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岩 《检察风云》2011,(10):37-37
窃书不能算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曾拿这个理由为自己的偷书行为辩解。孔乙己偷书,是因为买不起书;孔乙己狡辩,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如今的读书人,买不起书的越来越少,但孔乙己却依然活着。活着的孔乙己已经不仅仅是某个人,而且包括了机构。和《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不同的是,今天的孔乙己早已不是小打小闹,而用上了机械化作业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期的《南京师院学报》展开了关于鲁迅小说《孔乙己》的讨论(参见《孔乙己值得同情吗》[1977年第3期]、《孔乙己——二十世纪的“多余人”》、《鲁迅笔下的孔乙已》[1977年第4期]、以及《分斫〈孔乙己〉该从实际出发》[1978年第2期]诸篇),论争比较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里说:“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 《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是鲁迅对这一时期自己文艺创作的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读了方伯荣同志的《孔乙已——二十世纪的“多余人”》(见《南京师院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四期),有点不同的见解,写出来与作者讨论,并就教于别的同志们。方伯荣同志的立论是:“小说《孔乙己》就是批判‘学而优则仕’,投向反动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一枚爆弹。”在“学而优则仕”者中,有少数人“仕”上去了,变成“吸血鬼”,有多数人没“仕”上去,变成“废物”。而“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废物,一个二十世纪的‘多  相似文献   

5.
《理想国》的正义论是一种分配正义原则,它依据公民的德性获得程度给予其对于正义的知道限度。不同等级的公民依据其德性行使其所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即为正义。这种正义论强调正义本身的身份角色,带有一种回归古希腊英雄社会的色彩,即德性是维持一个充当某种角色人的公民品质,并表现在角色所要求的行为之中。《理想国》正义论的贡献在于终结自然正义建构社会正义,至此正义原则成为城邦统治秩序的象征。秩序的原则就是正义的原则,这是《理想国》奠定的人文主义基石。  相似文献   

6.
人物形象的不同个性风彩,往往规定了艺术手法的运用。比较《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应当使学生在这方面得到比较深刻的印象,才有助于他们提高记人叙事的写作水平。一、人物刻画。一篇长于讽刺,一篇以白描为主。在比较教学时,应分别将这两点阐述清楚,使学生在今后一提起这两种手法,便想起这两篇范文,并效法之。讽刺,是《范进中举》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象范进这样热衷科举、醉心功名的封建知  相似文献   

7.
三个女大学生的窃贼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海淀区算得上是中国大学最集中的地方,仅名牌大学就有数十所。各类大学生有20余万人。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他们中间不乏精英和骄子,在他们中间也有一些人走上邪路,触犯法纪,身陷囹圄,使父母、师长蒙羞,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周梅——孔乙己的 新弟子,没有忏悔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写下了著名的小说《孔乙己》。一句“窃书”、“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令人叫绝。鲁迅先生以如椽巨笔写尽了没落文人的堕落与辛酸。鲁迅先生曾说过,若数十年后,他的作品仍有现实  相似文献   

8.
杨吉 《中国版权》2023,(4):43-48
在同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未获授权而使用原作人物角色的行为普遍存在。由于虚拟角色能够脱离作品而被单独识别,随着其艺术和经济价值日渐凸显,给予其独立版权保护的呼声不断增强,同人作品使用原作虚拟角色的版权界限争议也愈演愈烈。《此间的少年》一案的终审宣判更是将这一问题推至风口浪尖。本文认为,版权所要保护的是具有独创性的表达,其客体是以各类法定的作品为主,可以延伸到对于一项作品中的特定人物或角色的保护,甚至还可延伸到特别清晰突出、包含该特定人物或角色特征的物件与其他派生作品。关键在于其中的特定构成部分的描绘是否已经清晰明确到足以脱离了“思想”的范畴而进入“表达”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凭在《小花》一片中的出色表现而跃身为国内一流影星、后又借成功塑造荧屏中的慈禧太后和武则天等角色而晋升为“影后”的刘晓庆,叱咤风云20余年间,作过被告当过原告,官司对她而言,有时候还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炒作方式。而对于《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的作者王建中来说,此次状告刘晓庆完全是出于一种愤怒、一种无奈。王建中并非律师王建中是《策划亿万富姐——刘晓庆经纪人浮出水面》这本书所描述的主人公。王建中曾于1995年至1998年任刘晓庆的经纪人,现任建中集团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美国独立检察官,人们就会想起那位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最头痛的名叫斯塔尔的独立检察官。那么,独立检察官在美国司法体制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又有何能如此厉害呢?独立检察官是依据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独立检察官法》而设立的。要弄清楚它的角色与地位,就必须事先考察美国司法系统中其它种类的检察官设置。可以说,独立检察官是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产物,是原有的检察官制度内在缺陷决定了其产生的。在独立检察官设立前,美国司法系统只有二类检察官:一是地方检察官;二是联邦检察官。地方检察官大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联邦检察官则隶…  相似文献   

11.
《孔乙己》,最初发表的时候,鲁迅在篇末写了如下附记: 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在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但用活字排印发表,却已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大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 上中学时,语文课本中有一课是莎翁的剧作《威尼斯商人》(节选)。课堂上,在朗读课文分配角色时.我有幸被老师选中扮演其中果敢正义、才思敏捷又美丽善良的鲍西娅。我的朗读被老师、同学们称赞为“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英勇旗手鲁迅,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所以他对旧教育制度的反动性、欺骗性和腐朽性有着透彻的了解。他在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每到一地,总要向着那“十足奴隶式教育的学校”“投一个爆弹”(《集外集恰遗·两封通信》),向着旧教育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孔孟之道进行猛烈抨击。小说《孔乙己》就是批判“学而优则仕”,投向反动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一枚爆弹。  相似文献   

14.
看客     
《法律与生活》2011,(16):48-48
第一次知道“看客”这个词,是在鲁迅的文章里。鲁迅的笔下有很多看客,有在《孔乙已》里嘲笑戏弄孔乙己的酒客,有在《祝福》里听祥林嫂讲阿毛故事的男人和女人们,有在《药》里围观革命者被砍头的“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人……老师告诉我们,当年鲁迅弃医从文,在他的笔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疗救看客。那时候,我是看客的看客。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法》修改是众望所归的事,但以《〈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的形式通过却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有其创新之处,但其暴露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应当尽快启动对《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改程序,将其打造成一部既有前瞻性又有特色的能很好服务于民事诉讼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合同法是民事立法中的一部佳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是调整市场经济与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民事立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合同法》颁布以来,可以看出人们对《合同法》是充分肯定的,对其不足之处的评价则有分歧。正确理解与评价《合...  相似文献   

17.
论矿业权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业权以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为基础,是一项私权,是财产权。矿业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权,其在法律属性上更加接近于用益物权,故可以准用《物权法》中关于用益物权的相关规定。但鉴于其又有别于传统民法中的用益物权,且又具有较强的公权色彩,所以又被称之为"准用益物权"。《物权法》对矿业权准用益物权属性的认可,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矿业权调整中的双重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偷书被人抓住时狡辩说窃书不能算偷,在他想来,偷本把书即便是贼,也是“雅贼”,被抓住了是并不可羞的。孔乙己显然没有“断子绝孙”,有他这种奇思妙想的,不乏其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局原局长王天义和该省海宁市原副市长马继国,就都有这么一种想法:以自己的身份,收藏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出台后,学界对《物权法》评价不一,或说《物权法》是奠定法治大厦的基石,或说《物权法》得失兼具。称它十分伟大也好,说它问题多多也罢,无论如何,这是中国民法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物权法》是共和国民事立法史上自《合同法》颁布以来的又一项伟大成果,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它的颁布与施行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唐律》是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一的封建法典,尤其在刑法方面已取得了很高成就,《唐律》对职务犯罪的规定更是集前朝之大成,又有很多新的发展,因此唐以后各朝均效仿于此。 研究《唐律》对职务犯罪的规定,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