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胡子     
我和外子,好像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球上的人。他是华人,然而,不懂华文。他自小受英文教育,中学毕业后,负更澳洲,取得了工程硕士学位后,留在澳洲工作,长达十年。生活语言与工作语言,全是英语。我呢,土生土长,受华文教育,以华文教书、以华文写作。读的呢,又纯粹是文科。我们的结合,可说是“中西合壁”、“文理相通”。结婚以后,他才好整以暇地透辟了娶我的“真相”。“我娶你,因为你不精明。你的数学一塌糊涂,不会查询我的收入;你对工程又一窍不通,不会在我工疲归来时,问东问西!娶得糊涂夫人,丈夫福气大哪!”我亦不甘示弱…  相似文献   

2.
晓颖是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她心直口快,有啥说啥,因此得罪了周围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她认为心眼小的女孩。结果,晓颖觉得她们总排挤自己,不动就对自己说“你太小,不懂事,不和你说”之类话,弄得晓颖非常生气,也常常感到非常的孤立。你看,因别人说你“太小、不懂事”,就异常气愤那么晓颖是否清楚自己说过的一些话,会给别人带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有这么一句话,叫做“男人喜欢好看的,女人喜好听的”。实际上,就我们这些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而言,还都不具备着十分的自信,我们挺希能从别人的言谈话语中,获得点肯定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6)
应征有一天,某高级公司要人手,一位高才生跑去应征。老板问他说:你想要什么工作环境。那人说:我想一个月薪水10万,一年有一个月让公司用公费让我出国,公司还要用公费让我租房子。老板说:我一个月薪水给你20万,一年有两个月公费让你出国,公司还送你一栋房子。那个人惊讶的说:不会吧,这么好,该不会是跟我开玩笑吧。老板说:是你先跟我开玩笑的。多少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六次。”一个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哪六次?”老师又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惩罚法…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森林危机。绿色忧患之于中国 ,更是全方位的 ,让我们看看沙漠中的原始村落 ,就会知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原是相互共生、相互依存和相互合作的。人类社会的繁荣 ,总是极盛而衰 ,去而不返。但 ,一种有趣的现象是 ,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 ,当那些曾经显赫而荣耀的大都市被沙漠掩埋千百年后 ,仍然有一些小小的原始村落与世隔绝地生活着 ,现代文明被沙漠挡住了 ,原始风貌和这些村落的人一样繁衍生息。在我们看来严酷到无法生存的自然环境里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生活 ,他们大约不会有兴趣按照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5.
日本文化中“人”的观念米强“人的本质”是什么?人如何认识自我?这是人类的永恒课题。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人”的观念有不同的认识。世界上并不存在得到所有人认同的“人”的观念。文化背景在规定“人”之观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言与文化...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包罗万象 ,凡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制度、语言等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因此 ,文化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中无时无地不在起作用。但究竟什么是文化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以及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出发 ,对文化作了各自不同的解释。实质上 ,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发展至今 ,一个最具有概括性、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 ,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 ,如语言…  相似文献   

7.
韩浩月 《新青年》2002,(10):18-19
我六叔比我大四岁。有一次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跟你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我跟你……”我打断了他:“这么大的人怎么连话都不会说呢。”  相似文献   

8.
有的史学家本质上无非只是“史工”,即对史籍进行整理、抄录、复述的工匠,对这样的人,当然要尊重。他们无论是大学里的历史教授,还是小学、中学里的历史教师,虽然他们干的都是“照本宣科”之举,但必须承认他们的劳动价值。假如人类历史上或人类社会中没有专干照本宣科的人,只让那些说胡话、说昏话、说蠢话、说废话的人以“万事通”自居,动辄便大耍一通“新新人类”的二百五式脾气,  相似文献   

9.
1937年10月16日,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将军在忻口会战中牺牲,成为七世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课文来描写他。1938车3月12日,延安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毛泽东在会上高度评价郝梦龄抗日殉国的精神。他说,“郝梦龄将军等的热血是不会自流的”,并称赞他是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证明“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10.
埃及掠影     
埃及掠影程星原友好热情的埃及人不久前,我到埃及学习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使我有机会对埃及社会生活通过实际体验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到埃及后最突出的感觉是阿拉伯人的友好热情。不论你想去哪里,只要你懂得当地语言,便不必担心迷路,因为总会得到热心的当地人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困惑     
有学者说,人类的本质是沟通。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独的鲁宾逊。人类的生产、贸易、知识的积累、传播,都是社会性的,要分工协作,就要交谈,沟通思想。因此,语言就是我们使用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工具。文字也是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言政策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拟对历史上和当今越南的语言政策进行探讨,剖析其语言政策的嬗变以及越南语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饮食文化是代表饮食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并丰富人类饮食生活的一种智慧宝库。饮食是一种看似平常又极为重要的事情,“它是人类生存和改造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饮食文化是人类有关饮食实践的多方面经济社会生活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它是跨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又具有自己独特内涵和外延,是组成网络又具有独特神韵的一种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埃及掠影     
埃及掠影程星原友好热情的埃及人不久前,我到埃及学习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使我有机会对埃及社会生活通过实际体验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到埃及后最突出的感觉是阿拉伯人的友好热情。不论你想去哪里,只要你懂得当地语言,便不必担心迷路,因为总会得到热心的当地人的...  相似文献   

15.
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看得我泪流满面,那份至纯至真的亲情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那份血脉相连的关爱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泪水润湿的不仅仅是我的眼睛,还有我的心灵!我不是独生子女,在大力倡导独生子女的年代出生。这或多或少注定我和我的同龄人有些许不同,仅因为这,曾一度使我感到自卑和不悦。上高中第一天同桌与我闲聊“你爸妈上班,你一个人在家干嘛?”我说有时和哥哥姐姐打牌。“哥哥姐姐?!不会吧,你还有哥哥姐姐?”而后转身对别人说“她还有哥哥姐姐哦”。她夸张的口气、莫名的惊诧激起我强烈的反感。继而她又问“你们乡下…  相似文献   

16.
语言同人类社会一样在不断变化着,马来西亚人使用的英语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百年演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当今马来西亚英语(Malaysian English)。马来西亚英语是英国英语和马来语、汉语、泰米尔语等语言接触的结果,马来西亚英语从词汇、语法成分、形态成分和音系成分等方面借用了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等语言的成分,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笑画集锦     
瞎子吃鱼有个姓张的瞎子与姓李的瞎子,合伙买了一条鲤鱼。他俩谁都不会做鱼,只是在锅里倒上水,放点盐,就把鱼放进锅里烧起来。岂料,鲤鱼蹦出锅外,他俩也没有察觉。煮了好一会儿,两人便你一碗、我一碗地品尝起来,竟异口同声地说:“好鲜美的鱼汤呀!”有旁观者告诉他们说:“鱼并未扔进锅里呀。”两人听了一楞,但接着竟双双合掌赞叹道:“亏得神明保佑,如果鱼在锅内,可得把人鲜死了。”合本做酒甲和乙商议着合本造酒。甲对乙说:“你出米,我出水。”乙回答说:“米都由我出,酒造成了,怎么算这笔帐?”甲振振有词地回答道:“我…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泰一”比作《圣经》,也许你很惊讶,你说:《圣经》我知道,而“泰一”是什么?而且.有什么能与《圣经》相提并论呢?让我告诉你,“泰一”是一种药。怎样向你讲述这种药呢?“泰一”药曾治好过许多癌症患者,但你不能说它专治癌症;它使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精神焕发如枯木逢春,但你也不能说它是一般意义上的补品;肾病、肝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服了“泰一”立见奇效,就连小孩子生口疮,含上一口“泰一”,几分钟就好。然而,你能简单地说”泰一”是消炎药吗?我想到《圣经》,它真是一部奇书,它奇就奇在各种类型、各行各业的人都…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即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首先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其次,过多过滥、粗放式使用造成单位能耗与资源耗量过高,资源枯竭进一步加深;另外,发达国家已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弗洛连斯基、布尔加科夫和洛谢夫是俄国语言哲学史上语言本体论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以其独特的名谓哲学(称名哲学)为俄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看来,名谓是人类思想的“意义”和事物存在之内在“意义”的特殊交汇与融合。世界中的一切,包括自然在内,都具有意义,因此,名谓并非实体性客体,而是积极地表现着自己、有意识有目的地给事物和现象命名的、思考着的个体。他们的名谓哲学揭示了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认识与存在相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旨在证明,语言是现实存在的理性的反映,而词语则是这一被反映的存在的本质。 了解俄国语言哲学史上语言本体论流派及其思想精髓——名谓哲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俄国当代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