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玲 《党史博采》2006,(10):51-5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朱立坤  王庆位 《党史博采》2008,(8):34-34,3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今天提出"以人为本",虽然在字面上与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的提法十分相似,但它却是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其科学根据,是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积极成果."以人为本"是对以"非人"为本的否定和抛弃,是要强调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了人.提出"以人为本"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了以人为本思想正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科学发展现的本质和核心.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视阈出发,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反思和校正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它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阐明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辩证统一,它完整、正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一面;揭示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从现实出发的变革现实的历史活动,表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克服困境与束缚的漫长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等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正确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扬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及提升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和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求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棱心,这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说道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永恒追求.当前,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以人为本,重点应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与党执政有着内在联系.以人为本只有在发展中实现,而发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因此,党必须提高执政能力,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原则,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3,(7)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马克思恩格斯诸多的理论研究和著作中,体现和蕴含着丰富的人民共享思想,深入探讨和全面梳理这一命题的理论渊源,对于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十六大以来,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的五大亮点,这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是指导实践的新的理论战略,应予以认真研究和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实践中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一切事情.具体来说,就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发展的规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张惠  黄德荣 《求实》2005,1(Z1):17-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改革发展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新的解放,明确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又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是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党员主体地位: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员主体地位",是我们党贯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党情和党员队伍结构变化的新要求而提出的重要科学论断,反映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种新高度、新境界,将对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乃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是我们党执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观认识上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上世纪70年代末突出强调经济增长到如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由"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这种观点给人的印象,是把邓小平的发展观归结为"以物为本",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割裂、对立起来.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是一致的,是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落实"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我国实际出发,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对于我们深入思考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大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已成为我们党面临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包涵四项内容,第一是以人为本,第二是全面,第三是协调,第四是持续。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科学发展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之路,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理论系统,有划时代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元旦贺词中说,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号召各国人民和有远见的政治家,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以人为本,强调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对实现共产主义产生的新认识.对此,必须加强研究和宣传.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指导城市供水企业改革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