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6年中央把“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重要条件以来,国有企业普遍进行减员,到目前为止,净减国企职工近1700万,减员率达22%。不容置疑,减员为企业效益的提高和国企改革进程的推进,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说明减员增效是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但减员增效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具备,减员未必能增效。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不仅存在,而且不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减员以后效益不仅没有提高,而且继续下降,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严峻事实。提高经济效益是国企改革的中心任务,减员的目的是增效,国企究竟如何创造条件,实现减员增效?笔者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再就业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大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搞好再就业,需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若干辩证关系。 一是“减”与“增”的关系。减员与增加效益,增加就业岗位,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减员,  相似文献   

3.
“减”字当头,2001年的世界经济从一开始就面临不佳。全球股市一蹶不振,美联储11次减息,企业大规模减员,就业率下降,劳动力市场疲软。各大国际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也是一减再减。悲剧性的“9·11”偏偏发生在全球主要地区经济都在减速的时刻,无疑是雪上加霜。世界贸易随之急剧下降,新兴市场商品价格迅速走低,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4.
一、国企减员分流质和量的规定性 国企减员可以说是一个政府为难、企业无奈、职工反感的沉重课题,所以企业不到山穷水尽、无力支付员工工资的地步,一般是不会采取减员分流措施的.虽然国企改革已历经二十余年的漫长历程,但减员分流的力度却一直不大,即使是不得已而进行减员分流,也基本上都是作为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延续企业生存的一种应急手段.对推动国企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对促进企业制度的创新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减员分流的实践效果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棉纺印公司作为上海纺织调整的重点行业,十几年来,围绕“四减一增”(减员、减户、减债、减费,增加创收)的总体目标,强势推进集约化调整,使企业从原来的73户减少到13户,债务从原来的12,68亿元减少到4800万元,职工人数从原来的8万多人减至3000人,党员从原来的7000名减少到近700名。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基层机构改革很快就要开始了,很多人都在议论:精简那么多人,机关的工作效率能不受影响吗?这种议论,实质上是提出了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减员后能否增效,如何增效。减员与增效,一个减,一个增,这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决定》中讲的虽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减员增效问题,但对机关的机构改革同样是适用的。机关人员大幅度精简后,如何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支持和鼓励困难企业不减员、少减员,预防失业,稳定就业形势,根据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政策,我市出台了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的实施意见。现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解读。  相似文献   

8.
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少数企业在实施减员增效这一重大举措中并未取得满意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全面理解减员增效的含义,没有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 把减员与增效结合起来,必须尽量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减员增效中的增效,既包括企业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减员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因增加社会就业压力而增加社会成本。增效也是这样,如果企  相似文献   

9.
何源明 《湖湘论坛》2004,17(1):95-96
减员增效是当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 ,企业减员不仅对下岗职工带来很大影响 ,而且对在职职工的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干部怕下台 ,职工怕下岗 ,差距怕拉大。”已成为企业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因此 ,如何把握企业减员对在职职工的心理影响 ,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改革对在职职工的心理影响企业减员对在职职工的心理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正面影响 ,可以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使其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 ,积极努地力工…  相似文献   

10.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不久前在重庆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畅谈深化国企改革时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实现国企三年解困目标,不能老是做‘减法’,应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到做‘加法’上来。”此言一语中的,颇有见地。 所谓“加减法”是一种比喻,一种形象的说法。我认为:“减法”,指减员、减机构、减“不良资产”(包括企业的兼并、出售);“加法”,指产品、资本、市场的扩张等。简言之,“减”是收缩;“加”是增大。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规范破产、鼓励兼并、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成为国有企业扭亏解  相似文献   

11.
减员分流是压缩成本支出,实现扭亏增盈目标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管理,优化经营机制的实质步骤,是优化人才配置,增强企业活力的战略举措。几年来,我们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和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减员分流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初...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粮食厅等部门关于做好国有粮食企业减员分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政办〔1998〕27号(一九九八年六月九日)河南省粮食厅、河南省计划委员会《关于做好国有粮食企业减员分流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与《河南省人民政...  相似文献   

13.
甬政办发[2009]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支持鼓励困难企业不减员或少减员,预防失业,稳定就业局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117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关于进  相似文献   

14.
近阶段,部分行业持续低迷,许多企业都开始想尽办法严控各项成本支出。由于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空间十分有限,最后只能选择降低用工成本这一条途径了。其中,“减员增效”是企业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减员”的办法不外乎以下三种:末位淘汰、无限期放假、大范围裁员,而这三种方法不仅各自存在法律风险,且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还会诱发一连串的减员“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国家行政机构改革要动真格的全国政协委员姚守拙当国企工人正在实行下岗分流之时,人们更关心另一个问题。国家行政机构的精简增效,尽管提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却是喊减员,实增员,喊增效,实减效。机构日益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由此诸多弊端相应而生,甚至为腐败提...  相似文献   

16.
HR,别跑!     
近些时间,笔者与HR业界的朋友交流,见大家一个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有的在四处寻求组织结构调整、减员过冬的变革方案,有的被减员过程中强硬对抗的员工弄得束手无策,有的因员工离职问题处理不当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遭受老板的责骂与处罚,有的甚至不堪承受沉重的精神压力而逃之夭夭,一辞了之……  相似文献   

1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出台有关意见,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减员时要多分流、少失业,力争实现富余人员从“岗位”至“岗位”的转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  相似文献   

18.
数字     
至2010年央企数量将减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12月6日表示,推进内部重组整合、提高集团控制力,是今后几年国资委推进企业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现有的161家中央企业到2010年将调整和重组至80到100家。中国明年有1500万个以上就业缺口12月7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测,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5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000万个,就业缺口在1500万个以上。我国技术引进合同额首超200亿美元据商务部最新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9537项,合同总金额20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技术费132亿美元,占合同总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全面深入和铁路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给站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系列新问题,而调查中被普遍认为难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以下五种: 一是减员分流的思想政治工作。所到的单位,无一例外地认为现在最伤脑筋的是减员分流。一提到减员分流,领导就喊头痛,说这许多人往哪分,怎么安排?职工中特别是上了40岁有家有口的职工,工作技能比较单一的职工,对减员分流存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反感,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口头禅是“讲点别的!”  相似文献   

20.
铁道部党组提出到本世纪末铁路的三大攻坚目标是:政企分开,减员提效,扭亏为盈。这三个目标能否实现,事关铁路今后的生死存亡。减员提效是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铁路运输主要行车部门之一的电务部门如何实现减员提效,关键在于改革现行的与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