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游》     
付杰 《新民周刊》2022,(17):127-127
著名学者田晓菲教授的《神游》一书,把南北朝和晚清合在一起写,把不同领域的文本和材料聚在一起探讨,一方面细致深入地处理具体时代和文本,另一方面作出全景式综观与对比。其内在寄托了田晓菲一贯的信念,即通过对时代、文类、文体乃至现代学科的分隔的超越,来探索一个历史时代所共同面对的文化问题、共有的文化关怀。  相似文献   

2.
对萨科奇致金晶慰问信的原文和译文的比较解读可以发现,翻译中的改写实践不仅取决于文本的语言结构.而且取决于文本外的政治、文化或社会因素,会因时因地而变。为了让译文符合当时的扶助者需要以实现其政治目的,适应目的语文化内读者的诗学习惯以影响其政治态度,译者会在翻译转换过程中进行用词的变通、增删、合并句子或段落,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改善政治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使人们有机会窥见俄罗斯文学研究中西伯利亚文本的重要意义。该文本是十七世纪至今西伯利亚问题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的关于东征、苦役和生态的书写,分别从历史文化、信仰和生态伦理的维度,诠释了西伯利亚文本的内涵。西伯利亚被侵略、被奴役、被破坏的历史和现实,在文学文本中被想象为帝国的荣耀、天国的复活和家园的善治。想象以神话化、神圣化等诗意化的形象建构方式,有意识地塑造了理想的西伯利亚形象。在地理空间批评和文化地理学理论的观照下,西伯利亚文本中的想象,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现实之间的差距,在文学空间与地理空间的对照过程中表现出来,揭示了俄罗斯通过文学想象遮蔽社会问题、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意志。  相似文献   

4.
林莺 《法国研究》2013,(1):47-51,17
对于华裔作家程抱一的研究,多止于简单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的单向度研究和罗列,几乎未曾出现从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进行探讨的话题。然而,文本不仅仅是语言的书写,更重要的是承载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个体溶于文化后的生命体认和话语实现过程,本文利用福柯语言哲学中的话语权理论深度解析华裔作家程抱一话语实现和作家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提出建构话语权力才是作家文本成功的关键,并进一步提出典籍规训是华裔作家身份得以建构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文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需要进一步借鉴、学习和取长补短,共容共进.所有文化的最高境界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每一种文化都不是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时代发展斟酌进退.从长远观点看,文化的特殊性终究要融入到文化的普遍性与世界性之中.东西方文化在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融合之后,最终会聚集到世界大文化的屋顶下,把文化的共性、全球性贡献给全人类,贡献给未来.  相似文献   

6.
李娟 《当代韩国》2008,(4):69-72
母亲在传统庙堂文化中是一个神圣的文化符号,但在朝鲜古代的家庭小说中,出现了大批与传统理想母亲人格形象相背离的“恶母”形象。透视这些文本中的“恶母”形象,可以解读不容忽视的社会伦理道德的阴影、女性心理结构缺陷和社会秩序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7.
韩国文化产业现状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韩国已经把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21世纪的骨干产业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正在大力付诸实施。金大中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即强调要实行“文化立国”。韩国政府认识到,21世纪是“知识革命的时代”,无形的知识、信息和文化将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源泉,世界各国都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努力提高本国文化的竞争力。文化的作用决不仅仅在于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文化商品本身还能创造巨大的附加价值。一部《泰坦尼克》影片的片值超过了韩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收入,这一事实促使韩国重新认识到文化产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09,24(1):37-44
作为德国旅游媒介,德语版旅游指南是如何介绍中国、如何建构中国形象的?从中又产生了哪些文化异同问题?这构成了本论文的核心问题。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实例出发,通过对物质文明异同、文化异同和制度异同特征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界定德语版旅游指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禁忌,是人类社会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禁忌在许多情况下产生于人类生产能力低下和科学文化技术落后的时代,是人们在无法抵御各种灾害和疾病,而又不能正确认识产生这些灾害和疾病原因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心理解释和某些实际经验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并对人们的某些言行起着约束和限制的作用。禁忌涵盖的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纷呈。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把禁忌包含的意义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崇高的、神圣的和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禁忌的对象可以是事或物,也可以是人。前者包…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与其说是肌理性的,还不如说是修辞性的。它得益于阅读感知、文本重构和批评反馈的修辞性链接,体现为原作在语言、美学、文本、文化和哲学层面的一系列重构。承认翻译存在修辞空间,有助于挖掘翻译脱语境转换渠道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1.
文化经济时代的政策课题姜应善一、文化的产业化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化的时代。这可以从许多表达术语得到印证,“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的终结”、“信息革命的开始”等这些话语表明我们所处的时代及其转型框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迫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从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我从遥远的国度给你写信》是米硕的名篇。本文作者力求站在两种文化、两种诗学的焦点上,间或以道家思想为参照,做一尽可能深入的文本分析。米硕的这部作品可说是两种文化和诗学的"交叉口"。他既是西方的,笛卡尔、卡夫卡式的,也具有东方色彩,道家风范,更确切地说,他是中介型的,人类型的。  相似文献   

13.
狂欢节文化在西方文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体现为它促成了小说的产生,更体现为狂欢节文化在此后的整个文学传统之中的渗透和影响。塞利纳的作品《茫茫黑夜漫游》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应用狂欢节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将笑与悲剧联系起来,狂欢与世界末日联系起来,使小说呈现出一种独有的颠覆性力量。本文试从《茫茫黑夜漫游》中的狂欢思维和狂欢视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探讨狂欢节文化在这一特定文本中的体现及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奠定统一东方文化精神的建议李炳汉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所一贯追求的精神价值及其成就,我们称之为“人类文化”。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经过一定的时间,由一定性格的人们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因此它自然含有时代性、地域性和种族性等特性及文化本身的传统。根据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众语喧嚣”的时代,女性的声音尤为瞩目,无论在法国还是中国。女性作家透过写作,尝试表达自我、反抗斗争,继而感受生命。本文试图从词汇学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围绕(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埃莱娜·西苏提出的)“女性写作”这一概念,对女性作品进行文本解读,思索女性自我生命书写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一部介绍伟大的“18世纪朝鲜”文化的书许永唤《韩国文化黄金时期的真景时代》(共两卷)崔完洙等著石枕发行本书可以帮助您理解并掌握以朝鲜即中华的思想意识,积极主动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发展了固有文化的朝鲜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伟...  相似文献   

17.
后基地时代的菲律宾安全观与防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基地时代的菲律宾安全观与防务政策曹云华在冷战时期,菲律宾在美国的保护下,基本上不存在外部的威胁。1992年,美国从菲律宾的两个军事基地撤出(我们把1992年美国军事基地从菲律宾撤出到现在的时期叫做后基地时代),一下子把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弱的菲律宾...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黄松赞这里说的“文化”,用其广义,即既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亦包括有形的物质创造;所讲:“中华文化”,主要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新加坡文化”则指殖民地时代的多元文化和现在的多元文化。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玻开埠...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包容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构成;突出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本质;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罗摩衍那》对柬埔寨文化的影响几乎是无处不在的,然而却很少有文字文本流传下来。100多年来,柬埔寨罗摩故事文本的考证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