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创业板既可以是通往财富宝库的大门,也可能是使其走向衰落的通道,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做足准备功夫、防范风险,使创业板真正能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徐海舰 《法人》2011,(11):40-41
截止2011年10月,创业板上市企业已达270家左右,募集资金1900亿元。和以前主板上市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创业板企业大多都是民营企业,且企业家个人控股的现象很多,这种造富效应极大的刺激了新的创业热潮和企业上市热潮。  相似文献   

3.
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境内企业,一般来说,其设立和经营主要适用中国法律,而其上市及股票的交易等则适用香港法律,必须满足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交所”)于1999年7月发布,并不时修改的《创业板证券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之要求。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有自己独特的,迥然区别于大陆社会主义法制的法律文化和法律体系。因此,境内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面临的法律问题便呈现比较复杂的情形。作者不揣浅陋,仅就境内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若干比较重要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一、上市…  相似文献   

4.
任何市场行为都需要相应的法律规范加以运作.这对具有高风险、高敏感性的创业板市场来说尤为重要。否则,创业板即使勉强推出,也达不到预期的市场效应,甚至会给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本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创业板市场引入对当前高科技企业(包括高成长中小型企业)将产生划时代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两个问题:其一.在当前我国尚无有关创业板市场的明确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如何处理“高科技企业及其认定标准”问题;其二.在目前已有的法律框架内,对高科技企业上市的规制问题。应该怎样才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已于3月31日正式颁布。5月1日实施。这部法规的颁布意味着酝酿了10年之久的创业板正式出台。虽然对于创业板依然存在着各种争议和疑义,但是最终破茧而出。下面笔者从创业板上市条件进行解读,以期对创业板有一初步的认识。创业板的出台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燃眉之急?我们可以从创业板的上市条件予以具体分析。《暂行办法》规定的创业板上市条件,具体可以划分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创业板退市有迹可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斌 《法人》2010,(10):50-51
创业板设置的突出问题在于退出机制的不完善,新兴企业只要最终能够在创业板上成功上市,就基本无需担心被强制退市。建立创业板退市机制究竟有多难?  相似文献   

7.
李志强 《中国法律》2005,(1):40-41,106-108
中国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股份和上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专有融资渠道。自中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转为审核制以後。特别是自1999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以来,这条境外融资渠道才真正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行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8.
走进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尢疑将是中国证券业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创新与变革为主题的新世纪背景下,创业板市场应为哪些企业带来发展契机?创业板市场的门槛该垒多高?创业板市场真的能实现创业目标吗?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对主板市场而言是挑战还是机遇?随着创业板市场出台的日益临近,这些问题的争议也日趋激烈,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创业板来了!     
今年3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的颁布拉开了创业板推出的大幕。随后,创业板上市规则发布、上市申请受理、发审委成立……一则又一则消息点燃了广大中小企业的上市热情。如果仅从《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创业板上市财务门槛考量,仅深圳市就有愈千家中小企业达到标准,这对于饱受资金短缺煎熬的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法律》2009,(3):20-20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和掌握创业板的相关政策和上市策略,5月16日-18日,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在京举办“创业板上市发行与私募股权融资专题研讨会”,来自企业、高新区管委会、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各方面代表10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
靳燕 《法制与社会》2011,(7):114-11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在我国股市上出现了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也采取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签订的协议——上市协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上市协议的性质问题,学者们也有诸多不同的争论,因而,为上市协议寻求其基本性质变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徐洪才 《法人》2009,(5):35-36
十年磨一剑,深圳创业板市场的即将推出,实在是来之不易。经验表明,建立创业板市场,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和资源向中小创业企业和新兴行业流动,对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这一运作平台,借创业板市场推出之东风,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吕斌 《法人》2008,(10):54-56
金东纸业可能成为国内首起因环保人士阻挠而上市受阻的企业,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这一事件可能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也对上市企业的环保责任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考虑甚至已经着手准备到创业板上市。作为专门从事证券发行业务的律师事务所,我们在这里谈一谈在企业改制过程经常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希望能给那些准备到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在实践中,许多上市公司采取了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以获得发行上市的主体资格。如上海贝岭,是由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又如上海紫江,是由上海紫江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方…  相似文献   

15.
王冠  罗超 《中国律师》2011,(9):72-74
创业板自2009年9月成立以来.尽管上市实质条件相对于主板和中小板的上市要求明显降低。但从证券监管机构的审核实践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合法性审核要求却更为严厉,其中涉及税务合法性问题审核尤为严格。笔者通过对创业板成立一年以来成功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有关税务规范及补税行为的实证对比研究。为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税务问题的规范处理寻找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安防行业有很多的公司符合上中小企业板条件,而上创业板就是比比皆是了。上市的基本程序比较简单,从程序来说分三步,第一步是改制和辅导。所谓的改制就是公司的组织形式和法律形式要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而不是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完毕以后,在当地的证券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和辅导,由保荐机构给企业作一个上市基本知识的辅导,这个时间一般需要3-5个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08,(5):10-10
2008年4月初,《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工作结束,据悉,反馈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创业板的发行上市标准、发行审核制度、保荐机构的作用与职责、信息披露及投资者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法律》2008,(4):83-83
2008年7月16日-17日,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在北京紫玉饭店成功举办了一期“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政策实施细则解读”研讨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型试点企业代表参加了学习研讨。本次会议是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联合国家行政学院先后两次承担科技部委托的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政策解读与知识产权管理学习班之后,为我国创新型企业提供的又一次务实培训。  相似文献   

19.
创业板是为处在创业与创新期的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本文从多个方面入手,为您呈现本土化、立体的创业板。  相似文献   

20.
符麟军 《刑警与科技》2007,(12A):162-163
处于资产证券化的大背景之下,企业上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了,但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