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关于防止和平演变以及与此有关的其它思想是丰富的,十分重要的。经过近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动荡,进一步证明必须对毛泽东同志的上述思想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一、关于防止和平演变问题根据逄先知等学者目前查到的材料,认为毛泽东最早提出关于防止和平演变问题是1959年11月。那是当美国的杜勒斯刚一提出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毛泽东就敏锐地觉察到这个问题,抓住这个问题,首先向党内高级干部、尔后又向全党、全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内,还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是毛泽东最先针对国际反动势力以非战争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和平演变”的战略,提出反“和平演变”的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研究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对于我们加深认识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抵制“和平演变”,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发生剧变,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接连得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同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总是处于守势?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能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并已局部得手,而社会主义国家却不能对资本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这个问题的实质,涉及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还是不是当今世界历史的大趋势这样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有必要说说清楚。  相似文献   

4.
张渝政 《求实》2000,(3):11-1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打破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一统天下 ,开始在世界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同时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在武装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失败后 ,开始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因此 ,防止“和平演变”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三代领导人共同关注的大事。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一在我党历史上 ,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早在夺取全国胜利前 ,毛泽东就对执政党还会有腐败变质的危险提出…  相似文献   

5.
吴雄丞同志《中国共产党是反对和平演变的中流砥柱》一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回顾总结了我们党反对和平演变的历史经验,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同志反和平演变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以及我们党为防止和平演变,从思想、政治、组织上采取的积极对策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卓越领袖,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先驱者。他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和理论思考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提出了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7.
唐洲雁 《前线》2012,(Z1):85-87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十分重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调要通过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他们培养成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阴谋,毛泽东适时提出了防止“和平演变”思想。毛泽东的防止“和平演变”思想有其合理的思考维度,但在实践中却也留下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学习研究毛泽东的防止“和平演变”思想仍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桌子上摆着威廉·福斯特著的《三个国际的历史》。这位“美国工人阶级光荣的战士和领袖”(毛泽东语),对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揭露,对民主社会主义的鞭挞,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遐想联翩。近来国际风云变幻,国际社会主义低潮继东欧剧变之后又有进一步的表现。某些事态的发展令人震惊之余,又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为何一再地得手?从国际事态变化中吸取什么教训,我们应当采取什么反和平演变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世界历史从此进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一球两制”新时代。“两个必然”不可避免,“两制”共存也不可避免。“两制”共存的历史,也是“两制”较量的历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何处理“两制”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主题。关于“两制”力量对比,毛泽东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战略判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原则,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战略思路;关于“两制”相处之道,毛泽东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战略方针;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毛泽东提出“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性”的战略构想;关于如何瓦解西方“和平演变”,毛泽东提出“警惕糖衣炮弹”的战略应对;关于如何应对西方遏制围堵打压,毛泽东提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对“两制”关系的战略思考既有历史的局限性,也有其重要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洲雁 《前线》2012,(7):85-87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十分重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调要通过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他们培养成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国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和最近东欧形势的剧变,使我们党和人民都在深入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历史证明了毛泽东生前早就提出的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是多么高瞻远瞩。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的光辉思想,把防止和平演变这件头等大事抓好。  相似文献   

13.
1990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党校校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培养跨世纪领导干部问题,引起了全党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培养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实质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本世纪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早在六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决策。然而,历史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紧迫、这样尖锐地把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问题提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这是因为,世纪之交正是我们党新老干部交替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把反和平演变的“接力棒”传递给新一代领导干部。当前,帝国主义和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形成的重大成果。群众路线的提出、形成和发展、丰富,与党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密切相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毛泽东同志从领导方法角度强调群众路线,初步形成了包括重视群众革命主体地位、代表人民利益以赢得群众支持、严格要求党员以赢得群众信任在内的群众路线观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从执政党工作作风的角度,强调以保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注重调查研究来反对官僚主义,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来凝聚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并提出了以制度建设预防脱离群众倾向的构想,进一步从理论上丰富、完善了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5.
过渡时期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义洁 《求实》2005,(10):8-10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回顾过渡时期前后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整风、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防止和平演变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在历史的回顾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主义制度之间的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的讲话指出,国际反动势力从没有放弃敌视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立场。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去年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的胜利,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曲折与反复,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危险,决不能丧失警惕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7.
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并且已在某些国家得手。纵观我国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始终存在着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只是在不同时期,斗争的形式不同,斗争的内容各有侧重。到目前为止,这种斗争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斗争的每一个阶段,邓小平同志都有针对性地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许多领域,从实质上阐述了反对和平演变的问题,为我们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一) 1978年底到1986年底的8年时间,是新时期我们党同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斗争的第一阶段,斗争形式集中表现为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 1978年1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从封闭走向开放,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西方敌对势力错误地估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外因,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内因主要有: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反共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反"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长期的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我们党既取得了历史的胜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循着我们党反"和平演变"斗争的轨迹,回顾我们党反"和平演变"战略思想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思想预防的战略思想早在建国前夕,我们党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时候,1949年3月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同志科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战争”,是一场惊心动魂的特殊战争,其主要特点:一是斗争范围的全球性。和平演变是帝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颠覆社会主义的一种国际政治战略,挫败这种演变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而且影响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二是斗争时间的持久性。和平演变是西方要长期推行的既定战略,帝国主义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