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列宁、斯大林为领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了苏联人民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又建立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与相异的具体情况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都进行过种种探索和实践,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在当代,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世界范围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为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充分发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作了认真的总结与清算,针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民主提高到新的理论高度和政治高度,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新的贡献。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新发展,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历史。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厚,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再认识,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988年4月16日至18日在济宁召开的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围绕着改革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这样一个主题,进行了认真、深入和热烈的讨论,讨论相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  相似文献   

4.
开展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它可以使我们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历史过程的探索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历史的逻辑的必然结论,是亿万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以来艰苦的探索和奋斗而作出的最严肃、最坚定的抉择。  相似文献   

5.
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本世纪50、60年代以来,改革的潮流逐步席卷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在改革中获得了生机。但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改革观的对立,即社会主义改革观与民主社会主义改革观的对立。有比较才有鉴别。深刻地阐明和正确地揭示这两种改革观的根本的对立,对于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种改革观的根本对立首先表现在改革的目标选择上。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它也需要不断地改革,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6.
我党两次三中全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第三个70年的开始。由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摆脱僵化的经济模式,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走上了正确轨道。科学社会主义已经历了两个70年。第一个70年是从《共产党宣言》到十月革命,它是以思想理论斗争为主。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上升为全球性的无产阶级革命最强大的武器。从十月革命到现在,是第二个70年。它基本上是革命和战争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70年,是一部将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这70年历史,必然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70年来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传播、实践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和奋斗。中国共产党与她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之间这种密切而不可分离的牢固联系,正是我们力图加以研究和阐明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国际上政治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些国家的共产党已经和正在抛弃科学社会主义,并由此而蜕变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同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的、历史的联系,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和理论发展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在思想认识上和革命实践中日益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取得胜利和发展的光辉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准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时期(19世纪下半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给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指引了方向,但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胜利,当时的革命理论已不足以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因此列宁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则有了更多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同时也正是这种新的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反映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过程中,集中体现在相继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三条道路相互承接、逐步展开,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世界格局,破解了东方国家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拓展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其最为显著的经验就是: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断开辟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在实践中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是为社会主义奋斗的90年,也是将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90年,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2.
梁波 《理论视野》2013,(4):10-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新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依据新的实践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把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的发展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大飞跃。我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也有三次大飞跃:第一次大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第二次大飞跃,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要有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第三次大飞跃,是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到够格的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性质社会——过渡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一百三十多年前,当科学社会主义刚刚诞生的时候,就遇到旧世界各种反动势力和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的严重挑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个幽灵,共产义幽灵,在欧州徘徊。旧欧州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当时还有封建的贵族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等五花八门的非科学社会主义也向科学社会主义挑战。在地主资产阶级一统天下,一切旧势力向科学社会主义猖狂挑战的严峻形势下,青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全世界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85~286页)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理论探索》2007,22(4):54-56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两大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在反对资本主义这一点上和科学社会主义有一致性,但两者在本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在苏东剧变过程中,民主社会主义充当了资产阶级演变社会主义的工具,社会党和社会党国际积极配合国际资产阶级促进了苏东演变。历史证明,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演变科学社会主义的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抵制民主社会主义侵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它的每一个原理的提出,都是同当时的历史条件结合在一起,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和概括出来。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特别是十九世纪初期西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优秀成果而创立的。“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九年,我在《武汉师范学院学报》第一期上发表的《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问题》一文,阐述了自己对当时理论界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问题的几种观点的不同看法,特别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的论断表示了异议,提示了“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规律的科学”的论断。时隔七年之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又获得了新的发展,我在科学社会主义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时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重大历史命题。邓小平理论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具体的社会时代相结合的典范,既是科学社会主义时代化的逻辑使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邓小平理论探索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命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时代主题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改革观等一系列具有科学社会主义时代化意义的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意义的论断,彰显着建构现时代科学理论范式的基本遵循和理论气质,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从科学社会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意蕴视角来看,邓小平理论是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把钥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块基石,是第三世界实现发展进步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19.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我们党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不仅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上层建筑阻碍和束缚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只有通过革命砸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由不适合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历史和现实为依据,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越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使越南获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越南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保证;资本主义制度在越南没有扎根的土壤;革新给越南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