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前不久,省人大常委会修改了《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申请手续、旁听公民资格、旁听会议范围、旁听公民人数及旁听公民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等都作了具体的修  相似文献   

2.
对于旁听公民是否拥有发言权,笔者以为,应该综合考虑,赋予旁听公民有限发言权,即在审议重要议题时,经旁听公民申请,人大常委会认为有必要听取旁听公民意见的,可以赋予旁听公民发言权。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庭审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中规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旁听庭审时填写评议表并打分,这将影响法官年度考核。笔者为此举措点赞叫好!出台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庭审方案,彰显主动接受监督的积极态度。泰安中院出台的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庭审方案,明确了代表委员旁听案件的范围,既能自行要求旁听,法院也主动邀请旁听,每月月底前将下月可供旁听案件信息定期通报给人大、政协,并在法  相似文献   

4.
我觉得这只北大"旁听猫"得益于北大的旁听传统。北大旁听传统由来已久,自从蔡元培校长主校北大以来,北大允许旁听逐渐成为北大约定俗成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张涛 《人大研究》2003,(6):20-21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 ,是近年来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逐步推行的一项完善会议制度的新举措。它对于进一步宣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 ,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监督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 ,扩大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相关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 ,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 ,在旁听对象、旁听范围、旁听的发言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上都存在差异。本文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关于旁听人员的范围从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来看 ,旁听人员范…  相似文献   

6.
实行党员旁听 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江西省浮梁县开展了党员旁听乡镇党委会议试点工作。目前,这一旁听制度已在全县17个乡镇全面推行,有14000人次报名参加旁听,共召开有党员旁听的会议83个,讨论各类议题167个,参加旁听的党员498人次。党员旁听乡镇党委会议制度(简称旁听制),拓展了党员参与  相似文献   

7.
各地动态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出台规定普通公民可申请旁听常委会会议2007年起,湖北省公民可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这是日前出台的《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作出的规定。办法规定,凡符合选民条件的湖北省公民都有资格报名参加旁听,每次会议旁听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范围为常委会会议的全体会议。公民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需持  相似文献   

8.
每月快递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旁听省高院庭审最近,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在杭省人大代表旁听省高院有关吴晶晶案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法庭审理,这是继今年6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活动之后的第二次旁听。组织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活动已经成为省人大常委会一项常规化、制度化的工作。代表们对此次旁听活动表示满意。代表们认为:选择社会热点案件的庭审作为旁听内容,可以提高代表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旁听使代  相似文献   

9.
<正>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白皮书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正在修订《人民法院人民法庭规则》,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和报道庭审的规则,依法保障公民旁听庭审权利。白皮书指出,"各地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参加庭审旁听与观摩,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许多法院推出公民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旁听庭审、网上预约旁听庭审等措施,努力为公民旁听庭审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旁听条件的不恰当限制影响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公民旁听时应注意克服三种倾向。一是旁听名额少。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旁听办法中规定:凡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享有旁听会议的权利(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同时又对每次旁听的名额加以限制,规定每次只允许有限的少量公民旁听,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公民旁听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好…  相似文献   

11.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是近年来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逐步推行的一项完善会议制度的新举措。它对于进一步宣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监督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相关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在旁听对象、旁听范围、旁听的发言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上都存在差异。本文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关于旁听人员的范围从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来看,旁听人员范围主要  相似文献   

12.
法院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可进入法庭。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其他不宜旁听的人不得参加旁听。参加旁听的人员必须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大》2011,(5):46-47
公民旁听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会议制度的创新之举,目的在于推进人大议事决策的公开透明,在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拓宽公民知情知政渠道。而旁听公民在会上有没有发言权一直存有争议,有的地方人大在公民旁听办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旁听会议时无发言权",但有人认为,既然允许公民旁听,就应让他们在会上直接围绕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以便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采纳,改进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现在,参加公民旁听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2005年12月1日,家住南川市盛丰源小区的庞泽忠向记者谈起了他参加公民旁听的体会。自从两年前重庆南川市人大常委会实行公民旁听制度以来,这位61岁的退休教师已经6次旁听了人大常委会会议,对此,他颇感自豪:“我现在是南川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次数最多的人,今后只要有公民旁听,我都要报名申请参加。”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的几个具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了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宣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了人大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宽了公民的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了人大常委会的会议质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人大常委会在旁听对象的确定、旁听会议的范围、旁听人员的发言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一、关于旁听对象的确定问题各地确定旁听对象的范围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公民;第二种是年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龙口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多年旁听庭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外地的经验,多方论证调研,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暂行办法》,逐步建立完善了人大选案、据案选人、跟踪反馈的旁听机制,切实提升了人大司法监督的水平,促进了法院审判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大选案"减去了被动监督的砝码从各地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选案方式看,多数是法院选好案件,人大代表参与旁听,旁听案件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准备充分的庭审现场,很  相似文献   

17.
提高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旁听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目前,我国法律对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旁听制度尚无具体规定。因此,笔者认为首先直修订地方组织法,增加建立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旁听制度的法律规定,使之有法可循;其次是要依法明确旁听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常委会会议如何采纳旁听人员的建议和意见。这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一、关于建立旁听制度的立法建议及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旁听公民是否拥有发言权?目前法律尚无明确规定,各地也有争议。笔者认为,应当允许旁听公民在会上围绕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关于旁听公民的发言权问题,各地做法不一,有的地方禁止,有的地方允许,既然法律没有  相似文献   

19.
旁听公民有没有发言权?笔者认为,既然允许公民旁听,就应让他们围绕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以便常委会及时采纳,改进工作。公民旁听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和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监督的一种形式,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加快,公民旁听制度在各地人大迅速推行开来。但对旁听人员是否拥有发言权,理论上有争议,操作上存不同。旁听人员是否拥有发言权呢?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