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对非军事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美通过不断完善对非军事部署,强化对非军事存在。2007年2月,布什政府宣布设立非洲司令部。这是美统合并提升对非军事战略的重大举措。其根本意图是在控制非洲安全事务的基础上,左右非洲能源、资源,推动非洲国家选择美式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最终将非洲纳入其全球战略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支持美国反恐怖战争的措施,向美国和西方国家靠拢,企图以此为契机推动俄罗斯解决国内外的难题,并改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地位。美国反恐战争给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客观上改善了俄罗斯的安全态势;而美俄在反恐战争中的合作并不能改变它们之间原本存在的战略利益冲突,俄罗斯的安全利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面临一次战略机遇,将昔日的对手俄罗斯转变为合作伙伴;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也曾面临过类似的机遇:将欧洲最大的战争机器德国转变成盟友。美国对俄罗斯与联邦德国实施的经济战略后果迥然不同。冷战后,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是失败的,它让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疏远;而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联邦德国的经济战略则取得了成功,将往日的对手转变成了盟友。本文试图指出: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俄罗斯转型问题上实施了消极的对外经济战略,既没有减免俄罗斯背负的债务负担,也没及时有效地提供援助。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导致了其国内政治困局,也使得俄罗斯民众和精英对西方国家的认知越来越负面,美国失去了一个可能的合作伙伴。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协助昔日的对手德国进行经济重建,并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援助。这样的经济战略最终也惠及美国。因此,即便是相互竞争的国家,国家利益也存在关联性。随着当代世界安全结构的变迁,大国的利益半径在扩大,关联利益日趋明显。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就需要关照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春  张紫彤 《西亚非洲》2023,(2):97-117+159
法国对非洲的安全援助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1960~1996年对非军事技术援助、1997~2012年聚焦非洲维和能力培养和2013年以来开展的非洲反恐反叛活动,其非洲化、欧洲化和多边化特征日益凸显。法国对非安全援助同时在两个层次展开:在双边层次上,外交部聚焦军事培训与教育、后勤支助等,国防部更重视战术、技术合作,并将能力培养植入直接干预努力;在多边层次上,法国以欧盟为主渠道实现成本分摊并提升法非安全关系的合法性。法国坚持“法兰西非洲”模式和高度军事化方法,加上其战略内部关系失衡、欧洲化侧重成本分摊而非利益分享、对非洲自主权严重忽视等情况,使安全援助很大程度上成为法国对非事务干预的合法化外衣,且是法国基于自身利益而扩大其在非洲的政治影响和争夺对非洲事务主导权的手段。“新月形沙丘行动”的重新部署,不仅暗示着法国对非安全援助的转型,更意味着作为整体的安全援助理论与实践的政治化、战略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安全战略是俄罗斯整体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变迁和地区局势的动荡,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军事安全形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均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俄罗斯正面临着自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安全压力.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提出的背景,对比了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本文认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更新和升级是对当前困境的重新认知和有力回应,未来俄将会根据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战略进行调整,以谋求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系列战略的调整决定了未来俄罗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也将对欧亚地缘政治环境和国际关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俄罗斯和印度从各自国家战略利益出发,逐步建立了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印度通过军事技术合作得到了军队急需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建立了较为先进的国防工业基础,加速了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提高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也使印军武器装备的使用维修以及国防科研生产对俄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依附。俄罗斯通过这种合作,不仅增强了对国际事务特别是对南亚事务的影响力,而且获得了大量外汇,为振兴其军工企业和国家经济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东移,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能源是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利益互补的领域,中俄能源合作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也是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区安全保障的基础。双方能源合作既受制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还受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美国试图利用俄罗斯来压制中国并给俄罗斯设置障碍;日本为获得更多的能源利益将与中国进行竞争;韩国的能源多样化战略也将与中国发生冲突。因此,东北亚各国要克服民族界限,远离政治控制,实现能源合作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军事和经济是美国国家战略重心东移的两个支柱。相对军事东移比较容易的条件和 明显的奏效程度,经济东移要遇到更多的困难。面对经济实力相对式微、与亚太各国的貌合神离以 及中国崛起后与本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与深化的局面,美国在贯彻这一国家战略时不得不采取新 的策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是美国意图运用“巧实力”掌控亚太地区经贸规则制定、建立其主导下 的“国际机制”,一方面取得最大限度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以此将中国的发展导入其“合意”的轨 道。中国应对的方针应当是,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经贸联系,用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方法巩 固经济利益,防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化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9.
武器贸易是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形式,是世界大国追逐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的重要途径。作为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国,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呈现出贸易规模大、比较优势强、交易种类多、地区分布广泛以及贸易方式灵活等特征。在俄乌对抗和西方制裁发生后,俄罗斯国内外呈现新的发展形势,俄罗斯武器生产和贸易面临零部件封锁、进口替代困难、实际投入下降、外部市场变化、开拓市场能力不足以及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和专利保护等多方面的挑战。俄罗斯通过采取灵活的政治外交战略、实施进口替代和国家军备计划、采取多元化市场战略、提升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和加大武器营销力度等措施,促进了俄罗斯武器出口贸易。俄罗斯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武器出口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持续升温,加强了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双方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关切,不断深化政治互信、加强军事合作、扩大经贸关系、对接发展战略、开展教育合作、推动媒体融合,从而巩固和全面提升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近期看,土耳其依托突厥国家组织,并积极转化俄乌冲突的不利影响,继续全方位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将战略合作推向纵深,努力推进突厥语国家的一体化。其结果势必引起中亚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1.
徐国庆 《西亚非洲》2023,(4):134-155+160
印度将“印太战略”视为其“东向行动”政策的超越。虽然“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介入印太事务的基石,但涉及非洲的“西联”与“南控”政策也很重要。换言之,非洲对印度“印太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呼应“东向行动”政策、助力其走向亚太并提高大国影响力,还在于实现印度深耕印度洋、拓展对非经贸合作和加强人文联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基于“印太战略”,莫迪政府将印非关系提升至战略层级,增加对非外交机构与资源投入,在战略议题设置上更加突出海上安全,以加强对非反恐与人道救援合作、践行支持非洲发展承诺、发挥在非海外印度人“桥梁”角色等方式,大力推动区域集体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在深化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互联互通、防务后勤保障等领域合作上展示出较大的开放性。印非关系的发展彰显印度在印太地区地缘与领域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提高印度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涉非议题上的发言权,增强印度战略自信。未来,印度仍将视非洲为实现其大国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不过,受印度自身经济实力、印非间现实性问题及大国博弈加剧等因素的掣肘,印度对非政策将更趋务实与谨慎。  相似文献   

12.
“混合战争”理论最早于2005年由美国军事学界提出,西方学者后用以指称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危机中的军事行动.该理论在俄亦获认可且得名为“格拉西莫夫主义”.俄罗斯将“混合战争”理论作为在乌克兰和叙利亚开展军事行动的理论指导,在实战中进行演训,打造了特色鲜明的俄式“混合战争”,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混合战争”的登场或对未来军事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斯娴 《国际问题研究》2023,(4):120-134+138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抱团合作,操控其主流媒体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对俄舆论战。俄罗斯则绝地反击,与美西方国家及其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激烈交锋。在这场国际舆论战中,双方为抢占道义制高点,竞相综合运用各类传媒新技术及舆论战技巧,尽可能打击、唱衰甚至抹黑对手,鼓舞己方士气。美西方与俄罗斯的舆论交锋显示出21世纪“混合战争”场景下国际舆论战的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将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外高加索形势对俄罗斯安全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外高加索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和战略利益攸关地区,但随着西方大国和地区强国对外高加索事务的不断介入,该地区三国,特别是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日益严重,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安全利益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外高加索地区形势对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安全利益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俄在掌握地区事务话语权和恢复对地区事务的传统影响力、控制里海能源及其运输通道等问题上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参与非洲的安全合作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安全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由军事合作扩展至领事合作、在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行动及在非洲之角的护航行动等。出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海外侨民及企业的安全问题需要,以及基于非洲存在的暴力袭击、恐怖主义及海盗猖獗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决定了中国未来将更加积极地参与非洲的安全合作。在中非安全领域合作中,中方需解决好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等问题;尽可能支持非洲国家的主导权,按非洲国家的意愿解决非洲问题;强调和支持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非洲安全问题上的协调功能;加强与西方国家沟通与协作;关注非洲安全问题的标本兼治,帮助非洲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一直持反对态度,并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抗衡,加强亚太外交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今年初以来,俄罗斯强化了其亚太外交的力度,力图进一步深化与亚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参与亚太地区合作进程,以减轻北约东扩对其造成的压力。5月,俄联邦安全会议通过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更是把扩大同亚太国家的伙伴关系,充分地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接轨作为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亚太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俄日关系开始解冻,经济合作逐渐展开;俄印关系升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后中东国际关系的地缘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拉克战争后 ,中东国际关系的地缘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 6点 :伊拉克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支柱国家” ;沙特、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与美国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国家”的关系 ;伊朗、叙利亚是美国的“潜在敌意国家” ;法、德与美国盟友反目 ;俄罗斯和美国矛盾重重 ;“多强”合作的趋势加强。中东地区大国同美国的关系将进行新一轮的分化与组合 ,世界强国针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进一步加强合作将是一种长期的发展趋势。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国际关系生动地展现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理论、合作理论和权力 (实力 )理论。未来的中东国际关系将是这样一幅图景 :国家利益为主轴 ,国家实力为决定因素 ,冲突与合作共生、霸权与反霸权、均势与反均势共存、多角色多层次博弈。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调整中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积极调整对中亚战略,通过密切彼此间的政治关系、加强经济与军事合作来实现其稳定中亚、遏制伊斯兰极端势力蔓延和防范西方染指中亚的目的。目前,俄罗斯中亚新战略已初见成效,与中亚国家关系大幅改善,从而为21世纪双方合作开辟了新前景。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时代的当今世界,网络安全已成为严重威胁国家主权、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安全的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始终将其摆在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位置,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利益已是国际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新焦点.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对国家主权、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的影响,探讨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谷名飞  黄凯越 《和平与发展》2023,(5):52-74+174-175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3年2月27日访非前夕,就其非洲政策发表重要讲话。这与2022年底发布的新版《法国国家战略评估报告》共同奠定了马克龙政府第二任期的对非政策基调,意味着酝酿两年之久的“新非洲政策”正式出炉。该政策意图改善法国形象、拉拢非洲国家、平衡非西方国家影响力,具体表现为:法国将减少对非洲的干预;在军事、经济等方面赋予非洲国家更多自主权;加速归还非洲国家艺术品;推进与北非大国阿尔及利亚的和解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国对非“让利”是基本主线,战略收缩是整体选择,外交多边化是长期趋势。总体而言,马克龙政府的“新非洲政策”存在一定的进步意义,有助于推动法非关系的正常化发展,但法国相对实力的衰落使得其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法非关系中尚未解决的众多历史遗留问题也将严重影响法国在非洲的战略信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