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院士的异化,不仅是自己本身职业的异化,也是“权威”的异化。12月中旬,200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相继揭晓,101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而在此前后,对于院士制度的质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院士制度何去何从,似乎已经不只是科学界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邹承鲁近日接受  相似文献   

2.
院士要不要到一定年龄退休?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早在6年前,院士潘家铮就认为,当前院士称号已被异化,应该改革,使“院士”回归为一种学术荣誉称号,不要异化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学术贵族”。  相似文献   

3.
收容遣送制度现已废除,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最近却有钟南山院士和乔新生教授为其“招魂”。钟院士不是社会科学学者,也不一定理解法律的精神,因一次被抢产生切肤之痛而一时兴发的感慨,本来不必当真,但因为钟院士是政协委员、社  相似文献   

4.
<正>严格地讲,中国的院士制度始于1993年将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翌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并选举院士。二十多年来,院士制度虽然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现实的同化作用和中国院士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其弊端也日益显现,严重阻碍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以及院士制度的良性建设。因此,必须痛下决心,彻底改革——这不仅是知识界的共识,也是院士群体中的有识之士和头脑清醒者早就洞悉和呼吁的问  相似文献   

5.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后,就存在着公权力。人类需要公权力维持社会的公共秩序,实现社会正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制度的发展变迁,公权力也会发生异化,进而对相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文章在概述了公权力的起源、概念和特征之后,阐述了公权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并深入分析公权力为什么会异化,其异化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雷雪芹 《传承》2010,(24):38-3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认为异化消费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因此主张应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消费观念,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型消费观,解决异化消费和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辩证看待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史琳 《人民论坛》2014,(6):63-65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后,就存在着公权力。人类需要公权力维持社会的公共秩序,实现社会正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制度的发展变迁,公权力也会发生异化,进而对相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文章在概述了公权力的起源、概念和特征之后,阐述了公权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并深入分析公权力为什么会异化,其异化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的作品大多聚焦于对南非社会现实批判。她的前期作品集中于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控诉。而随着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她的后期作品转而揭露新社会中众多"病态特征"中最为内在的问题:人的异化。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进行分析,戈迪默后期五部作品均体现了人的自我异化、人与他人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等三个方面的异化主题,作家借异化主题的表达实现了批判现实之旨。  相似文献   

9.
从"富士康事件"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备受关注的"富士康自杀事件"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心理现状的缩影和集中反映.从心理需求方面来说,与其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多的精神和情感诉求,渴望融入城市、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然而,异化、碎片化生存、社会支持缺失、合法权益受损等社会因素,使这一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生存困境.要弥合这一社会创伤,政府、企业与社会应从心理、制度、文化、法律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怀,帮助他们实现由孤独的漂泊者向自立、自信的强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行政规章:变迁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章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性质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经历了较大变迁。规章的法律性在《立法法》中最终得到确认,但由于其内在缺陷导致规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异化"现象。《行政许可法》是对规章"异化"的初步矫正。  相似文献   

11.
李秀娟 《前沿》2012,(14):37-39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是异化劳动的根源,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主张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扬弃资本和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及社会公正.当前我国在非公经济中工人的劳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化,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带来的.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制资本对工人的剥削,降低劳动异化带来的风险,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都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要消除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消除产生异化的土壤——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院士称号作为一种奖励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知识的生产与成长,同时院士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我们也希望它与其他国家的同类制度相比是卓有成效的,这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与赶超战略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否则必须改革。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出台,整个社会对于前沿知识和高端人才的需求再次成为发展的关键因素,考虑到信息时代知识与人才的二合一模式日益增强,因此,决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就落在了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功能定位。院士作为我国人才金字塔的塔尖,其功能对于整个科技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的院士制度从1955年算起,  相似文献   

14.
《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是阿莉森.贾格尔的代表作。该书认为异化概念可以为系统分析当代社会女性所受压迫提供一个比阶级分析更恰当的理论框架。异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普遍和基本体验,女性的彻底解放需要一种社会生产的全新组织模式和彻底消除女性柔弱气质。该书认识到了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同一性和彼此强化性,但用异化这个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已然弃用的概念来做理论框架的基础使得贾格尔的分析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5.
《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是阿莉森.贾格尔的代表作。该书认为异化概念可以为系统分析当代社会女性所受压迫提供一个比阶级分析更恰当的理论框架。异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普遍和基本体验,女性的彻底解放需要一种社会生产的全新组织模式和彻底消除女性柔弱气质。该书认识到了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同一性和彼此强化性,但用异化这个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已然弃用的概念来做理论框架的基础使得贾格尔的分析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结构,可以发现,实证分析才真正是隐蔽于《手稿》多重方法构架之中的主导方法。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和理论表现,异化劳动的结果,异化劳动的扬弃(共产主义),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工人阶级所埋葬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警察权的异化,是目前凸现的一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导致警察权异化的因素十分复杂,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且带有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制度的缺失。因此,遏制警察权异化的首要措施就是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目前 ,我国有两院院士1300多人。自从1948年我国开始实行院士制度以来 ,一大批学识和领导才能俱佳的院士走上了领导岗位 ,他们在以学识贡献社会的同时 ,也以自己的领导才能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较之于过去曾经出现过的将知识分子作为“臭老九”打入社会底层的经历 ,作为知识分子杰出代表的院士被提上社会上层委以官职确实是件好事 ,它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然而 ,一度 ,“唯院士论”的提“官”之风盛了起来。从名牌院校 ,到许多普通院校 ,直至一些民办高校 ,纷纷将院士作为校…  相似文献   

19.
解为瀚 《探索与争鸣》2024,(4):158-164+180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将“加速社会”作为对当代社会的原初性诊断。可将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作为诠释现代性交往的新视角,以互联网中流行的“搭子”社交为切入点,反思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生活步调等的加速对交往时空的异化、交往行动的异化以及交往主体的异化,考量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消弭交往异化的“共鸣”方案的行动方式与行动逻辑,以及在强大的交往异化现实面前的适用性和限制性,从观念、制度、技术层面对“共鸣”方案进行实践优化。  相似文献   

20.
郑智辉 《前沿》2006,42(11):26-28
青年卢卡奇的物化观是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思想源泉的,在对异化、异化劳动的内涵及其消除方式的分析上,其基本思路、研究结果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大致相同,"基本上是用马克思的思想真谛来解释马克思的思想".但在分析异化概念的出发点和目的、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上又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对于异化的消除,卢卡奇没有像马克思那样把它与私有制的消灭联系起来,存在着"根本的和严重的错误",表现出"马克思主义学徒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