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 10年来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加快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 ,这是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规律和偶然事变综合作用的结果。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 ,不平衡发展是挑战 ,但更是后进者加快发展、实现崛起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能否以入世为契机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实现经济崛起 ,主要取决于经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03,(1):42-42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革命的发展,世界经济迅速转型,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它的崛起主要有三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04,(6):18-25
21世纪的国内外环境,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平崛起”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和平崛起”既是新一届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定位,又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郑重承诺?在崛起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会给未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什么影响?在实现“和平崛起”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当代青年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本刊于4月14日特邀几位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有人对《大国崛起》引发的热潮感到不解,认为片中的史实都是最一般的常识,而大众对此却觉得新鲜而且震惊,这表明我们对历史,尤其对世界历史的忽视,造成了公众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存在很多空白。  相似文献   

5.
薛涌 《同舟共进》2009,(9):21-23
中国的经济崛起靠的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但检视现代史上的大国崛起,靠廉价劳动力是无法维持大国地位的。中国要真正崛起,必须依靠建立在优越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昂贵劳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对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6.
邓晓影 《传承》2008,(10):38-39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形成了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国际格局经历了由冷战两极到多极转换,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特殊历史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兴经济大国群体崛起。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形成了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聚焦世界     
《小康》2009,(12):19-19
美国要向中国学习五件事 对美国而言,奥巴马这次对中国的访问选择了一个尴尬的时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经受住了世界经济衰退的考验,人们前所未有地强烈感觉到中国正在崛起。相比而言,美国似乎突然就变脆弱了。美国的国民情绪仍然低落,经济仍然没有起色。现在是美国表现谦虚的时刻,因为中国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做对了。下面是中国获得成功的五个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李俊峰  常瑜 《时事报告》2010,(11):50-61
清洁能源寄托着美国领导21世纪世界经济的梦想,寄托着欧洲成为“新中东”的梦想,寄托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梦想,更寄托着人类拯救地球的梦想。未来世界,做‘绿色超级大国”是世界潮流,此间的博弈和斗争不可避免,新能源战略领域的竞争和合作将考验人类世界的智慧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根基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唯物史观是同时产生的。“世界历史”是唯物史观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历史基础,唯物史观是适应于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哲学形态。围绕全球化的现实特点、全球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国和世界的互动而在规律的意义上形成新的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创新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进入新阶段,人们建立起更加普遍的交往、更加广泛的联系,相互依存程度前所未有。新阶段的世界历史在经济状态、发展动力、政治形势、文化格局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凸显了全球化进程新的特色。习近平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引,站在世界历史高度,锐利洞察世界历史在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新表征,并依据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绘制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形成了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世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3.
《时事报告》2007,(4):F0002-F0002
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东方风韵,令全球文化界为之震憾。这份由东方文化谱写的绚丽乐章源自于中国历史的悠久与辉煌,也依存于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日益卓越的表现。中国的发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民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14.
高钢 《人权》2009,(3):32-37
前言 1978年中国启动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30年历程,30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社会的经济结构、人文场景、运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占世界人口22%的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推进着整个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傅治平 《新东方》2013,(5):I0001-I0001
<正>曾有专家断言:21世纪世界将进入海洋经济时代。实际上,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上众多海洋国家试图重温大国崛起的海洋梦,相继打起"海洋经济牌",海洋开发成为一种新趋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中国也开始真正觉醒了,清醒的海洋意识促使中国把开放的目光凝聚到了大海,在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提出了影响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海洋强国。这也意味着中国真正面朝大海,开始了根本性的经济转型。于是,中国的广袤海域承载起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复兴强国之梦。以往的地理教科书总爱炫耀"中国地大物博"。其实,中国地虽大,而物并不博,按照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人类性关怀为出发点,以共产主义为价值导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实践道路。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范畴来理解会看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先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规定使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价值导向,同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更高的价值导向。这一价值导向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逻辑先在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便不是“后天”加给它的;相反,它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先行”进驻中国式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层调整之后,2013年的世界是否会因为新领袖层的崛起而给世界带来活力,这可能是此时此刻最值得我们期待的。2013年是中国的农历蛇年。中国民间历来以"金蛇狂舞"预示蛇年可能带来的激情、财富和运气。站在2013年伊始眺望全年局势,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可能并非如此让人充满遐想。受到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的冲击,2013年的全球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中部崛起背景下新农村“文化经济”形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农村的崛起。从文化经济理论视角看,随着世界文化经济时代来临,中部以其优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具有发展农村文化经济的后发优势。构建新农村文化经济形态,实现中部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农村文化经济形态转变,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的世界城市与当代的世界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世纪以前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个地区性的"世界城市",如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中国盛唐时期的长安、17世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从18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真正影响全球、控制全球的世界城市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近30年内取得了年均9%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的收益惠及广大民众,数以亿计的人民摆脱了贫困。这是世界经济史上没有前例的成就。中国政府在管理增长的过程中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和不拘一格的政策。如果中国能够在未来20年内继续维持这种高增长,中国将注定成长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国。但是,大国崛起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今的发达国家在崛起之时,都是靠对外殖民起家的,一则掠夺资源,二则抢占市场。资源和市场,实则是制度之外,决定经济体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当今的国际局势,以及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