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今年7月,德国的《移民法》在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辩论、协商和修改之后,终于获得联邦议院和参议院的通过,并将于2005年1月1日正式生效。至此,德国第一部《移民法》终于尘埃落定。 诚如本期郭小沙先生在"德国《移民法》评说"一文中所指出的,"这部法律之所以称之为德国的第一部《移民法》,并不是因为德国过去没有针对移民事务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而是过去的有关移民事务的法律法规并没有使用'移民(Zuwanderung)'这个词来定义,而是使用其它词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年(明治四○年)夏目漱石创作了小说《虞美人草》,女主人公藤尾因为要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选择结婚对象而最终死去。小森阳一先生将她的死归结为"同《明治民法》再次强化的近代家父长制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体系全体为敌,因此漱石不得不杀掉了她。……漱石通过以后的小说,从女性的侧面不断质问近代家父长制对家族的压抑。"① 漱石于大正元年(一九一二年)至大正二年发表的小说《行人》通过让"叙述者"二郎诉说一郎和阿直的故事,反映了高尚的近代知识分子一郎的苦恼、焦躁与不安。在深刻刻画一郎  相似文献   

3.
热脸     
《新民周刊》2017,(37):63-63
陆青9月6日,曾在《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雪孩子》《天书奇谭》《三毛流浪记》等知名动画片中担任主要原画的动画艺术家陆青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9岁。消息出来后,不少网友发帖纪念,表示"谢谢您带给我的美好记忆"。  相似文献   

4.
卞崇道先生是中国日本哲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日本问题研究》杂志的特约编委,在《日本问题研究》面临转型与突破的那段岁月,一直鼎力相助、施以援手,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杂志的事情。在卞先生去世近一周年之际,我们相约几位日本哲学与思想界的专家、也是卞崇道先生生前的后学和朋友,推出一组文章以此纪念先生。文章从《日本问题研究》与卞先生的交往历程,缅怀卞先生为人、为学的崇高风范,并告慰他对《日本问题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孟渐新 《新民周刊》2022,(32):80-80
如果用粗略的方式划分科幻片,主要有三种:形式科幻、内容科幻、形式内容兼而有之。上世纪影坛名作《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可谓三者皆有。21世纪涌现的如《人类之子》《阿凡达》《星际穿越》等,我认为是“内容科幻”的标杆——恢弘的气象里,导演们想探讨的,往往是人类深层的困境。而在厮杀如红海的“形式科幻”领域:动物怪兽、机器异形、天外来客……或人与之厮打、或另一波巨兽与之厮打、或者就是人穿上机甲与之缠斗——这类作品因为特效奇观,往往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这块蛋糕往往被欧美片方直接划走,徒留我辈叹喟。  相似文献   

6.
韩松 《中国政协》2020,(8):79-80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总是伴随着水的兴衰变迁而跌宕起伏。宿迁自古就是水乡泽国。泗水则是流经宿迁大地最为古老、流域最广,对宿迁历史文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一条天然河流。古泗源流古泗水,是一条古老、独特、历史厚重的河流,《尚书·禹贡》《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中均有记载,是古代"四渎八流"中的"八流"之一,也是传说中"禹治九水"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勇  张昆 《当代亚太》2012,(3):147-160
本文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期间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后发现,在这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其中国报道的变化与中美关系的变化是保持一致的。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国家利益和主流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在这二者的共同"折射"下,《时代》周刊所呈现的"中国镜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扭曲和变形。  相似文献   

8.
周洁 《新民周刊》2020,(14):F0003-F0003
(2020年第13期)"叮——"微信传来一条消息提醒:您的快件已送达。我的内心一阵激动:《新民周刊》抗疫系列杂志共10本,成功送达了武汉市博物馆,他们将被武汉市博物馆收藏展出。从武汉"封城"到武汉"解封"的76天,是全民抗击疫情的76天。回过头来看,周刊的每一次策划,都正好踏在了历史的节点上。《新民周刊》的第一本新冠肺炎疫情特刊《战疫》,封面设计是笼罩在疫情阴霾下的黄鹤楼。如今回看,紧张和艰难的气氛犹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这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面所写下的第一段话。2019年10月20日,寒露已过,霜降即来,这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的人,听到了路遥朗读这一段文字的原声。这部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经典巨制,再次通过舞台演绎的形式,唤醒了人们对于这部作品的深深敬意以及对作家的无限怀念。  相似文献   

10.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0,(16):92-92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我们家那本神秘的"手册"。我不说你也猜到了是不是。是的,它叫《赤脚医生手册》。那本手册在我家曾长期"神秘"。它当然不是禁书,在那个10年里,它至少被印刷了几百万册,但也不是什么"好书",后面印着"内部发行"说明发行渠道受限,父亲不但从不推荐它,还常常有意无意地藏它,掖它,有一次还被我撞见,他和母亲深夜的捧读,颇有前人"雪夜拥衾读西厢"的温馨。是以它既是家庭"显学",又是家庭隐学。  相似文献   

11.
弗朗西斯·德沃 ,法国作家 ,历史教授 ,已出版小说三部 ,其中两部以中国明代历史为题材 :《光明之路》与《光明之子》。由周汉斌译《光明之路》 ,已于 2 0 0 0年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应武大法语系之邀 ,德沃先生应于 2 0 0 2年 1 0月 2 5日来汉讲学 ,无奈命数无常 ,在他临行前一周 ,我们惊闻噩耗 :年仅 48岁的德沃在家中病故。我们深感悲痛。《法国研究》谨刊发德沃交付的两篇短文 ,藉此表达我们对这位法国作家的深深悼念。  相似文献   

12.
不小可 《新民周刊》2020,(16):68-73
多视角的完成度已经很高,《叹息桥》再来一招打乱时间线——15集里出现过的几十位人物,实际上是三对主角和多位配角们的青年、中年期,如何将不同年代的他们划线连接对号入座,又成为观剧过程中的一大探索乐趣。等到线索一一盘清,便是叹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之时。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港剧《叹息桥》?答案是:庐山烟雨浙江潮。  相似文献   

13.
朴东勋 《当代韩国》2013,(2):109-119
中韩建交20年来,中国的韩国学研究得到"全方位、多领域"飞速发展。本文以1996~2010年间在《当代韩国》和《韩国研究论丛》刊载的论文为样本,对国内学界韩国政治研究现状及趋势作初步的评价。结果显示:韩国政治研究已在国内韩国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研究者从我国国情出发,把对方经验"化为我用"当做研究的根本目的。但总体上,尚存在理论化研究缺失,多主题发展失衡,文献研究为主,论文规范性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鸭绿江两岸     
瓦内里在《鸭绿江》和《东方与西方》里论述了东方和西方的一系列对立,从而显示了这种对立的不成立之处。从瓦内里的论述,我们也得出对诗歌的定义,如同拓扑学的空间,法国人和中国人在其间并不需求相互的“了解”或是综述性的概括,而是试图去“理解”(在尊重这种空间的拓扑学运动和潜在变化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22,(44):76-76
私房菜,以苏州人最为精致,若有园林与丝竹的相衬,恍然人间仙境。为确保菜品质量和家宴的就餐气氛,缝开琼林止于一桌,故称“独一桌”,无论旧遇新知都要预约,开菜单、采办食材等都要费一番心思,雅客还要留个座位给主人。这个规矩,通过陆文夫先生在小说《美食家》里的描写已为大家所知,孔碧霞的“独一桌”,曾让无数个朱自冶彻夜难眠。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前赤壁赋》借景抒情,排解人生失意的苦闷,在山水意象中寄托自己的抱负,回归本真,不忘初心。朝鲜文人朴弘美的《清江赋》是"推陈出新"式的作品,是《前赤壁赋》的继承发展,意在与苏子探寻处世之道,并在山水中与之共叙"诗情画意"。朴弘美在苏轼原有的情感意志的基础上又表达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强调活在当下,认为顺其自然尤为重要,并将情志托付于山水,用自然的馈赠宣泄自己内心的苦闷。二人在面对失意人生时找寻适合自己的宣泄方法并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一点一脉相承。虽然《清江赋》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影响不及《前赤壁赋》,但《清江赋》仍为后人提供了新的写作视野和创作角度。朴弘美对《前赤壁赋》的继承与创新说明宋代文学对朝鲜文学影响之深远,朝鲜文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阐发和理解使其作品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使后人有更为广阔的思考和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7.
李学阳 《法国研究》2013,(1):61-67,32
维多克是现代世界刑警之父和私人侦探之父。除此之外,他还是现代世界第一个警察作家,历史还应给他文学家一席之地。他的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回忆录》写作和小说创作。其四卷本《维多克回忆录》使他和拿破仑一样"英名代代相传";小说《真实的巴黎秘密》被誉为"一部记录罪案的百科全书式作品"。但由于他一个警察作家的人格局限,使其作品在文字、历史感和哲学意味三方面都难以与同时代的文学名著媲美。然而,文学的维多克最大的意义不在作品的艺术价值,而在他留下的史实、史料。他既是浪子又是时代巨人的传奇经历,成为巴尔扎克等大作家的素材宝库,最后连其本人也一起作了《高老头》、《悲惨世界》那些名作的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8.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2,(21):94-94
北京人艺的元老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共和国“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先生近日以95岁高龄辞世,令人怀念不已。蓝天野先生一生,主演、导演过《茶馆》《蔡文姬》《渴望》《封神榜》等众多舞台剧、影视片,其演技被誉为“在舞台上流露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一生中最钟爱的却是国画,而且造诣颇深,还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系的高材生,与李苦禅、许麟庐、黄永玉等许多丹青大家有缘,特别是他与海派画坛大师程十发的君子交、翰墨缘,堪称佳话。  相似文献   

19.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其哲学思想和超然适己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吸引了历代文人学士,也深刻地影响并渗透进中国文人的骨髓。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文人的文学创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正冈子规自幼喜欢汉诗写作,子规汉诗中的"大鹏"、"蝶梦"、"无为"、"无何有乡"等诗句是从《庄子》中的直接引用,在思想和意境上有同《庄子》所表达思想的相像,又有些许不同。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主要有10个方面:和马克思共同制定的唯物史观成为指导《资本论》创作的"总的结果";无私帮助马克思,为《资本论》的创作提供多种形式的物质支持;为《资本论》的创作提供材料,和马克思切磋《资本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结构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了第一卷结构的优化;评论、宣传《资本论》,扩大其影响,推动其通俗化;修订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第四版,形成了《资本论》第一卷最权威的原文版本;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使《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成为一个整体,并筹划第四卷的整理出版;校订《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并在出版中"负全部责任",扩大了《资本论》在英语世界的影响;驳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攻击,在斗争中捍卫《资本论》;对《资本论》第三卷作出增补,丰富发展《资本论》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