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姚同发 《黄埔》2011,(4):54-56
多少年来,为开拓两岸传媒交流,为两岸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郑贞铭教授总是不辞辛劳,奔波于两岸之间,架起了两岸传媒交流的一座座桥梁。中华文化的浸润与传承郑贞铭的家乡福建林森,是一座拥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那里人文荟萃,文风鼎盛。郑  相似文献   

2.
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博鳌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就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强调,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力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来,慈溪市通过三套机制,突出青年交流,完善平台网络,深化交流交往,促进经贸合作,推动慈台两地融合发展。突出两岸青年交流邀请台湾学生来慈开展"台湾同学进我家"活动,增进台湾学生对大陆的认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举办二代、三代籍贯为慈溪的台胞"走进家乡行"返乡探亲活动,树立家乡观念,强化亲情意识。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8,(3):80-80
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博鳌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就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强调,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力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7)
正国台办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两岸和平发展就可以得到维护。只要对两岸关系及两岸城市交流有正确认知,我们对两岸城市交流持积极、开放态度。自"5·20"以来,台湾新当局及蔡英文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中"核心内涵,致使两岸官方联系机制停摆。尽管如此,两岸城市交流、民间交流依旧如火如荼。8月22日至23日,"2016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如期在台北举行。知名学者高希均先生致辞,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先生、上海市市长代表沙海林先生发  相似文献   

6.
王微芳 《台声》2023,(7):91-95
<正>浙江温州籍著名台胞、温州荣誉市民吴昌涛先生于今年2月4日在台北安详地走完他的人生旅程,享年105岁。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曾对家乡温州的科教文卫等领域公共设施建设和救灾扶贫工作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尤其在推动开辟最早的两岸探亲船、捐资培养青年学子、重修温州谯楼等贡献卓著。为缅怀先生的嘉德懿行,清明节前,谨作此文,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7.
<正>3月27日至4月7日,马英九先生带领台湾青年学生一行先后赴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参访,进行为期12天的祭祖与交流之旅,受到两岸乃至海外相关人士高度关注,马英九先生此访充分体现了两岸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真实展现了大陆的快速发展和自信包容,再度彰显了“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回到故乡     
<正>“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先生墓前,黄永玉在一块石碑上的题字。被称为“灵魂摆渡人”的高秉涵老人曾是一位台湾老兵。他1935年出生在山东菏泽。13岁那年,随国民党军队离开菏泽到台湾。两岸开放交流交往前的几十年时间里,回到故乡便是他从未放弃过的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当时已移民阿根廷的菏泽老乡要回大陆探亲,途经台湾时,高秉涵恳请她带一些家乡泥土回来,以慰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2021,(3):46-47
正近年来,江西省台办积极为赣台婚姻家庭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鼓励赣台婚姻家庭为促进赣台交流合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2020年12月举办的赣台两岸婚姻家庭"我爱我的家乡"联谊活动便是江西省台办做两岸婚姻家庭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11个赣台婚姻家庭的30余名成员全程参加,开展实地参访、座谈交流等活动,大家纷纷表达对江西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殷切期盼。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06,(11):66-67
2006年10月3日至7日,由广东省台办、汕头市台办。市两岸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台湾当代名家书画展”在汕头市举行。据了解,本攻书画展是汕台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是继去年汕头市成功举办“两岸四地名家书画展”以来,又一次承办的两岸大型书画展。汕头市邀请了由台湾中华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长覃国强先生率领的台湾当代书画名家来汕参展交流,并特邀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会长李汝匡先生等出席。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新闻界泰斗、《中国时报》系创办人余纪忠先生已于4月10日病逝。余老前辈是故乡江苏杰出的儿女,先生学养深厚,正直勤勉,爱国爱乡,绩著斐然,不仅蔚为一代报业巨子,也是晚辈后生治世、治学之楷模,在岛内外和家乡江苏享有崇高而卓著的声誉。余老前辈内心深处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情愫,生前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热心家乡与台湾的交流交往,并不惜为之贡献巨大的心血和财力,深受家乡人民和莘莘学子的称道与爱戴。中兴业需人杰1994年,余纪忠先生捐资125万美元创办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7年来,该基金…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7周年的日子。在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建的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办了《血脉相连中华情——一个老兵的黄埔情结》展览。透过展览中的一幅幅老照片,我们看到了一位九旬黄埔老兵与他的夫人,多来年奔走于海峡两岸,为两岸的黄埔校友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密切两岸同胞联系,为两岸交流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9,(8):4-9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动力,更需要文化动力。如果说文化是立国之本,那么文化的传承与扎根须靠教育。诚如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论坛上表示,非常赞赏成思危先生的话,“经济能罅帮助我们今天,科技可以保障我们明天,教育才能保障我们后天”。短短两天的论坛上,凝聚了这一共识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走向和时代脉搏,呼应两岸同胞加强文化教育交流的迫切要求,汇集530多位两岸文化、教育新闻经贸界的代表和专家学者的热情和智慧,擘画两岸文教交流与台作的历史新篇,为两岸协商签署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8,(5):4-9
焦点胡锦涛博鳌会见萧万长 4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就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交换了意见。尽管“胡萧会”只进行了20分钟,却并非如媒体此前所料,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相反,代表双方充满善意的尝试,两岸关系已迈入务实的新时代。 会谈中,胡锦涛强调,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萧万长表示,两岸经济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一直发挥着稳定两岸关系的正面作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取得进展,得来不易。现在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尽快启动两岸周末包机,并实现大陆居民来台湾旅游。希望能尽快恢复两岸协商,以利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王鹏 《台声》2019,(15)
<正>8月1日,2019第八届"四川新娘故乡行"活动启动仪式暨在台川籍配偶回乡创业交流会在成都举行,近百位在台川籍配偶及家人现场交流创业经验。自1987年两岸开放交往交流以来,两岸婚姻成为跨越海峡的"情感纽带",两岸婚姻家庭已近40万个。随着大陆开放发展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两岸婚姻家庭选择到大陆工作、创业和生活。由四川省台办主办的"四川新娘故乡行"活动已连续举办8届,共邀请了400多人次的在台川籍配偶及家人回川参访交流,共话家乡美、共叙川台情。本届活动主题为"回乡创业、回家探亲",特别突出回川创业投资。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06,(3):66-66
孙运璇先生学养深厚.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多年来关心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努力促进两岸谈判和交流交往,令人敬重。孙运璇先生逝世后,2月15日.中台办、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致电俞蕙萱女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函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对孙运璇先生逝世深表哀悼。  相似文献   

17.
胡琳 《两岸关系》2023,(3):14-15
<正>2022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民进党当局干扰阻挠的不利影响,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仍然克难前行、蓬勃开展,两岸同胞交流交往保持广泛密切。这充分体现,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始终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8.
大事记     
5月29日王新宪理事长会见了台湾地区立法院最高顾问郑龙水先生一行。王新宪理事长对郑龙水先生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双方就推动两岸残障事业的共融与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9.
李佳 《台声》2018,(16)
正7月27日,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会见了台湾女企业家协会创会理事长马爱珍女士、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邓治平先生一行。杨毅周表示,马爱珍女士为推动两岸交流、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两岸一家亲"情感,已80多岁高龄依然活跃于两岸交流、热心于两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17)
<正>8月9日至16日,由全国台联和吉林省台联共同举办的台湾吉林籍新住民返乡团暨两岸婚生子女夏令营活动在吉林省举行。以台湾"中华两岸一家亲"交流协会理事长湛秀英为团长、成员多数来自台湾吉林省籍的数十对两岸婚姻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而在参加这次活动中的两岸婚生子女中,最大的已经上高三了,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精彩纷呈的活动令营员们十分兴奋,大家不断地惊叹家乡吉林近几年社会经济方面的巨变,这让他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