,究竟该由谁来付“代价”?2015年3月9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对一起新型案件进行宣判,代驾软件运营商被判担责,这也是全国首例判决的涉代驾软件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相似文献   

9.
案件回放 2017年8月29日,山西太原警方通过官方微信“太原网警巡查执法”向司机发布提醒案例—— 王先生在酒局散场后,在门口掏出手机准备在App中下单叫代驾.这时,一名代驾员从路边冲了上来,说:“老板需要代驾吗?保证安全送到家,绝对按标准收费!”为了省事,王先生不再叫代驾了,跟着该司机上了车.  相似文献   

10.
代驾,即在车主不方便或者不能自己驾驶车辆的情况下,由专业人士代替车主来驾驶车辆。我国的代驾行业起步于北京一家名为奔奥安达的代驾公司,该公司于2003年11月注册成立,并于2004年年初开展业务,这是北京市也是全国首家专业的代驾公司。随后,在一些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兼有代驾服务业务的汽车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11.
酒后找代驾手机软件帮大忙 家住上海的钱国斌现年67岁,退休后应聘到上海浦东新区一家公司从事门卫工作.2013年3月9日晚8点多钟,钱国斌下班后,骑着电动车,赶往家去.当晚20时40分许,钱国斌骑着车由西向东经过浦东新区周浦镇旗杆村葡萄路十字路口时,被一辆由北向南经过这里的小轿车撞翻在地.  相似文献   

12.
2009年9月20日20时,南昌肖先生在酒店用餐期间少量饮酒后,接受了酒店外自荐的代驾服务,收费50元。不到5分钟,他的车为了避让横穿马路的行人,刮到了旁边的一辆高档轿车,两车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痕"。肖先生认为,是代驾司机处理不当导致的事故,应由肇事司机承担责任。但代驾司机认为,虽然是由自己操作造成的事故,这完全属于意外,即使车主本人驾驶,那样的情况下也会如此紧急避险。因此,对于责  相似文献   

13.
时年44岁的北京人吴汉,是一名代驾员。2011年1月24日,因涉嫌盗窃罪,他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一名代驾员的冒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因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肇事案件也层出不穷,给社会公共秩序、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处罚力度过轻是造成酒后驾车行为屡禁不止的直接原因。现行法律对酒后驾车肇事行为的认定存在偏差,从"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来看,酒后驾车行为应当按"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造成危害结果的,按照"罪责相适应"原则,加重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震慑犯罪,降低酒后肇事的发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酒后驾车BAC标准及检测程序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后驾车,是全球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国外对此的检测、处罚等都已有相当成熟的管理。但目前我国对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处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实行了血液或呼气酒精检测的省市,其操作和检测等也很不完善。已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做了修改,但关于确定酒后驾车酒精检测值标准及如何实施酒精检测等诸方面的工作,尚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就酒后驾车认定标准、呼气检测证据价值、事故发生时血液中酒精浓度推算、血液检测程序及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规范化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当下酒后驾车行为给社会公众人身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或者威胁,为了遏制日趋严重的酒后驾车行为,同时保证社会公众安全出行的社会环境,酒后驾车行为的犯罪化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社会热心人士也建议增设“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罪”。但是,作为一项立法建议,应从我国现实语境下做出理性的分析,不论是从传统的文化背景还是从法律制度看,我国尚缺乏将醉酒驾车犯罪化的现实条件,不宜将饮酒、醉酒驾车行为予以入罪,而应从法律之内与法律之外来完善抗制酒后驾车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宗和 《法治纵横》2011,(10):13-14
酒后驾车将暂扣驾照并罚款,“醉驾”或将5年禁驾,酒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可能面临终身禁驾……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对饮酒后驾车作出了空前严厉的处罚。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落实?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醉驾入刑”前后酒后驾驶案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阐述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后酒后驾驶案件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方法 对2009年1月到2013年4月扬州地区实际酒驾案件所占的比例、酒驾的月分布、车辆类型以及饮酒后驾驶和醉酒后驾驶所占的比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5月份之后,实际达到酒后驾驶的案件在涉嫌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案件中的比例有所减少,酒后驾驶在每月的分布渐趋一致,所涉及的车辆类型有所变化,醉酒后驾驶的案件数是饮酒后驾驶案件数的3倍左右。结论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后,扬州地区酒后驾驶案件的特征有了一定的变化,在实际的交通安全管理中,应根据这些现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颖 《法制与社会》2011,(14):88-89
酒后驾驶几乎从汽车发明以来就相伴左右,由其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都夺走很多人的生命,2009年这个问题再一次被国人所关注,随着一起起恶性事件的发生,人们对酒后驾驶的关注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伟铭一案一审死刑判决的出现。更是在全社会范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将通过对以酒后驾驶有关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比较,阐述了对于酒后驾驶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晚10时许,北京方庄的一家啤酒屋门口,代驾司机王师傅边抽烟边等候他的顾客。半小时前,通过手机APP,他揽下这趟去往三元桥的代驾活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