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新华侨华人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美国的中国大陆新移民在人口数量大增、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加快以及与中国联系密切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邹强 《今日广西》2013,(5):15-16
波士顿惊天爆炸案终于告破从对恐怖阴云的惊恐到对嫌犯落网的欢呼雀跃,美国民众的心理在过去短短一周经历了极大的嬗变布鲁金斯学会情报项目主任布鲁斯·里德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波士顿爆炸案不会给美国社会带来“9·11”式的冲击,但其蕴含的意义却是深远的,美国未来将面临更多元化的恐怖威胁,人们对奥巴马政府的反恐及移民政策也会出现更多争论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9,(3):79-79
面对衷鸿遍野的裁员风,不同的人反应各异。有人认为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有人认为车到山前自有路,失业并不可怕;有人担心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下一个可能轮到自己:有人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被“炒鱿”之后,正好破釜沉舟开拓事业第二春;但有也人认为被公司解雇很丢脸。世界末日来临。  相似文献   

4.
经过长期的斗争后,美国非法移民子女能够享受到与美国公民子女同等的公共教育权利,但是在高等教育、就业、社会交往、空间方面却遭到了极大的排斥.因此,美国对于非法移民子女的容纳政策是名不副实的.国家利益至上和种族歧视是美国非法移民子女在美国获得部分教育权利和社会生活面临重重困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餐在美国     
王龙保 《文明大观》2001,(10):56-56
中餐立足美国,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当时,为了满足华人移民吃中餐的需求,一些有点积蓄的华人在旧金山开起了最早的中餐馆,服务对象为清一色的淘金工人。  相似文献   

6.
德国社会学、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利用这个理论,结合19世纪末美国排华运动前后美国人对华人移民的看法,从传播、舆论环境、社会心理和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排华现象,说明由于受舆论传播、意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美国公众对华人移民产生片面的社会认知心理,从而形成不利于华人在美国社会生存的舆论环境。这种社会控制力量是导致美国19世纪末排华运动的其中一个有关传媒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好象是美国化的年代,但实际上,现代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使美国模式也不得不发生蜕变,随着这些蜕变的积累,很有可能的是,美国"自由的市场经济"的色彩将会减少,而行政干预和法律规制的成分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19世纪40年代末起,伴随着美国西海岸"淘金热"(Gold Rush)兴起,大批华人从香港、澳门和广州等华南地区前往美国,拉开了中国人移居美国的大幕。然而,随着流入美国的华侨人数增多,美国各地排华之风开始盛行。鉴于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加之白人社会的歧视与压迫,使得华人移民抱团取暖,聚族而居,依照其在故土时的生活经验,逐步建立起了具有浓郁中国乡土文化色彩的唐人街。华侨也根据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创建了诸如地缘性会馆、血缘性宗族公所、业缘性行会等组织,并将当时中国国内盛行的秘密结社带到美国,建立了兄弟结拜性组织——堂会,以图彼此守望相助,便于在美国谋生。相较于美国华侨社会中  相似文献   

9.
<正>一、美国社区警务培训简介美国社区警务战略实施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目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许多城市的犯罪率得到大幅下降,警民关系也得到有效改善。社区警务成效的取得离不开社区警务培训,正是由于广泛的社区警务培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