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户籍管理制度。在封建社会 ,户籍制度是以国家、家族为本位 ,是封建国家据以征税派役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在近代社会 ,户籍制度以个人为本位保障个人私权 ,与封建社会的户籍制度有本质的区别。但作为人口管制的一种手段 ,依然存在着身份之差异  相似文献   

2.
岳伟 《法治纵横》2014,(9):42-43
规划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问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邹伟  白阳 《政府法制》2014,(25):34-35
7月3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公之于众,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户籍制度改革事关亿万国人的福祉,是一项必须优先推进的基础性改革,其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均属空前。如何解读这一改革?意见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意味着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也将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5,(1):4-5
居住和迁徙,是人的两项基本权利。在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中,曾赋予了中国公民这样的权利,但到1958年,由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全国人大通过的《户籍管理登记条例》,对此进行了改变。户籍,并不是中国的独创,但通过户籍制度给予国民如此多的束缚,在其他国家则并不多见。户籍制度的本质是与计划经济制度一脉相联的。在供给不足而人口众多的中国,户籍制度的出台确实有着行政管理上的必然性和便利,也可以说与计划经济下供给和公共服务提供不足有关。但在限制人口流动的同时,户籍制度也限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且进一步加尉了城乡差别。户籍制度承载着它本不该负担的重负,社会福利、教育、住房、职业、医疗等等社会公共资源的享有都与户籍挂钩,由此导致中国社会二元结构格局,已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是大势所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人口的流动和迁徙,中国也要有更加开放的形象。我们有理由相信,公民迁徙自由正在逐步地由理想变为现实,走出“农民生农民、市民生市民”的户籍制“围城”,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5.
户籍制度从新中国刚成立起,到经济现代化的今天,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它作为户口登记的相关法律制度,在改革中增加了一些已不再适合我国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民主制度发展的特殊性质,以致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利用,使得一些弱势群体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使得我国人口结构从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不公平性以及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我国法律体系内部的冲突,同时也提出了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桂琴 《河北法学》2012,(12):163-168
户籍,指的是登记居民户口的册籍。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徙、婚姻等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法律制度。通过分析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西欧、美国、俄罗斯、日本的户籍制度,并与我国户籍制度进行比较研究,阐明户籍制度的理念为身份平等,户籍制度的价值为保护迁徙自由,户籍法律制度具有私法功能。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为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实践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2014,(25):26-26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同时要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意见指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住证制度。要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 《学术论坛》1992年第5期刊登潘义勇的文章《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人口城市化和工业化》,摘要如下: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人口流动是自由的,这为人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较合理的途径。在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城市与农村人口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群体的利益集团。户籍制有  相似文献   

9.
舒圣祥 《政府法制》2014,(25):35-35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城区人口500万以上)人口规模,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此外,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二元制户籍制度的弊端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是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形势下产生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进入了经济恢复和大规模工业建设时期,需要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这就相应地提高了城市人口的比重。由于人口增长对城市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城市社会稳定和适应当时供给不足的社会经济状态,国务院在1958年颁布了《户口管理条例》,严格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控制农业人口迁往城市,这是我国后来关于户籍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这种“非农户”与“农户”并存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在当时对于控制人口流…  相似文献   

11.
民事身份登记制度是一项基本社会管理制度。从个人角度看,个人的出生、婚姻、死亡等基本情况,如果没有合法的记录,就不具备社会人资格,其基本权利就无法保障。从社会角度看,身份登记可以提供人口信息,为政府有效管理人口提供依据。我国现行的身份登记制度以户籍制度为中心,虽有些自己的特色,但与一些已建立完善身份登记制度的国家或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5,(1):7-7
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存的户籍制度又以金元壁垒等新的歧视形式对人口的自由流动设置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藩篱。  相似文献   

13.
孟磊 《法制与社会》2010,(34):205-206
中国的户籍制度因为弊端重重广爱诟病,在过去的若干年当中,一些城市也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是往往也因为其复杂性不了了之。重庆开展的此次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被媒体称为破冰之旅,它的成功与否对于全国郝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从户籍制度改革中各方利益的得失分析入手,分析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户籍制度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存在的原因,指出现存户籍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其改革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叶 《法制与社会》2010,(3):150-150
我国户籍制度中的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不平等性,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日渐缩小,而弊端却逐步显现,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很重要的,本文根据当前户口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户口制度改革的原则,提出了改革我国户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4,(17):16-18
户籍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出重头戏,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头戏,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份户籍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描绘了相对清晰的路线图,户籍改革的前景值得期待,户籍改革将把迁徙权交给人民群众,户籍改革正在逐步地圆人民群众自由迁徙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户籍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它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人口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改革开放后,原有的户籍制度已远远不能满足变化了的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修改和必要的补充,以使它成为能够促进我国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崭新的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户籍制度的存在障碍了这一权利的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户籍制度的取消和迁徙自由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户籍制度的研究,指出了其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革这一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吴伟峰 《河北法学》2001,19(1):99-104
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原因,中国城乡差别十分严重,僵化的户籍制度将中国人口非理性地划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者在享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农业人口在我国几乎完全被排斥在正式的社会保障体系外,这种状况目前并没有改善的迹象,显示社会各界并未关注农业人口和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计划在本世纪中叶使社会经济水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显然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将直接影响到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农村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拟在分析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基础上,具体讨论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农业保险这三种基本保障制度的框架,以求能引起社会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但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仍然存在着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的制约,要加快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就必须创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投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