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法治的内涵,得出了法治乃法律人之治的命题,从该命题出发,探讨了法律人的界定,并论述了当下中国法律人的概况,提出了法律人建设的议题,对于如何进行法律人建设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禹 《江淮法治》2011,(2):22-22
你也许是一名历案无数的法官,你也许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律师。你也许是一名学识渊博的专家,你也许就是一名简简单单的法律学人。你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你们都有一个闪光的头衔。那就是“法律人”。  相似文献   

3.
缪建峰 《中国律师》2007,(2):103-104
那天.在海边一个木搭的简易酒棚里与几位友人喝酒,席罢人散后,我独自留下,坐在与海更近的岩石上。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发起一个荐举“模范法官”的活动,南新闻界、律师界和法学界共同投票遴选五名法官;可法官们全部婉拒受奖,台湾“司法院院长”翁岳生教授进行劝说。法官们终究还是不为所动,并且援引翁教授当年在大学讲堂上的训诲响应恩师:“法律人的尊荣,在于法律人的寂寞。”  相似文献   

5.
曾云 《法制与社会》2010,(35):10-10,14
本文站在理论法学与法哲学的角度,通过剖析法律方法与法律人的良知之间的本质联系,独创性地提出两者如何实现“术”与“道”的辨证统一,贯彻于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以推动当前中国法治建设事业进程。  相似文献   

6.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应有的基本品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法律思维作为一种职业性思维,具有以法律语言为思维语言、以“崇尚法律”为思维定势、以“恪守公正”为价值取向、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的经验思维、群体性思维等特有属性,因而成为法律人的职业特征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联结纽带,作为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核心内容,成为延续法律生命、实现法律价值所必需的具体途径。为培养和维护法律思维这一法律人应有的基本品质,应当特别注意大学法学教育的改革、司法考试的定位、社会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以及现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律人从政     
目前存在一种流行的看法律师天然就是政治家,因此律师参与政治是一种天职本文把这种看法视为一种未经严肃学术考证的“大胆假设”,并试图在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上对此进行“小心求证”在理论层面,本文认为法律人从政合理性随着如下三个政治目标的层次上升而趋式微低层次的谋取政治权力、中间层次的维护政局稳定和高层次的建设公民福祉 同时,利用1980-2010年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33个国家的领导人背景数据,本文在经验上初步证实在民王国家中,法律人的确因其谋取政治权力的技术优势而易于成为国家领导人,并且在同等条件下更能维护政局稳定;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当政法律人在建设公民福祉上—推动经济发展和腐败治理—做得更好或者更坏。对于转型中国来说,此类经验研究有助于针对律师/法律人从政讨论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8.
苏力 《北方法学》2011,5(4):155-160
我想谈谈目前中国法律人的问题。有些话必须说开,否则一些政治迷思或职业迷思有可能遮蔽中国法律人的目光,掩盖中国法律职业界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弄不好会错过时代和世界给中国和中国法治进一步发展和创造的重大机遇。但光是说真话还不够,真话仍然可能是谬误。我只是同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撼动中国。震中附近的汶川、北川、青川,满目疮痰,然而生命力顽强坚韧;牵掛震区的中国与世界,救援不歇.关爱无限。面对这场巨大灾难。中国领导人反应迅捷。指挥有度,全力投入,信息透明,获得国内外高度赞许;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感同身受,泪水和烛光感动世界。32年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语境下,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提供了一个对中国法学的批判和开放的观点,并力图揭示其未来的某种可能。基于对中国法学在过去26年里发展的研判,邓正来得出结论,如果中国学者试图理解与解释中国法学或中国法律建设中的问题,那么他们将不得不作出自我检省的智识活动,并审视基本"范式"——"现代化范式"。由此可知,邓正来建构的是关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规范理论,其直接针对的是"法律知识的范式"问题。其中他关于"中国法学"的双重认知结构也并非是自明的:首先,他建构了中国法学理论的固有模式和它们普遍共享的"规范性信念",这关乎如何将"中国法学"问题化;其次,他的论证中包含了由某些主导价值引领的建构性方面,这涉及到如何理解"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显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于一般人眼中,法律人似乎是看惯了人情冷暖,多为冷静之人,看重利益而轻于人情,处事颇为冷漠。冷静与冷漠之间,孰为因果,并不重要,总之,冷静之人对于人们的温情过于漠然就是了。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9日,长假结束第一天,张剑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13.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农村基层中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通过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法律文书送达人、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的实证考察,本文揭示了容易为传统的法律职业研究所忽略甚或看不到的中国基层司法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4.
法律人的社会责任--从公益法律诊所的设立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益法律诊所的设立出发,探讨了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丰富和拓展的一个方面,即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实现法律人的社会责任的问题。作者认为,公益法律诊所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本身是一个在现实处境之下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人身份积极实现的过程。它需要法律人直面法律职业解决社会问题的优势和困难,而不是空谈道德呼唤。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法律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和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对诊所法律教育、法律职业以及中国法治的前景,所采取的是一种务实和谨慎乐观的姿态。  相似文献   

15.
刘惠怡  黄林涧  李铭锐  刘光汉 《中国法律》2009,(1):46-50,99-102
过去的2008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汶川大地震全球震惊,灾难的发生激起全港市民的爱国情绪,“爱国,爱港”呼声响遍香江。安全完成奥运圣火中国境内第一站传递、成功举办奥运和残奥马术项目更使香港的爱港情绪达到高潮。反对派在香港回归日组织的“七一”游行人数只有1.5万人参加,  相似文献   

16.
晚清立宪维新,寻求司法改革,一方面鼓励学生出洋游学,而出现有法科留学生;另一方面开设法政学堂,培养法律人才,使旧官绅学习新法,而成法政学堂法科生,一时,社会争相学习法律,法律人因此形成一股社会的新动力。走向共和之后的大理院判决,彰显了法律人在当时立法不足的环境下,以司法造法方式,继续为法制改革作出具体贡献。法律人学有专精,分布在大理院以及其它司法机关。检视时代变化下,法律人在过去的杰出表现,看法律人力量的崛起,以及法律人对司法改革所带来的影响,这其中尤其以浙江法律人更是头角峥嵘,可为法律人崛起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7.
中外法律人     
《判例与研究》2009,(1):F0002-F0002
梅仲协(1900-1971),字祖芳,浙江永嘉人。早年在北京读书,获法学硕士学位。在法国留学期间,专攻法律,立志于法律知识的增进,以及对于法律作广泛、深入地研究,不随庸俗。  相似文献   

18.
中外法律人     
《判例与研究》2006,(4):F0002-F0002
艾伦·M德肖维茨(Alan Morton Dershowitz)1938年9月1日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Brooklyn)的威康斯堡(Williamsburg),犹太人。曾就就读于布鲁克林大学,毕业后进入耶鲁法学院继续深造。入学的第二年,德肖维茨就成为了耶鲁法律评论的编辑。  相似文献   

19.
中外法律人     
胡斌 《判例与研究》2006,(3):F0002-F0002
克莱伦斯·丹诺(Clarence Darrow,1857~1938),美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律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演说家、辩论家、政治活动家和杂文作家。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和各位同仁一样,作为其中的一员,亲历中国法制的发展进步,心中有太多的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