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学习月刊》2023,(3):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充分认识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筑牢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钢铁长城,以团结奋斗之力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2.
任鹏程 《奋斗》2022,(6):36-3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这一重要论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一、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相似文献   

3.
张顺昌 《当代贵州》2022,(Z3):90-91
<正>团结是工作方法,团结是智慧与精神。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高地上,“团结奋斗”是最显著的标识。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生产力,团结奋斗蕴藏着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贵州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靠团结奋斗创造了“黄金十年”,还将凭借团结奋斗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4.
70年前,红军面对强敌的追堵和万水千山的险境,以团结奋斗的精神,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一举世闻名的史实雄辩地证明:“克敌在和,不在众。”我们党85年的奋斗历程,就是团结奋斗从而由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团结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5.
团结奋斗是党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密码,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特征,也是锻造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内在要求。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积累了丰富的凝聚团结奋斗力量的历史经验,具体包括:发挥党的团结统一的政治优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重视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作用。新时代,继续坚持团结奋斗凝聚民族复兴力量,需要我们牢记“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正确奋斗方向;坚守人民立场、勇于自我革命,奠定团结奋斗基石;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6.
李裴  张再杰 《当代贵州》2022,(Z4):95-96
<正>团结奋斗是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正>“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确保党的团结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纵览党的二十大报告,“团结”一词贯穿全篇,先后出现20余次。正如一首经典歌曲所唱,“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显著精神标识,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关键密码。  相似文献   

8.
<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在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他再次强调指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是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生动反映。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至今仍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9.
陈金龙 《党建》2023,(6):32-34
<正>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担当新作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历史主动,把牢政治方向、把握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坚持团结奋斗,实现党的团结统一、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团结、统一战线的大团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党百年奋斗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现实问题的需要。要准确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记“国之大者”,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斗争求团结,通过团结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11.
倪德刚 《奋斗》2007,(10):3-4
胡锦涛总书记“6&#183;25”重要讲话,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位、定性为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一评价,使我们更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不是一句口号似的标语,将心比心或许也不是它的实质所在。在花了半个月时间做完调查、采访以及约稿时,我们才对“老”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概念——今天的社会是前辈们创造出来的,而我们创造的则是明天——不论是今天还是明天,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共享我们社会的财富、资源和文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至无穷地去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加美好的明天。  ——策划人题记  老龄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要予以重视。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切实做…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党的二十大部署,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推动全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4.
徐中 《党建》2023,(4):22-24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和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郝鹏 《党建》2023,(2):7-10+14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用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前进号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辽宁全省上下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的要求,努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务求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辽宁落实落地,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崇富 《新视野》2002,4(1):4-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重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党的思想灵魂,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全党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科学根据,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  相似文献   

17.
何毅亭 《学习月刊》2022,(11):10-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开篇即为“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指以嘉兴南湖游船为载体的建党精神[2]。“红船精神”与新时代强调的“初心”“使命”紧密相关,与习近平总书记密切相联。一、习近平总书记是红船精神的提出者“红船精神”是由习近平首次提出的。2005年6月21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了“红船精神”,并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江姐用她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了革命理想与民族独立而艰苦卓绝、无私无畏的壮丽人生篇章。其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不畏强权,英勇不屈的竭诚牺牲精神;团结奋斗,共同抗敌的慨然担当精神,以及真挚暖人的母爱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必要将江姐精神继承与发扬下去,使之成为共创美好明天的重要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0.
黄苇町 《前线》2013,(11):14-16
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民族自信力和凝聚力,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要坚定“三个自信”,巩固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