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裁判要旨与裁判理由,我们可以推定,76号指导案例实际上将萍乡市规划局的解释 界定为合同法体系中的强制性规定,并由此将民事合同审判依据的审查与适用框架引入行政协议之诉。但这一界定存在着诸多不能自洽之处。同时,因为误解出让金约定与土地使用权约定的规范属性与效力机制,76号案例也存在着审判思路与实体判决上的重大漏洞。上述缺憾的根源在于未能全面、 正确理解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合同的行政性首先在于其所交易的国有土地的公共性。对于以国有土地使用权等公共资源为交易标的的行政协议所引发的诉讼,其审判依据的审查与适用框架应当置于 公共资源分配法制中,以合法性审查原则为基础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2.
张能宝 《人民司法》2020,(1):43-49,58
在中华法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司法案例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通过研究典型案例,传承中华法系司法文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法律传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对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发布指导性案例。  相似文献   

3.
文婧 《时代法学》2009,7(5):80-86
在构建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时,应区分不同部门法而个别规制。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的一般性功能定位为克服成文法的不足,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特殊功能定位在于行政裁量的司法制衡。在确定其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发布主体、选择标准、指导方式和法律效力等方面,具体探究其本体性和外在性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24件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当前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呈现出"地区差异明显""化解方式多元""能动性强""参与社会治理程度高"等特点。但实践中出现的关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界限、检察机关介入争议化解的程序和方式、如何化解"过期之诉"以及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判断标准等问题亟需理论予以回应。检察机关在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中须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同时注重以政策参与者的角色开展溯源治理,实现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行政案例指导制度多角度的介绍,通过法理分析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这一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6.
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照《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是当前人民法院着力推进的司法改革。为推动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合理地进行制度架构,需要对诸如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与作用,案例指导制度与西方国家判例法的区别,指导性案例与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关系,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效力及指导方式、发布主体、选择标准,公法性指导性案例与私法性指导性案例的区分,指导性案例的发布程序、编纂、废止与规避,以及案例指导制度的配套机制等重大疑难争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7.
从人权保障、权力监督和依法行政的角度出发 ,如果行政指导行为使行政相对人受到损害 ,相对人有权获得司法救济。可以借助合同法上的要约与承诺理论 ,来分析在指导过程中行政机关和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应根据行政指导的合法性、强制性 ,行政机关是否履行其承诺的义务 ,相对人可以自由选择接受指导与否、是否有寻求救济的其他途径等因素 ,区别行政指导的具体性质 ,为相对人确定相应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二五纲要》正式提出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对于案例指导制度的内涵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当前已有的研究基本上没有摆脱庙英美判例法制度关照案例指导制度的路径依赖,笔者尝试进行界定认为案例指导制度的关键不在名称,而在于其实质以及制度设定的内涵。案例指导制度本身并不一定必然地与判例法制度相联系,其完全应当是司法审判本身自有、自在的一个规律。案例指导制度主要具有接近司法正义、彰显司法理性、整合司法资源等法理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外行政公益诉讼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凯 《中国检察官》2007,(11):41-43
通过对美国“私人检察长”制度、法国的越权之诉、日本的民众诉讼等外国典型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考察发现,国外行政公益诉讼有如下发展趋势:诉讼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司法审查范围不断宽泛,寻求行政权规制等维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行政不作为案件要进入诉讼程序,首先应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基于行政不作为行为的特殊性,法院在对其进行司法审查时,不应受行政作为行为合法性审查模式的禁锢,既要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也要审查行政相对人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新民诉法中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行政法规定中可以尝试建立行政不作为公益诉讼制度,以解决行政主体怠于行使诉权而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孟卧杰 《行政与法》2009,(11):44-47
为应对不断出现的危机局势、非常状态,国家和政府将寻求有效手段以实现应急管理的目标。行政指导以其所特有的非强制性、示范引导性、方法多样性、选择接受性、可协商性和易沟通性等特征,已经成为我国应急管理中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手段;从已有应对非常规状态的实践来看,已经发挥了特殊的调节作用。然而,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应急管理中的行政指导尚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应急管理中行政指导的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完善和促进应急管理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12.
在多阶段行政行为中,前阶段行为只向后阶段行为机关作出,不具有外部效力;行政相对人只能就最后阶段行为提起诉讼。针对例外情形,典型案例在外部效力和行为效果两个层面上,形成了判断多阶段行政行为中前阶段行为是否可诉的基本思路。单纯从行为效果的角度判断前阶段行为是否可诉,不符合法律责任的制度性分担规则。但基于救济权利的保障目的,指导性案例22号的思路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个别领域中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制度性和现实性障碍。  相似文献   

13.
李燕 《行政法学研究》2009,(3):60-64,110
与传统的行政行为概念不同,行政指导具有非法律化、非强制性的特点。因此一般认为行政指导不可能也没必要接受司法审查。然而,日本放弃对行政行为严格的概念主义的理解,将之导入司法审查,以协调行政的灵活性、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司法监督的互动关系。借鉴日本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检讨我国行政指导理论,应当明确行政指导的行为性质、深化认识以及加强程序立法,使行政指导纳入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刑事典型案例指导制度可以搭建一个过渡桥梁,它在普遍的刑事规则与具体的个案相衔接的过程中,为检察官提供一种范例,为法律人详尽具体制定法框架下具体标准,指导检察官将普遍的刑事规则应用于具体的个案,既确保现有法律体系框架的相对稳定,又能达到完善的效果,既具有明确的现实性,又代表了中国司法和法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莫于川 《现代法学》2004,26(3):3-13
行政指导是行政民主化潮流下日益广泛运用并逐渐类型化的一种现代行政管理行为方式,同时也是一个理论基础薄弱、实务问题甚多、法治程度不高的重大行政现象,应当按照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本文透过依法行政理念的演进轨迹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和法学理论背景,并以实证研究方式结合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现实进一步讨论了行政指导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政指导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并从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完善立法、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推动行政指导法治化的完善路径和具体对策,期能为正在进行中的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立法和制度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行政指导是现代市场经济和行政管理理念与方法不断发展创新,出现行政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的发展趋势,从传统的指令行政、秩序行政和管理行政模式逐步转向指导行政、给付行政和服务行政模式的产物。行政指导具有特殊的功效性和适应性,其与行政命令、行政契约等其他行政方式方法相辅相成,近三四十年来行政指导已日益增多地运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与行政管理实践中。从行政法哲学和行政方法论的角度看,行政指导既符合现代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又与注重行政道德和批判继承行政法文化传统的理念相通相容,可以说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但在我国,由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和陈旧行政理念的制约等多方面原因,行政实务界长期未能自觉地运用行政指导,学术界也长期未能重视研究行政指导,许多人对它不大了解,有的人至今仍持某种否定态度,这极不利于在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新形势下积极运用行政指导和促使其法治化。而且由于专门研究起步晚、  相似文献   

17.
<正>行政解释——行政机关对法律进行解释——有着多种形态,有的是行政机关在作行政行为时为说明理由而单个解释,有的则呈现行政立法形式——规章、通知等。对行政立法形式的行政解释,司法应该怎样审查?从相关判决来看,多数情况使用了代替解释式审查——法院解释取代行政解释。但也有判决采用了裁量失范审查——审查行政解释是否逾越、滥用裁量。后者以行政机关对法  相似文献   

18.
行政指导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行政指导(administrative guidance)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采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权力强制性的行为,它具有非强制性、主动补充性、主体优势性、行为引导性、方法多样性、柔软灵活性等特征,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起着补充和替代、辅导和促进、协调和疏通、预防和抑制等积极作用,显现出特殊的功效性和适应性,因而日益广泛运用于各国的经济与行政管理过程中,成为当今行政科学特别是行政法学的重要范畴。从一些重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看,近几十年来行政指导在其行政实务中日益发挥出特殊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9.
行政指导的权力性——比较法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观点认为,行政指导是一种非权力行为,这一定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日本法学从德国继受而来的分析法学传统。但通过社会实证分析,就会发现“事实上的强制力”和“给予好处”等保障机制使行政指导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带有权力色彩,这也正是各国特别是日本加强对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的认识论基础。“非权力行为”的定性与高强度法律控制之间出现的悖论导源于两种方法论基础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