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东方》2006,(1):14-14
日本太阳公司为提高开会效率,实行开会分析成本制度。每次开会时,总是把一个醒目的会议成本分配表贴在黑板上。成本的算法是: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公式中平均工资之所以乘3,是因为劳动产值高于平均工资;乘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工作,损失要以2倍来计算。因此,参加会议的人越多,成本越高。有了成本分析,大家对开会的态度就会慎重,会议效果也会十分明显。如何节约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并节约成本,是摆在各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企业时常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  相似文献   

2.
作何感想     
“你走你的,管别人干啥?”是一句普通话,街上、车站,常常都可听到,尤其在家长对儿女的唠叨中,更为广泛。我的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来,他妈说:“你要小心呀,那些小偷太多了,而且技术高明。就是拐别人的,看见了也不要做声,不然,会吃亏的”。我和同学××乘车,身上带了30元钱,不慎被偷了。下车时××对我说:“罗震,你的钱被偷了吗?”我一摸,确实不在,便问他看见小偷没有。他说“看见了”,我又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叫我一声,他说“我能叫吗?我怕挨揍”。一天,我在车站等车,看见有好几个“乘  相似文献   

3.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别解——兼论《伐檀》的主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魏风·伐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但诗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句,诸家解说各异。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流行:一是认为“不素餐兮”是反问句或反语。二是认为“素餐”为“素食”,“不素餐”即“不吃素食”。这两种说法不甚妥贴。现略述管见如下。 《诗经》中类似“不素餐兮”的句子凡十二例,均为否定性的陈述句,而非反言句式。如“不我活兮”,“不我信兮”(《邶风·击鼓》)《毛传》“不与我生活也”,《郑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星期7天,我开了9次会,白天开会,晚上开会,周末还开会。哎!开会都跑断腿。""请问这办公室的人在吗?我有点儿事儿要找他们。""不好意思,你可能要等会儿,他们去开会了。"按理说,假期过后,新的一年开始了,各地各级部门适当地开几个会议,布置一些工作和任务,以便更好地落实,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倘  相似文献   

5.
“学问为诗古亦讥,胸无学问更堪悲;要须尽入洪炉冶,动得真情有好诗。”这是黄云同志诗《无题一首》,深刻地阐述了做学问与写诗的区别和关联: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动真情的诗才是好诗。这首诗既是黄公的诗论,也是他的切身体会和写诗之道。诗如其人。正是凭着深厚的涵养、丰富的学识、高尚的追求和炽热的真情,黄公为社会和诗坛奉献了《桂海桑野·黄云诗词百首》一书。黄公是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型高级领导干部、德艺双馨艺术家、著名书法家。黄公篆隶楷行草均优,行书尤长,其书法艺术饮誉海内外,已出版两本个人书法作品集。他还是优秀诗…  相似文献   

6.
一、“(赤皮)郎”解李白《秋浦歌·其十四》云: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赤皮)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在近千首的李白诗集中,这是仅有的一首直接描写冶炼工人劳动场面的诗。诗中“(赤皮)郎”如何解释,争议是很大的。清人王琦注云:“(赤皮)与(赤及)同,面惭而赤也。”据此不少论者引申为“通红的炉火映红双颊的冶炼工人。”今人认为“此诗最妙的还是借用  相似文献   

7.
现在电视广告可谓五花八门。有个牛奶广告更是别出心裁。每次只用几秒钟说一个脑筋急转弯,然后是一句“喝一杯××牛奶再告诉你答案”。这天,我听到了这样的话:“什么人最不听话?”在“喝一杯××牛奶再告诉你”的广告词之后,那个卡通牛喝完牛奶大笑着说:“聋子。哈哈哈哈……”听到这个答案,我一点也笑不起来。那  相似文献   

8.
1996年底,我在北京遇到一位特教方面的专家,在与之交谈中,我第一次接触到“正常人、健全人”这个提法,当时我已明白这是聋人的相反词,内心禁不住反问:“难道聋人不正常、不健全?”但那天是礼节性的拜会,针锋相对的问题显得不合时宜。过了几天,两位聋友来看我,谈话中他们问我:“××富豪是健全人还是聋人?”我答道:“他是非常健全的聋人,若不健全,怎样致富?”我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领导干部在人民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不仅关系其本人形象,更关系那个单位、那个部门、那个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党组织在那个单位、那个部门、那个地方群众中的威望。因此,加强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在领导工作中杜绝“四虚”十分重要。一、杜绝开虚会。开会是领导工作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不可不开。但开会要讲实效,要开短会。这是党中央一贯提倡的会风。开会要有针对性,开一次会至少要解决一二个问题。杜绝有事无事开会,大会小会领导班子必轮流讲话,报告长篇累牍泛泛而…  相似文献   

10.
期中考试刚结束,全体师生便到操场集合开公判会。主席台上,坐着校领导和公安局的三位叔叔,刘校长宣布大会开始。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叔叔首先给我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便严肃地宣布:“把罪犯何××、丁××带上来!”立刻台下骚动了!要说这两个人,我对他们可很清楚。他们经常找一些人来我校打群架、起哄,把整个校院搞得人心惶惶,同学们都不能安心学习,个别的竟和他们在一起瞎逛糊混, 结果走了火,入了魔,成绩象跳伞时没打开降落伞一样,直线下降。接着,这位叔叔讲了抓捕的经过。四月二十九日黎明,警车响着警笛,呼啸着飞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一举抓获了何××、丁××等一批不法青年,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刮刀、匕首、菜刀、斧头等凶器……这时,我觉得他们是多么的可怕,可悲呀!  相似文献   

11.
“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何香凝为鼓励前方将士杀敌,积极筹捐筹饷,并创办了一所“国民伤兵医院”。有一天蒋介石设宴招待何香凝,席间闭口不谈抗日,何香凝很生气,中途罢宴而去。回去后,何香凝拿出自己的一条裙子,附上一首诗,寄给蒋介石。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12.
不少同志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去找领导,办公室的同志告之:“领导在开会”;如果找领导汇报工作,领导说:“等我开完会”;如果与领导预约工作,领导为难地说:“这几天很忙,要参加几个会。”上级的会议,要参加;本级的会议,要讲话;有关单位邀请的会议,要出席。领导干部的会多,陷入“会海”不能自拔。开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当会议成“灾”,会议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与原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领导干部的会多,如何让他们跳出“会海”,如何减少会议,值得我们三思。一思有些会议是否必要。开会是重要的工作手段,传达精神、布置工作、通报情况、制定…  相似文献   

13.
风气     
每次到北京市政协开会——不管是大会、小会;也不管是在东四的旧楼,还是如今北京站对过的新楼——只要你踏上市政协的地界儿,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灿烂的、真心实意的、没有半点勉强的笑脸和一双双温暖的大手。“××委员,请到×楼×会议室”;“你带司机了吗?请他到大厅休息,或到×点×分来接你”……。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全会,当你步入京西宾馆的大厅,嘿,了不得呀!秘书长,各位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副主任等领导,笑容满面地立队两旁,你从中间走过,似乎是刚从前线归来的英雄,真正感到做一名政协委员的光荣与自豪,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轻松自在,即便你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烦恼,也会被这巨大而温暖的热流驱散,让你心旷神怡。到市  相似文献   

14.
近来阅报,发现一件很残酷或者说很现实的事实。报道一:某市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对于能在群众危难时拔刀相助、见义勇为的人设立奖励基金,最高一次奖励2000元。报道二:某地为了表彰巡警危险而高负荷的工作,展示巡警风采,开展评选“110”之星活动。一等奖奖励价值500元的电话卡,二等奖奖励价值200元的电话卡,三等奖奖励价值50元的电话卡。报道三:某地举行“××小姐”或“××佳丽”大赛,冠军获得者获得奖金高达50000元!不知看过类似报道的同胞们是怎么想的,我的感觉是这社会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他们的行为本身所创造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15.
《诗经·魏风·硕鼠》是东周时期即春秋中后期的作品。关于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有人认为,它表现了奴隶们对奴隶主的反抗。如何崇恩同志考释。三岁贯女”中的“贯”字是“奴隶”,则全句意思为“多年来作你的奴隶”(《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辞海》“硕鼠”条日:“现代研究者或认为,此诗是写奴隶的逃亡,表现了人民对奴隶主的  相似文献   

16.
在梦中,我朗诵着一首诗,那首诗很长,我一直投入忘我地朗诵着,我觉得,那是一首很美的诗。然而,等我醒来,我却再也想不起那首诗的名字了,我只记得最后的两句诗,因为,半明半昧中,我一直在重复着它。“……那个美丽的柄息地呀谁在那里制造回忆……”因为诗出自梦境,我便加倍地珍视它,躺在被里,我越品,越觉得有趣。特别是那个“栖息地”,这是多么有意思的词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务求实效”。求实效,必须力戒下列种种虚浮: ——空对空。讲认识,停留在亘古不变的表述上,诸如“会议通过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纲领性文件”等等;作布置,停留在照葫芦画瓢上,上级怎么讲,下边跟着喊,上下一般粗;提要求,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概念堆砌,缺乏可操作性内容,无所适从。“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要“用脑筋想问题”,“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在50多年  相似文献   

18.
谭先进 《当代广西》2006,(14):60-60
“学问为诗古亦讥,胸无学问更堪悲;要须尽入洪炉冶,动得真情有好诗。”这是黄云同志诗《无题一首》,深刻地阐述了做学问与写诗的区别和关联: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动真情的诗才是好诗。这首诗既是黄公的诗论,也是他的切身体会和写诗之道。诗如其人。正是凭着深厚的涵养、丰富的学识、高尚的追求和炽热的真情,黄公为社会和诗坛奉献了《桂海桑野·黄云诗词百首》一书。  相似文献   

19.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在他的《吉檀迦利》中有首诗描述了这样一个彼岸世界:“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的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这首诗的意境和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所追求的意境不谋而合,因为它们同样都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以自由看待发展》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一本新著,该书是作者综合了他在经济学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阿马蒂亚·森改变了传统理论中评价发展的尺度即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  相似文献   

20.
电话录音     
信访室——“您好,这里是北京市残联信访室,现在是休息时间,请您在听到‘嘀’的一声之后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祝您新年快乐!”男——“您好,新年好!我姓周,是朝阳区的残疾人,有事情想咨询您,请回电话65577××××。谢谢!”女——“您好,我姓康,我是顺义的。也许你们已经把我忘了,可我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帮助。我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