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发展阶段.它的生产力水平要比资本主义高,它的优越性、富裕程度、文明程度,都要在资本主义之上.然而,实际情况是,社会主义并没有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首先在生产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较低,经济和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这就使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时对不上答案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发表的谈话,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思考,是对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积极、有益又分外艰苦执着的探索。这些口头谈话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完整性,认识上也存在局限和不足,但比较集中、真实地反映出毛泽东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程度。这些思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4.
5.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初期 ,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重要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然而 ,国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存在多长时间 ?中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刘少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认为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要经过 1 5年至 2 0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以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逐步稳妥地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主张以及《…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后,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认真反思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论述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本文主要从方法论原则﹑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模式三个方面阐述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7.
龚昕 《党史文苑》2009,(7):15-18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毛泽东在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探索中蕴涵了丰富的经济和谐思想.这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鏊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从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就试图在寻求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根据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我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但由于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曲折发展.虽然在探索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但毛泽东在这期间所呈现的以道德理想改造革命主体和强调平等思想,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毛泽东在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探索中蕴涵了丰富的经济和谐思想。这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秦文志 《探索》2004,(2):15-17
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 ,毛泽东带领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度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成果及其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1959年11月,刘少奇应党中央号召和要求,组织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学习小组,并召开了多次学习讨论会。在讨论会上,他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质和目的以及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论原则等问题在内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发。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按计划、按比例地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但同时可以保留和利用一些资本主义的“痕迹”和形式;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同时注重“物质利益和政治思想工作”相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注重调整“人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质上是不断认识和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协调统一。他还提出并阐释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若干方法论原则,明确了立足本国实际开展自主探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前提,认为建设和探索允许失误,但必须及时改正错误,同时总结提炼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实践方法。刘少奇的这些分析和思考,为后来我们党深刻回...  相似文献   

12.
陈理 《党的文献》2001,2(6):27-3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当代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沿着《决议》指引的方向 ,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成功地探索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决议》对我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生前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声 ,其成功及失误 ,都为中国共产党人今后的实践积累了经验 ,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最早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认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他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他在八大前后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创造性、指导性和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追根溯源于毛泽东对于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探索。无论是从理论贡献还是历史事实的角度,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都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和毛泽东一直在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八大前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全方位地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许多见解是党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良好开端,含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具有量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内容的介绍与叙述,论述了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党内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委和党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积极开拓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是毛泽东一生中所进行的第三次伟大探索。这一时期 ,在实践上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但也走了不少弯路。由此获得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金怡顺 《党史纵横》2001,(10):F003-F003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一直予以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从“治国”的高度重视道德建设。这项措施对加强和促进统一战线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有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