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领事保护的推动,就融合有政治与人权双重因素。当然,这一双重因素的影响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不同的。尽管世界最早的领事保护实践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城邦时期,而中国最早的领事保护实践却只能追溯至晚清时期。当时的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逐步转变对华侨的"叛民"、"罪民"和"弃民"等观念,从而展开了"立约保护"、"领事机关的调查与交涉"等形式(甚至还包括军舰巡航等军事方式)的领事保护。晚清政府领事保护的发展是与其华侨观念及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的。清政府华侨政策和领事保护的变化,根本上还是以巩固和发展清朝的统治为出发点的,政治因素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家国一体"型国家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以来,本着"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并重"的原则,中国着重加强领事保护工作的机制建设,在预防和应急机制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6年,外交部称之为"中国撤侨年"。撤侨,无疑构成了中国领事保护的一种典型方式。本文结合《紧急护侨》一书和相关网站的最新资料,以撤离滞留泰国游客为例,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探讨了中国领事保护的运作机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尤其是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机构和公民走出国门。与此同时,海外中国公民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大,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加强海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重要而紧迫。"外交为民"、"海外民生"的治国理念与公民人权意识的增强也使得我国领事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成为外事机构的重要职责。中国与美国历史上的情况较为相似,正是海外公民数量增多带来的频繁挑战使得美国不断推进领事保护工作。由于中国领事保护起步较晚,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因此本文基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对中美两国在海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防期、准备期、应对处置期及善后恢复期四个阶段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中国存在的不足,以期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强和改善中国的领事保护和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领事保护案件出现常态化、群体化趋势,为形成海外华侨华人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2014年以来国侨办在华侨华人人数超过10万的城市设立“海外华侨华人互助中心”。非洲是我国公民海外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迄今安哥拉、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博茨瓦纳、肯尼亚等国的华助中心相继成立,它们对所在国中国公民的领事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非洲各华助中心普遍面临华侨华人人口构成复杂化、侨团多元化、资金和人才短缺、西方“中国威胁论”宣传的负面影响等问题。但可预见,随着中非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及中国移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华助中心对在非中国公民领事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外交为民”,切实维护好我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在国外的本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和领事服务,是驻外使领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所谓领事保护,即当本国公民、法人的正当权益在接受国受到侵害时,我驻外使领馆依据包括国际公约在内的国际法的各项原则、双边条约或协定以及中国和驻在国的有关法律,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反映有关要求,敦促驻在国有关当局公正、合法、友好、妥善地处理。所谓领事服务是指驻外使领馆依据本国有关法律和法规为在接受国内的本国公民提供涉及国际旅行证件、公证、认证等事宜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互动平台     
《观察与思考》2007,(17):4-4
<正>外交部的提醒让我们汗颜编辑同志:你好。最近我很关注中国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中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并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指南》提醒我国公民出国时的注意事项,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  相似文献   

7.
赵鉴军 《前沿》2011,(14):177-180
晚清时先后到达古巴的华工达12万之多,但在19世纪末活下来的仅4万余。他们在古巴过着悲苦的生活。1879年,中国派驻古巴领事抵达哈瓦那。中国领事对海外华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古巴华人的境况得到改善。本文试图对中国驻古巴领事所采取的改善华人境遇的措施进行阐述,从而对比华人在此前后境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自法国记者吕西安·博达尔的"领事三部曲"《领事先生》《领事之子》《安娜·玛丽》之一《领事之子》,讲述的是他和父母在1920年前后在中国生活的往事。他的父亲曾是法国驻中国的一位领事,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任职。吕西安1914年在重庆出生,1924年离开中国回到巴黎,在云南生活时只有五六岁,所以他讲述的云南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孩子童年的记忆。文中小标题由编者所加,选录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本着发展两国间的友好合作与睦邻关系的愿望,为加强领事关系,保护两国国家和国民的利益,决定缔结本领事条约,并议定下列各条:第一章定义第一条在本条约中出现的下列用语具有以下意义:(一)"领馆"指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和领事代理处;(二)"领区"指为领馆执行领事职务而设定的区域;(三)"领馆馆长"指领导领馆的总领事、领事、副领事和领事代理人;  相似文献   

10.
在保护港澳台同胞在海外的合法权益方面,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是对外交往的主体,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台湾当局也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保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时,中国政府主要行使的是领事保护的职能,而外交保护措施一般并不采用,这主要是因为外交保护不但需要外国政府违反国际义务而且要求受害者"用尽当地救济",另外,是否最终行使外交保护还要考虑到中国和其他相关国家的外交关系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安全状况的变化与安全问题的凸显,以2004年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巴基斯坦中国公民安全问题的产生,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其原因主要有:政府与个人之间的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中巴关系的社会介入与中巴社会关系的脱节;恐怖主义的影响。中国政府应重视对巴基斯坦中国公民社会性领事保护的构建,进一步加强领事保护的宣传和预防机制,并加强与巴基斯坦的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突尼斯共和国, 为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两国的领事关系,以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两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 确认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四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是两国处理领事事务的基本文件, 决定缔结本条约,为此目的特派各自全权代表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前后,北洋政府为了保护旅俄侨民,加强了在俄使领体系的建设,先后在远东以及莫斯科等地区成功设置了领事机构,在不能够设置领事机构的地方则采取设置保商员、照料华工事务员等形式变相设领.这些举措有力地保障了旅俄侨民的合法权益.但由于其设领行动的极端被动性、领事机关在侨界地位的下降以及大量低素质领事的存在,使得北洋政府的侨民保护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本着发展两国领事关系的愿望,以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两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巩固两国的友好合作,为发展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订立的《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决定缔结本领事条约,并为此目的议定下列各条: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事条约》,已由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菲舍尔,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三十一日,分别代表本国在柏林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事条约》是中国、民主德国双方在各自提出的条约草案基础上,经过友好谈判达成协议的。中国和民主德国早在一九五九年就签订了领事条约,但该条约比较原则,某些条款已经过时。经审核,现在重订的这个条约比较全面、具体,符合两国关系发展的情况,有利于促进两国领事关系及两国经济、贸易、文化等友好关系的发展,也符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是一个多重因素结合而产生的现实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公民海外活动中的安全隐患,既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和联合应对非传统威胁,更要公民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中国警方应该结合国际安全环境和本国公民海外活动的特点,积极预防和强力应对。现阶段,建立海外公民安全保护警务机制,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和提高领事保护能力是我国警方及相关部门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维护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以下称缔约双方),为发展两国的领事关系,以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两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决定缔结本协定,并议定下列各条:第一章定义第一条定义就本协定而言,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领馆"指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或领事代理处;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墨西哥合众国,为发展两国的领事关系,以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国民的利益,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决定缔结本领事条约,并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章定义第一条在本条约中出现的下列用语具有以下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惠宇 《长白学刊》2012,(4):114-119
抗战胜利后,美国在中国东北主要城市重设领事机构。驻中国东北的美国领事机构位于远东美苏对抗的最前端,最初为近距离地观察苏联在东北的活动及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发挥其特有的作用;1948年后,在中国政权更迭、美国对华政策未定之际,美国领事机构坚持留在中国东北,企图充当插入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楔子",但这一设想并未成功,最终被"挤出"东北。  相似文献   

20.
聚焦中国     
时政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拟增专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实行社会调查报告制度。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将成立专门的领事保护处,专职为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