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两岸关系无疑是最令人关心的热点之一。两岸关系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好戏不断。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方针在逐一落实。两岸两会重启商谈,实现了周末包机和赴台旅游。年底,两会领导人在台北举行会谈,达成“四项协议”,两岸“大三通”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翁世恒 《台声》2000,(8):13-14
一场统独战争 ,瞬间爆发。但是 ,战场并不在台海中线 ,也不在两岸彼方 ,而是在台北街头。台北街头车队对垒2000年5月31日 ,也就是前“总统”李登辉参加平镇市运会 ,遭到警总退役上校史力行泼洒红墨水事件发生后的第5天 ,两派旗帜鲜明的计程车队 ,在台北街头发生一场暴力冲突。双方冲突原因 ,始于一辆隶属荣车无线电中心计程车驾驶赵汝钦 ,在车外的无线电杆上 ,悬挂一面巴掌大小的中共五星旗。47岁的赵汝钦 ,是统派鲜明的“一国车队”成员。一国车队是在今年初 ,由一群支持“一个中国”政策的计程车司机所组成的车队 ,除了外省籍占…  相似文献   

3.
王雯 《今日广西》2008,(1):15-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形成一种习惯——他们买东西总是;中着某个“牌子”去,在众多相同的商品中,喜欢购买某个“牌子”的东西。认同一个“牌子”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冲动,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人们使用这个“牌子”的东西后,觉得商品质量或商家服务态度不错,对这个“牌子”才会产生认同感。对一个“牌子”认同的人多了,这个“牌子”就具有了品牌效应。为了便于顾客识别自己的品牌。商家还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标志和名称.这就是商标。  相似文献   

4.
吴亚明 《台声》2013,(6):48-49
岛内媒体爆料说,开馆两年的台湾“总统副总统文物馆”每天只有60多人参观,几乎沦为蚊子馆。对很多人来说,大概这个报道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他们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趁着台北梅雨季节难得的晴好天气,记者特意前去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5.
朱亚夫 《今日上海》2010,(10):28-30
外滩是上海的精致名片,是上海城市的象征。外滩在公众心目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度。有例为证:今年6月中旬,为参加“两岸城市艺术节——台北文化周”,台北市市长郝龙斌来沪,上海市长韩正亲自陪同郝龙斌参观经过改建后的新外滩。两人徒步观赏外滩的浦江两岸风光,引来大批游客“追星族”,有的游客还以外滩为背景与两位市长合影。  相似文献   

6.
廖翊 《台声》2001,(7):26-27
今年 3月 9日,我和港台部采访室主任赵卫经香港前往台北,与新华社第一批赴台驻点采访的范丽青、陈斌华进行业务交接,开始了在台湾为期一个月的驻点采访。 感受“痛苦指数”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痛苦指数”一词在台湾社会中频频出现。就像当局发布各类经济指数一样,“痛苦指数”也每每翻新,不时出现在台湾的媒体中。   “痛苦指数”的内容包括收入、支出、生活满意度、家庭、安全、环保等从民间调查中取得的数据。去年下半年以来,台湾的“痛苦指数”大幅上升。   3月 18日的这一天,台北天气阴冷,尽管是周休日,台北的街头还…  相似文献   

7.
游览德国城市,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各具手艺和特色的“街头艺人“。目前,最流行的街头造型艺术是“真人雕塑“。“街头艺人“穿戴着各自特制的衣帽,涂上厚厚的油彩,几乎一动不动地立在街头,如同一尊人物雕塑艺术品。与石雕铜铸的名人雕塑不同,他们是五脏俱全活生牛的普通人。如果在他们面前放下一枚硬币,这种“雕塑“就会活过来,向您  相似文献   

8.
万毅 《两岸关系》2002,(12):28-29
9月28日台湾教师节这一天,教导学生理性面对问题的“夫子”们终于忍无可忍,走上台北街头,向台湾当局、向社会倾诉长期积压在心头的郁闷与委屈,发出了教师要尊严、要公平、要团结的呼声。  相似文献   

9.
最近,上海城西的延安西路虹中路口,悄然出现了一条长200米的“台北观光夜市”。这条小街两边汇集了70多家来自台湾的知名传统小吃,如“新猪贡丸米粉”,“深坑臭豆腐”,“味工坊虎咬猪”…… 虽然目前这个“台北夜市”尚在试营业阶段,可每当华灯初放,游客就会从四面八方慕名来到这里。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在上海投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台胞。风味独特的家乡小吃,不仅可以满足他们品尝美味的口福,也可以抚慰他们的思乡之心。  相似文献   

10.
此岸“大片”进台湾台北街头车流如潮,抬眼看着行驶的双层公共汽车,居然包装着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大幅广告。没想到这部戏在祖国大陆走俏,也是台湾热门节目。你看头顶花翎的李保田细眯着眼,还是带着幽默神情,堂而皇之在繁华台北闹市亮相。“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称陆是老百姓……”深透表现中国人的机智和诙谐,在台湾也挺“火”。记得走进宾馆服务台登记的时候,一听说我们是北京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服务台的年轻先生显得格外热情,说“我是你们的观众啊,你们的节目在四台我常看。”明明是中央电视台节目的第四套,怎么到台湾叫作…  相似文献   

11.
申冬云 《两岸关系》2005,(11):49-50
最先认识日月潭是在小学课本上,最先听到的“阿里山”从歌声中来,宝岛台湾的美丽风光我少年时代就心向神往,20多年后,终于走进魂牵梦绕的台湾岛。台湾旅游,充满变幻无穷的乐趣和收获记者今年夏季在台湾驻点期间正值旅游旺季,我感觉,宝岛台湾让人的旅途充满变幻无穷的乐趣和收获。台北市,作为台湾第一大城市,有很多著名的观光景点。阳明山、台北故宫、乌来、北海岸等都是游客的重点游览目标。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仿照北京故宫而建,院内收藏近70万件珍贵文物,展品定期轮换,其丰富程度盛于北京故宫。台北的101大楼,101层——雄伟、气派!被称为“…  相似文献   

12.
修瑭 《台声》2008,(12):73-76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月初访台期间,到台北之外参访的唯一地点,就是新竹。就像11月4日“陈江会”上陈会长一句“这什么牌子?”让摆在谈判桌的那种矿泉水的生产厂家股票大涨一样,由于他的到访,新竹在大陆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提高。让大陆居民游新竹的兴趣大增。于是,认识新竹,便成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之前要做的“功课”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平 《中国减灾》2008,(1):47-47
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有一年发生大旱灾。方圆几百里的稻子不抽穗,眼看秋收没有什么指望了。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争着到米店买粮食,而米价却是一日三涨。于是引起了连锁反应,来米店买粮的人越来越多。没几天,各家米店纷纷挂出“今日无米”的牌子。街头要饭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言必称灾荒,迫切希望官府能拿出一些办法来。  相似文献   

14.
弹丸之地的澳门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在这里,游客除了享受美妙的风光和体验博彩娱乐之外,还有两件事也是不可错过的,那就是购物和品美食。购物魅力不可挡都说香港是“购物天堂”。可是每逢周末假日,有不少香港人会搭着快艇到澳门“抢购”,可见澳门的购物魅...  相似文献   

15.
出租车行业是一个整日流动的行业,出租车司机也可谓阅尽人间万象。站在街头,你随便与一位“的哥”聊天,他们载客的点点滴滴令人顿觉妙趣横生。台北一位张姓“的哥”开计程车已18年,他生性豁达开朗,见到笔者更是一肚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陈菊登陆:一石激起千重浪 陈菊5月17日才在台北街头参加了“呛马卖台”大游行,5月21日上午即搭机飞往祖国大陆,当天下午就会见了北京市长郭金龙,随后前往上海会见了上海市长韩正。陈菊此次是以高雄市长的身份,以“推销”即将在高雄举行的世运会的名义赴北京及上海进行4天3夜的“登陆之旅”。  相似文献   

17.
邓兴东 《人大论坛》2011,(12):41-41
“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这是郑州街头一位卖馍的张老太放在摊位前的一个公告牌,有了这个牌子,张老太就可以安心的回家吃饭、休息,五六年来她这个“无人售馍”的摊子从未少过一个馒头。街坊对其称赞“比自动售卖机还强”。  相似文献   

18.
憨态可掬的“康师傅”在京城一炮打红之后,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的产品走进了北京人的生活:伊瑶、蜜雪儿时装、台湾牛肉面、康莱蛋酥卷、乖乖系列食品、莱思康电脑……而随着北京市新的优惠台商投资政策的即将出台,会有更多的台湾招牌、宝岛风味和台湾产品出现在京城街头.近年,台商跨海“登陆”的脚步不断加快,古都北京一直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到京台湾游客约占到大陆台湾游客的三成;而北京作为文化中心,集中了大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北京的综合教育水准较高,劳动力素质较好,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北京在吸收台资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族》2018,(10):4-6
幼年的王春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缠着外公让“盒子里的人”说话。她知道,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外公只要轻轻来回拨动盒子上的旋钮,盒里的人就会开始说话和唱歌。那些话语和歌曲,她能听懂大部分;如果外公再拨一拨旋钮,盒子里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说的和唱的她就完全听不懂了。  相似文献   

20.
统一方便面     
<正>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太需要统一某些东西了。或者精神或者是一种人生的姿态。周末的时候,一个人在家泡了碗方便面当中饭,是“统一”的牌子。“统一”是个著名的方便食品,不知当初是如何取得的这个名字,也许是希望自己的产品有朝一日能一统天下吧。尽管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人们的口味是不可能被统一起来的。于是突然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