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04,(3):45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开学1926年5月10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开学。该校设步兵、炮兵、工兵、政治四科,校长是国民党左派将领俞作柏。该校为广西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干部。第一期的学员何莽、甘湛泽、刘健、何?、陈可福、陆启富、林景山、钟祖熹、唐浚、黄光照等后来成为红七、八军的重要骨干。毛泽东就全国抗战问题复电李宗仁1937年5月13日,毛泽东复电李宗仁,电文中称“和平、民主、抗战为今日民族解放斗争不可分割的方针。和平虽已实现,然非民主不足巩固和平。抗战迫在面前,然非民主不足保证抗战。促成全国政治之民…  相似文献   

2.
凤介生 《黄埔》2014,(2):78-81
正1926年两广统一后,李、白、黄派人到广州学习黄埔军校办学模式和经验,双方协商后由军委会决定在南宁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简称南宁军校,以李宗仁为总负责人,此后双方无实质往来。南宁军校共办八期,第一任校长俞作柏系李宗仁任命,此后历任校长均由广西当局任命,白崇禧兼任过其中四至八期的校长。从办学开始,南宁军校就拥有自己的校训和校歌,不采用黄埔本校的校训和校歌。南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7,(3)
<正>南宁分校的前身是1926年5月在广西陆军讲武学堂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1938年初,南宁分校迁至桂林,并奉令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1945年底,第六分校奉令裁撤。一、历史沿革由于黄埔军校"所造人才仍不敷分配",统治广西的新桂系军阀,按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旨意,参照广州黄埔军校的做法,在旧桂系广西陆军讲  相似文献   

4.
卜穗文 《黄埔》2010,(1):43-45
黄埔军校建校之初校舍不足,在黄埔岛内设平岗分校、蝴蝶岗分校,在广州市内设省分校,但这些分校纯属移驻学生分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结构,实际上不是分校,仍旧由本校直接管理。随着国民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黄埔军校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陆续建立4个分校,即潮州分校、南宁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宁分校,又称第一分校或广西分校,武汉分校又称第二分校,长沙分校又称第三分校。  相似文献   

5.
潮州分校     
《黄埔》2017,(2)
<正>潮州分校是黄埔军校设立的第一所分校。1925年2月,为了给参加第一次东征的学生补习课程,黄埔军校筹划在广东潮安县城设立分校,后来因为杨希闵、刘震寰叛乱而暂停。1925年12月,第二次东征后恢复筹办潮州分校,借用潮安县城李公祠(又名李家祠)为校址。初名为“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后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简称“潮州分校”)。潮州分校从1925年12月创办至1926年底停办,历时一年多,招收了两期学员。历史沿革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6.
南昌分校     
《黄埔》2019,(4)
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昌分校原为国民党第5路军干部学校(另称第5路军军官补习所),于1928年4月30日在南昌成立。第5路军干部学校原是江西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第5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接受同窗好友朱德的建议成立的军官教导团。是年10月,国民党中央禁止各军自办军校,该校乃改隶并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昌分校。南昌分校设校长、教育主任,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6,(4)
正四分校原为广州分校,是在广州燕塘地区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1927年,因黄埔军校官生日聚,校址偏小,于是在广州燕塘训练军校第7期入伍生,后粤系军阀陈济堂设教导队于此,再扩充教导队为第1集团军军事政治学校,不久易名为"广东军事政治学校"。1937年,时为第4路军总司令的余汉谋接管该校,自任校长。同年秋,中央命令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蒋介石令陈诚、陈芝馨分任正、副主任,并于8月15日正式接收,10月12日正式开学。1938年1月,广州分校奉命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校址也先  相似文献   

8.
安昕 《友声》2007,(5):42-42
5月8日至24日,美国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校长艾瑞克·沙姆威率该校合唱团一行107人访问乌鲁木齐、西安和北京等地。新疆自治区副主席库热西、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锦才等会见并宴请了校长及学校董事会成员。合唱团在各地巡回演出,与高校和友好组织进行交流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9.
《黄埔》2007,(2):39-39
黄埔军校之设立分校,始于第一次东征时的潮州分校。1925年3月,校军东征抵潮汕后,为随同出发之第二期学生补习功课乃筹设潮州分校。旋学生返校,分校亦结束。同年11月12日,潮州分校复校,开始招收学生和入伍生700余人,12月23日上课。1926年6月1日,一期348名学员毕业,与本校三期学生同等待遇。入伍生升学,至1926年12月毕业380名,与本校第四期学生同等待遇。该分校遂解散。  相似文献   

10.
黄哲嗣 《黄埔》2013,(3):78-79
黄埔军校曾设分校于全国各地,长沙分校便是其中之一。北伐时期,蒋介石以革命势力日渐膨涨,军事人才仍感缺乏,乃于1927年2月10日在长沙筹办分校,3月10日任命石醉六为分校长,石醉六就职后,即在长沙小吴门外火车站设立分校。随即在湖南开始招生,定学额为一千名(内有皖豫两省学生各百名),分步、炮、工、政治四科,修业期间为一年,以后并入武汉分校。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7,(2)
<正>潮州分校成立(一)简况1925年3月,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粤军第7旅、第2师,以及第1师之一部,第一次东征进占潮州之后,为给随同出发的军校第2期学生补习课程起见,筹设潮州分校。旋因故奉命返校,分校亦同时结束。及至第二次东征复定潮汕,才又将潮州分校恢复。1925年11月12日,分校开始招收学生队与入伍生,以第3师及独立第2师下级干部编组之。12月10日,校长蒋介石任命第1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9,(4)
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洛阳分校开办于1933年8月18日,主要是施行本校学员的"转地"教育,即专为调训国民党军队中行伍军官而设。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紧逼中原,洛阳分校迁至陕西汉中,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直至1944年12月裁撤并入第九分校。一、洛阳分校(1933.8—1937.11)  相似文献   

13.
贾晓明 《黄埔》2014,(5):79-80
1925年11月12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复办,开始正式招收学生。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指挥部为培养革命武装力量创办的黄埔军校第一所正式分校,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在粤东的军事摇篮。据《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记载:"该校之有分校,当自潮州分校始。"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7,(4)
<正>四、教学与训练(一)师资该校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修业期限、教学组织都比较规范,力求能培养出军队的实用人才。选聘的师资亦相当严格,"或由督会办或校长请委,皆遴选各省学术优良,经验素著,并对本党工作能尽瘁者任之"。校长、各科长官以及教官均出身陆军大学、保定军校等国内军事名校。以下是各期主要教官:第1期教官  相似文献   

15.
永久的誓言     
1935年伟大的”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增强了我的爱国心,唤醒了我不能当亡国奴。正在南宁平旦中学读书的我,在这一新形势的激励下,积极地参加了南宁学生的游行示威,响应北平学生的救亡运动。一天,南宁初中与我姐姐同班的高年级学生黄孔修到我家玩。责是我的同乡,他见我有点爱国思想,每个星期天,只要有空就来找我谈论国家大事,讲抗日救国.我与他交上了朋友,他劝我到南宁初中读书。我姐姐也主张我去南宁初中。于是1936年春我考进了该校。后来知道南宁初中的前身是广西省立第一中学,互925年就有共产党的秘密活动,校长陈勉总是…  相似文献   

16.
龙州军魂     
滕忠 《传承》2003,(1):38-39
龙州,原本是南中国一个边陲小城,它除了古老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几乎没有更值得炫耀的地方。而上世纪初叶,一场震惊海内外的武装起义,则将龙州推上了轰轰烈烈的红色历史舞台,其名声变得响亮而富有激情起来。1929年6月间,蒋桂战争结束,蒋介石打败了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军阀后,委派倒桂有功的国民党左派俞作柏及其表弟李明瑞主政广西,分别担任了广西省主席和第四编遣区主任。俞、李到南宁后,深感自身力量薄弱,为巩固基础,他们要求中共派干部前来协助工作。中共中央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特派邓小平(化名邓斌)、张云逸、陈豪人…  相似文献   

17.
耿道庸 《黄埔》2011,(3):31
我是1944年3月投考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的,尽管文化测试第一名,但因身高不够未能报上名,便被安置到六分校练习营当兵;6月入军预班二期一队受入伍生训练;9月随六分校撤到桂西南;1945年初到大榕山区囤兵训练;4月升入该校二十期通讯兵队继续学习。抗战胜利后,各分校撤消合并为成都本校,我又于1946年初重新考入该校二十一期就读。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07,(3):62-62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为迎接革命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建校时全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0月2了日宣布成立,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生移往武昌就读,同时向全国招收新生。1927年1月,黄埔本校第五期炮兵、工兵科学生陆续到武昌学习。1月19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该分校在所有分校中规模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长沙分校     
《黄埔》2019,(3)
<正>黄埔军校在长沙先后两次办分校,即北伐时期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和抗战时期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由于这两个长沙分校没有渊源关系,故分述于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一、历史沿革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组成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黄埔师生大多数投身其中。一路上,北伐军长驱直进,势如破竹。7月11日,唐生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军占领长沙。蒋介石感到形势大好,但深感军事人才缺乏。  相似文献   

20.
丁占福 《黄埔》2009,(6):32-33
1937年2月,我进入黄埔军校汉中第一分校学习,成为第十七期学员。1939年11月毕业后,正值日军从北海登陆,南宁失守。我被分配到杜聿明第五军直属军部的补充二团一营机枪连二排。南宁失守后,日军继续推进,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