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提出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为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刀刃向内不断铸就辉煌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具有深厚的理论意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和加强思想建党,筑牢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思想根基;必须坚持和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组织基础;必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败,清明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总书记的讲话,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郑重宣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和执政党的强烈历史担当、无畏政治勇气和深沉忧患意识。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目的,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征程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政治保证,伟大社会革命之所以能宣传发动、广泛开展、向前推进、持续胜利,得益于始终保持着彻底自我革命精神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问题,这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革命”的逻辑规定为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清晰呈现了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脉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继续书写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民主新路和习近平提出坚持自我革命的思想,构成中国共产党人思考和求解历史周期率问题的先后两个答案。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是对民主新路的第一个答案的继承和发展。从政府路径到政党视域的拓展,从优良作风到显著标志的明确,从外向他律到内向自律的深入,从“两个务必”到“三个不变”的归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和求解跳出周期率问题答案中思想升华的发展逻辑。在赶考之路上,从毛泽东给出的第一个答案到习近平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对跳出历史周期率充满自信和底气。赶考永远在路上,把坚持自我革命与坚持敢于斗争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必定能交上一份打破历史周期率的新时代优异答卷。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1,(9)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其领导力不断增强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中创造了伟大的历史性选择、历史性转变、历史性变革、历史性转折和历史性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领导力,贯穿其中的一个主旋律就是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亟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为着力点、以自我革命的魄力培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力量以及弘扬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6.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有其基本演进脉络和逻辑动因。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具体体现,是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主动选择。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自我革命;坚持群众路线,善于自我革命;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恒于自我革命;大力推进制度规范体系建设,保障和巩固党的自我革命成果。  相似文献   

7.
深刻理解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谋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前提。勇于自我革命与进行社会革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统筹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以下简称"两个革命"),不断完成历史任务、一步步实现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清醒自觉协同推进"两个革命",就必须保持革命精神和斗志,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强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1,(4)
基于革命,由革命、建设与改革而发展兴盛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依旧是指引支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发挥其精神特质和当代价值,是新时代一以贯之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为繁荣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的思想源泉;为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复兴力量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推进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立德树人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找到了第一个答案“民主”,习近平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坚持自我革命,必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修身、严用权、严律己;坚持问题导向,践行三点基本要求,处理好四个关系,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初心和使命相统一、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郭清 《理论导刊》2023,(4):27-33
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就主体论而言,中国共产党是怀有人民情怀的服务型政党、是具有批判精神的创新型政党、是保有忧患意识的使命型政党,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的鲜明品格;就认识论而言,自我革命精神包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崇高追求,刀刃向内、无私无畏的政治勇气,全方位、全过程变革的历史担当和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实际行动;就实践论而言,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领管党治党崭新局面可以通过自我净化增强党的“免疫力”、自我完善增强党的“修复力”、自我革新增强党的“创造力”、自我提高增强党的“生命力”。面向未来,以自我革命精神赢得历史主动是帮助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赶考”精神是在即将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形成的,凝结了毛泽东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忧患思考和清醒认知。毛泽东的“赶考”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先进品格、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及勇于担当的历史自觉。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赶考”精神,要永葆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忘人民“考官”地位,以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破解“两个大局”的时代考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需要从政权外部变量的条件维度、内部变量的本质维度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维度予以考量。民主之路构成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与外部条件,党的自我革命则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与内部基础。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民主之路是自我革命的动力之源,自我革命是民主之路的引领之力,双方统一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伟大实践。需要以“四自”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四自”建设效能,以民主之路与自我革命互动衍生的合力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窠臼。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指导思想。群众路线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观为基础,以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为宏观背景,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旨归,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主特色。群众路线以主权在民基本价值理念为指导,主张采用更为积极的姿态与举措实现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理论主张,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又是对“历史必然目的”的理论澄明,持有对资本主义道德的批判精神和以人民解放、自由和发展为旨趣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揭示了道德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强调道德的实践能动作用,把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道德标志。唯物史观与道德观的内在融合启示我们,对社会进步的总体评价包含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两个基本方面,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才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社会进步不应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艺术辩证法审美范畴探析赵伯飞在文学艺术领域,辩证法的规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体表现为:艺术发展中的辩证统一过程;艺术构成中各种因素的辩证统一关系;艺术创造中认识和表现的辩证统一关系等等。从艺术本身和艺术创造所固有的具体联系和规律来看,艺术辩证法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群众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实际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关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论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的基础,历史逻辑是实践逻辑的必然。坚持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就必须从近现代中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每一历史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逻辑、总方针。这一战略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内在要求,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伴相随、互促共进,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历史主动。择其要义而言,党的自我革命对社会革命发挥着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作风引领、制度引领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担负着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人民幸福重要任务的典型使命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基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以及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现实任务是中国共产党使命型政党的登场动力。中国共产党使命型政党的价值取向涵盖了谋求民族复兴、推动人类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坚持“大我”、扬弃“小我”的价值遵循。建党以来的百年壮阔历史征程表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须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大力发展经济以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四个向度坚持履行党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彰显其使命型特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是永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政治法宝和生命要素。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坚定的理论立场和清醒的实践自觉,对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在逻辑作出了清晰回答。从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坚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逻辑定位;从坚定的理论立场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斗争艺术理论的正确逻辑指向;从清醒的实践自觉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抓住伟大历史机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正确逻辑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