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素霞 《求实》2012,(8):65-67
当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时,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进行司法调整。但因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够完善导致实务中在执行司法调整时,又会遇到调整幅度过于原则、对当事人请求作狭义解释等异化现象的阻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我国司法部门调整合同约定违约金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司法调整合同违约金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2.
王玉富 《唯实》2008,(5):61-63
违约金具有惩罚性质,是当事人通过事先约定而确定的、在违约后生效的独立于履行行为和损害赔偿的一种惩罚性违约责任形式。现有的违约金制度存在缺陷,应不断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违约金的适用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方面、诸多问题,如法院主动调整违约金数额问题,变更违约金请求权行使时效问题,违约金与定金损害赔偿的并用与互斥问题,违约金与解除合同、继续履行的并用与互斥问题,以及违约金数额计算与规范问题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蓉 《学习论坛》2004,20(3):44-46
建立破产法律制度首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现行的破产制度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破产法的修订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关于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 ,即一般破产主义、商人破产主义和折衷破产主义 ,我国现行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实质上是一种狭义的商人破产主义。破产法的修订应当扩大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改变现行的以主体身份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破产法律的做法 ,制定一部统一的破产法。  相似文献   

5.
温暖红包     
《廉政瞭望》2018,(13):56-56
6月26日下午,四川广元的恭娜给只见过一面的房东发了条微信,表达歉意。她前段时间生了场大病,近日病情又复发了,不能如约租房。本以为房东会“斥责”她,还可能要赔偿违约金,但没想打开微信收到的是红包和安慰的话。  相似文献   

6.
《实践》2008,(4):35-35
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培训服务期时,能否同时约定违约金?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培训服务期时,可以同时约定违约金。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  相似文献   

7.
论《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劳动法律制度存在适用范围偏窄、规定过于简单等缺陷,致使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新近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规定,是我国劳动法律在保护农民工权益问题上的进步。但该部法律在保护农民工问题上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8.
2008年,李先生购买了心心小区的房屋。购房时,开发商承诺小区绿化率达50%以上。李先生入住后发现小区绿化大大缩水,经测量机构测量,绿化率仅为10%。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违约金。  相似文献   

9.
许桂云 《党建文汇》2010,(11):35-35
2009年10月。安琪将刚装修好的一套房屋租赁给刘东,双方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期限为两年,每月租金900元.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导致违约,违约方要给付对方1000元违约金。刘东和家人人住后不久,其妻子、儿子感到头昏、心慌。经检测,该出租房屋主卧室内空气游离甲醛含量达到每立方米0.313毫克(技术要求为每立方米含量小于或等于0.08毫克)。为此,刘东找到安琪协商,要求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并按合同约定向自己支付违约金1000元。安琪不同意,刘东遂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0.
邓女士将自己名下的房屋出售给冯先生。双方办理了产权过户及房屋交接手续,冯先生一家也已入住,但售房人邓女士儿子等3人的户口却迟迟没有迁出。冯先生以邓女士违约为由,将她告上法庭,要求她支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青岛市的方先生花了近50万元从某开发商开发的楼盘买下一处房产,购房合同约定2005年12月31日交房,如逾期交房,开发商应按房款日万分之五的金额向方先生支付违约金。一直到了2007年6月8日,他才收到房子。方先  相似文献   

12.
小李原是星星软件公司的设计人员,与公司签订了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小李在离开软件公司的一年内,不能在与软件公司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内就职,否则须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到期后,小李前往乐乐软件公司继续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20,(3):61-61
案例小故事:2019年1月,老江在某售楼部购买了一套房产。签合同时双方约定,老江于月底前交清房款480万元,售楼部于7月前办理网签,如果未能办理,要向老江退还全部房款并按10%的价格支付违约金。到期后,老江多番催促,对方拒不配合办理手续。心有疑虑的老江到房产交易中心查询后发现该房屋早已办理了网签。原来,售楼部在两年前就以375万元的价格出售了这套房屋。  相似文献   

14.
去年,李先生购房时,开发商承诺小区绿化率达50%以上。李先生入住后发现小区绿化率仅为10%。于是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违约金。在法庭上,开发商的代表说,我们所说的绿化率指的是覆盖率。售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不让施工所以不能如期交房,北京市清河嘉园上百名业主不满开发商这一借口,一齐告到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索赔违约金。业主们说,他们于2007年3月就与强佑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合同约定,2008年12月31日前开发商向业主交房,如逾期交房,则按日计算,向业主支付已交付房款万分之二的违约金。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11,(5):71-72
市教委下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根据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未进入中小学从教或不满服务期,将受到退还教育费和缴纳违约金的双重处罚。  相似文献   

17.
中美两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损害赔偿是法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对我国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反思性检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制定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总的来说还不够完善。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法律和法学也迅速占据英美法学的主导地位,并不断影响着大陆法系国家,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也较为成熟。本文运用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在历史发展、适用范围、证明标准、赔偿数额的确定四方面对中美两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比较;力图借鉴美国法律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立法和司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外贸代理性质模糊,在实践中带来了许多问题,使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无法确定。由于立法上并未对外贸代理的性质加以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理上讨论其存在的依据,明晰其适用范围,力求做到外贸代理制度与传统代理法律制度的兼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合同法引入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和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但在具体规定中,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在适用范围、救济方式和不安抗辩权制度在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且二者在适用上有竞合和冲突,故应加以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承载着价值担当与社会构造的法律制度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社会制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记载,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理想国的彼岸。法律制度作为一个为社会输送行为规则与裁判标准的集合体,其主要的价值与地位就在于媒介了法学研究与实践。在静态意义上反映并记载着国家的社会体制与价值诉求,在动态意义上则通过法律制度的内部运作机制与外部表现结构将法学研究中的发现与成果输入的同时将法律制度的表达要素规则等要素输出,可谓是克服当今法学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法律制度的界定可为我国法治国的实现,力求在法学研究与实践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