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一平新著《毛泽东生平研究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史》")是一部用史学史体例撰写的毛泽东生平研究史著作.这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这方面的研究著作.这一著作不仅填补了毛泽东生平史研究的空白,而且给毛泽东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都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然,我们受人帮助,也要时刻准备帮助别人。《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262页  相似文献   

3.
批评与原谅     
青年同志不要讲人家“昏庸老朽”,老头子也不要讲人家“年幼无知”。大家都是从幼年来的,年幼知道得少,会慢慢地多起来。  相似文献   

4.
石坚 《廉政瞭望》2004,(4):42-42
我们党历来提倡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实行这一原则中有一点就是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既允许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的批评,也允许实事求是的反批评。不论职务高低,贡献大小,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党的生活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党用来调整党内关系、解决党内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党的组织坚强、战斗力强的锐利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确保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毛泽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进行了修正性的继承与发展,主张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有错必纠"原则;在实际操作上,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定性,不主张采取运动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制度规范上,强调建立民主监督机制。邓小平不仅敢于对毛泽东晚年的过失、错误开展批评,也敢于自觉地进行自我批评,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无禁区、无盲点,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针、方法和目的,总结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现今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仍然存在庸俗、态度不诚恳、与实际工作脱节等不足。为了改进这些不足则需要在实践中践行毛泽东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思想,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前提下,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与群众联系,与实际工作联系,从而促进现今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周一平的新著<邓小平生平研究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对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邓小平生平研究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邓小平生平研究的学术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经仔细阅读,在有所获益的同时,也感到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孟红 《党史博采》2011,(3):40-43
毛泽东在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中写到:“早几年,在延安的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口胜利。’这个标语的意思并不坏,可是那工人的工字第二笔不是写的一’直,而是转了两个弯子,写成了‘五’字。……这个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  相似文献   

10.
纪国伟  王淑芳 《湘潮》2006,(11):4-6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资本论》便是其中之一。毛泽东一生读过多种版本的《资本论》,并且对书中许多章节、段落作了批注和圈画。圈画过的《资本论》及相关书籍毛泽东收藏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最早的版本是读书生活出版社印行,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在这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箴言     
《学习导报》2012,(6):32-32
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58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是党和人民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其文献史料的研究实践和工作经验,开始逐渐形成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本文试从这一学科的属性和源流、进展和形成、建设与展望等方面作初步探讨,俾使对学科的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正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作者陈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他认为:"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书中,既有毛泽东阅读状况的整体概览,也有对具体书籍的细部描述,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毛泽东的阅读生活。  相似文献   

14.
15.
《兰亭》的撰书者是王羲之 ,这已是 16 0 0多年来的公论。然而 ,这个公论在 196 5年被郭沫若否定过。他在当年第六期《文物》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不但认为《兰亭序》文章的后半部分非王羲之所作 ,他推断《兰亭序》从“悲夫”以后的文字 ,过于伤感 ,与王羲之当时在兰亭诗酒唱和的情绪不符 ;进而他又根据出土的王、谢墓志上的字体推断 ,东晋时 (即王羲之所生活的年代 )的书体应该是由隶书过渡到楷书的字体 ,而不是流畅的行书。最后他断言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智永(王羲之第七代孙 ,隋朝人 ,出家为僧 )的笔迹…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10,(12):54-54
《三国演义》历来脍炙人口,教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也很爱读这部古典小说,并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吴正裕 《党的文献》2014,(2):113-117
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和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1946年,诗人佩恩在延安访问期间曾听说编印过一本收录有70首毛泽东诗词的诗词集。这一信息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追根求源之后,终于在《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发现了《读〈风尘集〉有赠》诗二首,经过研读与分析,可以推断出诗中提到的《风尘集》就是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个人诗词集。据考证,佩恩关于这一诗词集的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存在讹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诗词集的名称应为《风尘集》,而不是《风沙诗词》或《风沙集》;第二,诗词集应是毛泽东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之间在瓦窑堡编印的,而不是在延安;第三,收录的诗词篇数应为7首或17首,而不是70首;第四,印数极少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出版《农村调查》的目的是帮助全党克服主观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提议把调查研究提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党中央向全党发布了两个关于调查研究的文件,党中央和各中央分局及各省委都先后设立了调查研究的专门机构,调查研究工作扎实地开展起来。调查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仍然管用,对共产党人来说永远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35):65-65
有了问题就开会,摆到桌面上来讨论,规定它几条,问题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20.
2000年3月,有消息说,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原中华书局图书馆),发现了张闻天1924年《西洋史大纲》翻译手稿,我们简直无法相信。后来,在王有朋馆长的热情接待下,我们对这保存完好的手稿,进行了仔仔细细的辩认与考证对照。当确认是张闻天翻译的手稿时,我们都欣喜若狂。寻寻觅觅几十年而未发现的张闻天早期翻译的作品,今天,终于重见天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