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5月22日是清代著名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诞辰260周年纪念日。邓公一生布衣.飘游40载,60岁时只携一对白鹤和一方铁砚还故里。但他在极其清寒的环境中,开创了碑学先河。将我国的书法艺术推向又一新的历史高峰。当代书画大师赖少其赞之“秦以来邓公为上!”当代著名书、画、印大师陈大羽教授称颂其为“皖派鼻祖、篆刻巨擘!”  相似文献   

2.
诗、书、画,在中国自古便是一家,书画同源为中国乃至东方艺术之基本理念。书文俱佳之境界一向为中国文人所追求,诗书画集于一身之大师代不乏人。中国古代书画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文人书  相似文献   

3.
正江南鱼米之乡——江苏常熟,周室肇基之地——陕西岐山,潇洒文明之邦——浙江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近年来,三省三地政协以历史文化和名人大师为纽带,开展文化交流,助推书画发展。近日,"周风南韵"三省三地政协书画联展在常熟市美术馆揭开帷幕。本次书画联展得到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高度重视并亲笔题词致贺。本次书画联展筹备期间,得到了三省三地书  相似文献   

4.
侯轹 《台声》2011,(1):76-76
2010年12月23日,享有“当代张大干”之称的台湾水墨画大师李奇茂艺术馆落户山东省高唐县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标志着高唐县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中心项目建设由此拉开序幕。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梁围扬出席奠基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5.
<正>超凡"大师",古来有之。唐朝有个大师很了不得,自言能咒人生死,似乎是"阎王办"的,这一招把人镇住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很多人都想结交这个大师,想法很简单,即便不能从大师那里得到什么便宜,也能防止有人贿赂大师把自己不明不白地咒死。上层人物都以结交这位大师为荣,如果自己还不认识这位大师,和这位大师不是好朋友,说明自己层次还不够高,需要自己"找差距"。就这样,大师名气越来越大,传到了天子李世民耳朵里。历来主张"兼听则明"的李世民不想轻易下结论,让人传唤那个大师,他要当庭验证。李世民问满朝臣子:"众爱  相似文献   

6.
叶静  贺晓科 《小康》2005,(5):71-73
熟悉中国书画艺术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董其昌的。在明朝万历年间,董其昌已经是名重一时的书画大师“,为本朝第一”,“名闻外国”,并且精于品题(书画鉴赏)。入清之后,对董其昌的书画评价依然一路走高,康熙、乾隆爷孙俩都曾赞叹不已。虽说皇帝的喜好不是评价艺术高下的标准,但他们以九五之尊,尽览天下佳作,目光很高,自然不至于信口开河,留下笑柄。而董其昌的传世赝作之多,也足可以证明他受追捧的程度之深了。不过这位董大师才艺很高,人品很低,日常生活骄奢淫逸,以致跟家乡百姓结怨。日甚一日,有人甚至恨不得能食肉寝皮。最终,忍无可忍的百姓自…  相似文献   

7.
史霄 《中州统战》2002,(2):34-35
人杰地灵的中原沃野,真乃藏龙卧虎之地。出身豪门世家的书画大师袁柳絮先生,就生活、工作在河南省会郑州。潜心书画艺术、不善张扬的袁先生虽然早已成为世界杰出艺术家、国家一级书法大师,却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今日翰墨场中只知其书画艺术精妙,不知其人其事者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8.
于丁 《台声》2014,(2):100-103
文化——民族之根,思想之髓,生息之脉,国运之气象。安徽萧县,历史悠久,古誉“文献之邦”,今称“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那里的山山水水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师,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众,更有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等著名艺术大师由此走出。1955年,李景祥就诞生在人杰地灵、艺术土壤厚重的安徽萧县。幼承家训的小景祥,尤爱书画且天资灵动聪慧,年少即学有所成。1973年,中央办公厅将李景祥调入北京。  相似文献   

9.
让世界折服的﹃班禅画师﹄记全国政协委员班禅大师的画师尼玛泽仁杨征实尼玛泽仁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见到班禅大师是在1982年。那一年,尼玛泽仁在全国书画大奖赛上获得金奖。班禅听说有一位藏族年轻人获书画金奖,非常高兴,亲自来给尼玛泽仁颁奖,并把他请来家中作...  相似文献   

10.
李小晟 《乡音》2014,(6):50-51
中国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一般以清末为分界线,业内则以书画大家吴昌硕作为起止点,即吴大师之前的书画为古代书画,之后的则为近现代书画。  相似文献   

11.
潘雪 《江苏政协》2015,(1):51-52
<正>2014年12月21日,备受中国书坛关注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结果在浙江绍兴揭晓。徐州市政协常委、徐州工程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仇高驰教授再次获得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艺术如同生命书法演绎人生仇高驰自幼喜爱书画,九岁开始自学书法,遵循"楷入立"的古训,先从颜真卿《颜勤碑》入手,日临三百字,寒暑不辍。后又转学篆书。篆书是从清邓石如写起的,但凡能收集到的邓石如的法帖,无不用心揣摩  相似文献   

12.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09,(12):64-65
“盛世气象——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于11月8日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首次由海峡两岸收藏界联袂举办的文物收藏展,共有自宋代至清代的书画、瓷器、玉雕等各类文物70余件,其中53件来自台湾。  相似文献   

13.
陈半丁(1876-1970)现代中国画画家,浙江绍兴人。他少年时家庭贫穷,但勤奋好学,更爱好诗文书画,常临摹一些名家作品,而且画得不错。20岁那年,他赴上海,为了学习书画,结识了名画家任伯年、吴昌硕,并拜他俩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的诗书画印的造诣与日俱进,深得吴昌硕等的赞赏。40岁后,他到了北京,先就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后又受聘为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教授。在居京期间,他又和画家陈师曾、齐白石结为朋友,经常一起相互切磋画艺,作品渐趋成熟。当年曾和美术界同仁组织过北京画学研究会,自己也曾多次举行过个人画展,受到美术界同仁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两岸文化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书画破题,打开文化交流局面。书画艺术中国独有,又为两岸文化所共有,深受各层次人士喜爱。早在两岸开放探亲之初的1989年,济南市就在人民大会堂策划组织了“海峡两岸名家书画联展”,这是两岸较早开展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之一。当时海峡两岸几乎所有的知名书画家都应邀参加了展览,轰动一时。为此,山东电视台还制作了电视专题片《丹青墨宝故乡情》。济南市吴泽浩等画家多次应邀赴台进行书画交流,轰动台湾画坛。台湾李奇茂、张炳煌等10余位著名书画家来济南参…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8)
正又见月圆,又添相思,海峡"涛声依旧",两岸情缘更浓。中秋节一向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和重视,并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我很高兴能在这寄托盼望团圆幸福之际,受邀参加"两岸一家亲"2016中秋慈善义演晚会。9月12日晚,在中秋慈善义演晚会现场,我演唱了《故乡的云》《三百六十五里路》两首歌曲,真情演绎了游子的乡愁,瞬间点燃现场的火热气氛。两岸同胞热烈互动、畅叙亲情,掌声一遍遍响起,乡音、乡情,  相似文献   

16.
周野 《福建乡土》2012,(6):F0003-F0003
艺术简介: 原名周德波,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永泰县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师从我国著名书法篆刻大师林健。中国收藏家协会优秀收藏家,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寿山石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海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国石文化艺术馆首席艺术顾问、嘉德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作品广受台湾、香港、新加坡、印尼、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收藏家喜爱和珍藏。  相似文献   

17.
孙成彰,河北省定兴县内章村人。自幼酷爱书画,1969年起在北京故宫绘画学习,1975年拜康有为先生弟子、中央文史馆员、书画家戴晓峰先生为师,后受国画大师李苦禅、王雪涛、娄师白等先生指点,深得真传。  相似文献   

18.
民国十四年(1925年)8月份《京报》附设第一种周刊之《戏剧周刊》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因为梅兰芳所演《长坂坡》戏中的一句只有两个字的戏词所发生的一场“争论”。梅兰芳是人们喜爱的戏剧大师。自1904年阴历七月初七11岁那年,在北京广和楼第一次登台演昆腔《长生殿·鹊桥密誓》的织女;到1913年11月20岁时,  相似文献   

19.
早就听说浏阳有一个誉满城乡的小小书法家,他4岁临帖习字,5岁参加浏阳市国庆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竞赛获二等奖;7岁参加全国第五届少年儿童书画大赛获“银杯奖”;8岁参加全国少儿书画段位评选获7段段位证书,离书画最高段位仅有两级之差。小小年纪,何以超群出众,艺惊书坛?日前,笔者怀着探秘的心情,慕名前去采访。走路连跑带跳,个头敦  相似文献   

20.
湖上生花笔     
一九八○年全国毛笔质量评比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评比的共有十四个省、市的十四家毛笔厂的七十个品种、九百一十枝毛笔进行质量评比,十多位著名书法家、画家挥书作画,现场鉴定,湖笔又夺得总分魁首。湖笔一向为我国书画大师所称颂。郭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